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法袍女法官驳斥当事人 引发法官角色定位争论

发布时间:2019-08-06 21:54:15


连日来,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的一名女法官在闭庭后脱下法袍,在法庭内驳斥案件当事人一方的事情在媒体上被炒得沸沸扬扬。

  法官对当事人的一次驳斥,引发了一场有关法官角色定位的争论。

  赞同意见

  “从道德与情感的角度衡量,女法官的一斥不乏‘值得称道’的因素。”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王伟认为,张家的儿子将韩浪六岁的儿子掐死并抛尸井中,杀人爱子,其仇不共戴天。虽然张家儿子因未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但张父作为监护人,理应积极赔偿,抚慰对方巨大的精神创伤。

  “而张家不仅没赔付一分钱,居然连句道歉的话也没说过。因为支付不起停尸费,韩浪6岁的儿子在死亡半年后才下葬。”王伟对记者说,“张家的冷漠,令人心寒齿冷。女法官斥责张家父亲在当初的赔偿问题上违背良心,我坚决赞成!”

  河南省淇县人民法院徐爱民认为,法律法庭理性地闭庭了,道德法庭激情地开庭了。等到案件宣判过了,法庭闭庭了,此时,受害人与被告人两家在法庭上起了争执,他们已经跳出了罪与罚的范畴,开始在道德和良心上去拷问对方。作为一名女法官,以普通百姓的身份来对案件进行道德评判,就不再需要像法庭上那样郑重其事、严谨周密,完全可以率性而为,把支持什么、反对什么的观点亮出来。

  “女法官的良心与勇气是我们这个社会最稀缺的东西,也是弥足珍贵的东西。”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杨晓磊也站到了赞同者的队伍中。他认为,法律作为现实世界中不同群体利益角逐的缓冲器,遮蔽了人们情感的表达,它是冰冷的钢铁大厦,人被紧紧地镶嵌其中。因此在大力推行法治的今天,我们不能不去追问:我们的心灵家园在哪里?我们的道德信仰和信念在哪里?

  “法官作为中立的裁决者,作为正义的最后守护人,有责任对种种违背社会道德的现象进行对抗。”杨晓磊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