“狗患”折射文明缺失

发布时间:2019-08-23 01:57:15


近日,媒体探讨的一个话题是城市“狗患”。因养犬引发的犬伤人、犬扰民等问题已成为我国城市的一大公害。

千百年来,中国人对狗一直存在着一种自相矛盾的心态,一方面认为“狗比较忠诚”,让狗在十二生肖中占有一席之地;另一方面却以狗为比喻对象,创造出了类似于“狗眼看人低”、“狗仗人势”、“痛打落水狗”等诸多贬义词。

基于文化上对狗的轻蔑,再加上对狂犬病的忌惮,谈到治理“狗患”,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打狗。今年7月,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县为防范狂犬病疫情的蔓延,数日之间,扑杀了至少5.5万只狗。

牟定县杀狗引起了海外媒体的关注。《洛杉矶时报》发表文章说:在中国,养宠物如今已成为城市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大规模杀狗不是好的办法。美国《侨报》一篇文章认为,“狗患”需治理,但应在防治管理上下工夫,乱棍打死失之简单粗暴。

治理“狗患”,重在文明养狗。在德国,对养狗要求很高,绝大多数养狗人都把狗送进狗学校培训,然后才带狗到公共场合。狗在狗校里要学会与人礼貌相处,尤其不能对儿童有攻击行为。但在中国,正如德国《法兰克福汇报》文章所说,一些人不管好自己的狗,狗在清晨吵醒邻居,在路边吓坏散步的孩子和老人,物业部门接到的对狗屎和狗叫声的投诉越来越多。

治理“狗患”,需要政府建立文明有效的管理制度。在美英等国,养狗必须得到政府批准,卫生防疫等措施十分严格。而在中国,虽然有要求,,导致城市“黑户口狗”大量增加。例如,动物的登记注册归城管或公安部门负责,动物的免疫接种由畜牧兽医站负责,狂犬疫苗的生产经营则归药品监督部门管理,工商部门则负责管理宠物销售、规范市场等环节。这种各自为政的管理体制,客观上形成了“大家都在管、大家都管不好”的状态。

治理“狗患”,有关职能部门还应强化服务。日本《福布斯》杂志认为,中国的宠物热已经成为一种商机,到2010年,中国宠物市场规模将由目前的140亿元扩大到400亿元。面对这一趋势,政府需要加强相关服务,宣传相关防疫知识。:许多农民不愿为他们的狗注射疫苗是因为觉得疫苗可能很贵,同时乡镇的兽医系统也很不完善。文章援引广西大学的一位狂犬病专家说:“其实这方面的费用不是很大。”

看来,养狗之所以成患,说到底还在于文明的缺失,这包括人的文明和社会管理的文明、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