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合同不终止的特殊情形

发布时间:2019-08-29 12:34:15


  根据《合同法》第411条规定,“委托人或者受托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者破产的,委托合同终止,但当事人另有约定或者根据委托事务的性质不宜终止的除外”,在此,对这两种例外情况也应作具体分析:

  1.关于“当事人另有约定”

  既然委托合同以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的相互信任为存在基础,那么无论是委托人还是受托人,只要有一方死亡、终止或者丧失行为能力,该种信任关系也就不存在,委托合同因此失去存在的基础,自然应当终止但如当事人另有约定,并且该约定属于以下两种情况,则委托合同不终止:(1)当事人约定,在委托人死亡、终止或者丧失行为能力后,该委托事务仍应由受托人继续完成;(2)当事人约定,该委托事务可以转委托,在受托人死亡、终止或者丧失行为能力后,该委托事务由次受托人继续完成。

  2.关于“根据委托事务的性质不宜终止”

  委托合同终止的后果,可能会出现不利于一方当事人的情形。于此情况下,各国立法几乎都规定,行使任意终止权的一方当事人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的损失,但有不可归责的事由除外。我国《合同法》第410条的规定:“委托人或者受托人可以随时解除委托合同。因解除合同给对方造成损失的,除不可归责于该当事人的事由以外,应当赔偿损失。”

  作出上述规定是对当事人任意终止权的限制,是诚实信用原则在委托关系中的具体化,其目的也是要维系当事人双方的利益均衡。但是,委托关系中的一方当事人死亡、终止或者丧失行为能力,是委托合同终止的法定事由。对于终止合同将损害委托人利益的,合同法作了补救性规定。

  该法第412条规定:“因委托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者破产,致使委托合同终止将损害委托人利益的,在委托人的继承人、法定代理人或者清算组织承受委托事务之前,受托人应当继续处理委托事务。”第413条规定:“因受托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者破产,致使委托合同终止的,受托人的继承人、法定代理人或者清算组织应当及时通知委托人。因委托合同终止将损害委托人利益的,在委托人作出善后处理之前,受托人的继承人、法定代理人或者清算组织应当采取必要措施。”该两条规定是根据后合同义务原则对委托人的利益进行保护。

  然而,合同法并未就于此情况下终止合同可能损害受托人利益作出保护性规定,根据诚实信用原则,这是不公平的。因此,我们主张,进一步作出明确解释:因委托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者破产,致使委托合同终止将损害受托人利益的,委托合同不宜终止。例如,委托事务的处理处于关键阶段,委托合同终止将对受托人今后的声誉、生产经营或者生活带来不良影响的,该委托合同不宜终止。

合同法频道为您整理合同终止相关知识,合同中止栏目分类齐全,欢迎浏览,感谢您的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