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权只适用债务人自己的财产吗

发布时间:2020-09-07 02:43:15


  留置权只适用债务人自己的财产吗

  留置权是指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债权人所享有的留置其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并就该动产优先受偿的权利(物权法第230条规定)。因此,我国物权法规定的留置仅限于与债权属于同一法律关系的动产,不动产则排除在外。

  笔者认为,“债务人的动产”是债务人交付债权人占有的动产,并非专指债务人所有的动产。尽管属于第三人所有的动产,但只要为合法的占有人交付债权人,且债权人合法占有该动产,亦可成立留置权。

  法律上设立留置权制度的原因在于保全对标的物有保值增值行为的特定债权,而不在于标的物归谁所有,更不在于债权人是否知道该标的物的真正归属。因此,只要对标的物有保值增值的行为,债权人即可对由此产生的债权就其占有的标的物取得留置权。留置权所担保债权的发生与该标的物的联系,比与债务人的联系更密切。如修理合同中,修理费债权是因修理行为而发生,修理行为提升了标的物的价值。因此,赋予债权人对相应的动产以物权,使其能通过物权的行使而实现其债权是合理的。此时,该留置财产是否属于债务人所有已不重要。债权既因留置财产而生,债权人在该留置财产之上付出了自己的劳动,如果将留置财产限于债务人所有的财产,对债权人有失公平。同时,从维护占有的动产物权表征功能的角度,债权人无从判断留置财产的权属关系,此际,也应肯定留置权的善意取得

  留置权的目的在于留置债务人的财产,迫使债务人履行债务,以实现债权的受偿。若允许债权人任意“留置”债务人所有的、与债权的发生没有关系的财产,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过于绝对,对债务人的利益则限制过甚,有违公平原则,与留置权制度的宗旨相悖。因此,留置权的成立不以债权人占有债务人的动产为唯一条件,还要债权的发生与该动产的占有有一定关系。

  物权法第232条规定,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不得留置的动产,不得留置。由此可见,法律规定不得留置的动产不属于留置财产的范围。留置权为费用性担保权,法律将其界定为物权,不仅允许其优先于债权而受偿,而且允许其优先于抵押权和质权而受偿,自有其公共政策考量。如果法律针对某一特定情形,明定“不得留置”,也有其公共政策考量,应当得到当事人的尊重。法律虽然规定了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可以成立留置权,但并没有规定债权人在留置权成立后必然行使留置权,若当事人已事先在合同中约定不得留置的动产,留置权成立时债权人就不能留置该财产。譬如合同法规定,寄存人未按照约定支付保管费以及其他费用的,保管人对保管物享有留置权,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