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司机晕倒前顽强刹车续:当事人苏醒开始说话

发布时间:2020-06-20 14:06:15


看着扬子晚报对自己的报道,谢二喜说了当天最长的一句话“人命关天”。
说到女儿,谢二喜眼泪流了下来。

  去年11月份,整个南京城都曾被“谢二喜”这个名字感动。37岁的他驾驶46路公交车时突发脑梗,倒下前的一刹那他停稳了车、打开了车门,保护了全车的乘客。由于脑部多处梗死,谢师傅的病情危急,南京市中医院、南京军区总院、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开始了对谢师傅的救治“接力”。从重症监护室到普通康复病房,谢师傅40天走得很艰难,但康复速度让医生也惊叹。

  昨天是新年第一天,省级机关医院传来好消息,“好司机”谢二喜清醒了,能说话了!

  【探望现场】

  “你好。”在省级机关医院的病房内,面对前来探望的记者,病床上了谢师傅摇了摇左手,嘴里吐出了这两个字。虽然发音有些模糊,但和记者做简单的交流已经没有问题。在昨天探望现场,谢师傅的只言片语也感动了所有人。

  “人命关天”

  还记不记得你倒下前想了什么?负责医生王彤问道,谢二喜说了当天最长的一句话:“人命关天。”

  “报道他的报纸我都收着,准备等他好了再给他看。”谢师傅有点感冒,妻子孙翠香一边帮他套上棉衣,一边和记者说道,“这几天有时候看他在想事情的样子,我就问他,在想些什么啊?他说想过去的事情,但具体什么也没说。”

  谢师傅听懂提问已经没有太大问题,但事情记得不多,当记者第一次问他是否知道自己发生什么事情时,他摇摇头,口中含糊说不知道。看到本报带去的事发后第二天的报纸,谢师傅第一眼也没认出来头版照片就是当时倒在驾驶座上、手还握着方向盘的自己。

  “你看,这张照片里的就是你,当时是乘客拍下来的。再想想?”王彤主任耐心地指着报纸解释给谢师傅听,她说,适度让病人回忆以前的事,对脑部功能恢复有好处。听懂了王彤主任讲话的谢师傅又拿起报纸仔细端详起来。“公交车!”突然的,谢师傅提高音量说了这三个字。“对,你当时开着公交车,然后犯病了,但你把车停了下来。还记不记得你倒下时想了什么?”谢师傅眼睛仍然盯着报纸,顿了一下,说了当天字数最多的一句话,“人命关天”。虽然依然含糊,但让现场所有人动容。

  “饭很香”

  二两饭、干子、青菜加小块的瘦肉,谢师傅昨天吃了出事以后的第一顿饭,这让“馋”了很久的他感觉特别满足。

  “今天在医院食堂打了二两饭,结果全被他吃完了,我都没吃到。”虽然被“抢”了饭,可孙翠香语气里还是满含喜悦。在转入省级机关医院康复医学科后,医院营养科为谢师傅配置了专门的营养液,以保证谢师傅的营养。在明确谢师傅有吞咽反射后,医院还为谢师傅拔除了鼻饲管,尽管有些呛咳,但谢师傅每天还能自己吃点米糊。已经好久没吃饭的谢师傅对米饭是相当想念。

  考虑到谢师傅康复得不错,吞咽也基本正常,昨天医生终于允许谢师傅“开饭了”。孙翠香打来了医院盒饭,干子、青菜,瘦肉太大了弄成小块,谢师傅每样都尝了点。王彤医生查房时看到孙翠香在喂谢师傅,便建议谢师傅自己动手。“右手动不了,他就用左手托着右手往嘴里送,虽然稍不小心就撒了,但他坚持自己吃了六口,真的不容易。”王彤主任说。

  “想回家”

  提到还在上初三的女儿,躺在病床上的谢师傅又流下眼泪来。问及新年的愿望,谢师傅反复说,想回家。

  从南京市中医院到南京军区总院,再到省级机关医院,自从谢师傅出了事,孙翠香就一直陪在谢师傅身边,一趟家都没回过。医院没有多余的病床,晚上孙翠香就睡在病房里还算宽的长椅上。“家里肯定已经积了一层灰,不过已经管不了了。”

  谢师傅出事后,女儿谢婷被寄养在亲戚家。“我们开始都不想告诉她,但是瞒不住。”出事第二天,看到新闻的同学就把消息告诉了谢婷,但谢婷一直不相信,直到晚上在亲戚家亲眼看到了报纸。“当天晚上就哭得一塌糊涂,后来两父女见面,每一次都是见面哭,离开也哭。不过女儿也鼓励他,说她会好好学习,要他也坚持下去,两父女一起加油。”

  孙翠香告诉记者,因为怕谢二喜见到女儿情绪太激动,影响治疗,所以谢婷来探望的频率并不高,大概每星期一次。“本来女儿是今天来的,但临时改成明天了,告诉他的时候他还有点不高兴。”现在她的愿望就是能一起回家和女儿过个团圆年。听到妻子的话,谢二喜的情绪有点激动,反复说着“想回家”。

  【救治进展】

  记者了解到,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谢二喜生命体征逐渐平稳,但由于广泛的脑血管梗阻,有的梗阻部位还在脑干区,他出现了吞咽功能、运动功能、言语功能、认知功能、平衡功能等卒中后的常见功能障碍,需要进一步康复治疗。

  促醒治疗两天,会说“你好”

  据康复科王彤主任告诉记者,谢二喜的病情确实非常严重,梗阻部位在大脑、脑干、小脑,这种多发性梗塞很少见到。一周前,谢二喜刚入院的时候,不能自主进食,要靠鼻饲,人处于昏睡状态,一句话都没有。当医生问他话时,他不能发音,只能打手势。伸出大拇指表示“是”,伸出小拇指表示“不是”。

  医生首先为其进行“促醒治疗”,通过药物促醒、物理刺激、言语输入促其清醒。入院第三天,王彤主任在查房时惊喜地发现,谢二喜能跟着其数“1-2-3”了。第四天,他对妻子孙翠香说:“你-好”,看到医生会说:“谢-谢”。不过一提到女儿,他就情绪激动,眼泪止不住。

  康复治疗渗入国际先进理念

  入院第二天,细心的主管护士在为其准备更换鼻饲管时发现,谢二喜出现吞咽反射,遂及时向医生回报。康复的理念是要让病人尽早恢复身体自主功能,如果谢二喜能拔掉鼻饲管自主进食,就可以快速康复。但是盲目拔掉鼻饲管会出现风险,从美国刚进修回来的王彤主任和医院内窥镜室合作,采用国际最先进的经鼻纤维内窥镜动态吞咽功能检测,观察到他的吞咽功能已经具备拔掉鼻饲管的条件。谢二喜很快能自主进食了,一点点进食营养科专门为其配置的营养糊。

  王彤主任介绍说:“按照规范,患者出现呛咳是不能自主饮水的,容易引发感染。喝水要靠鼻饲。但我在美国进修时发现,国外并无此规定,只要加强护理,患者可以自由喝水。为了帮助谢二喜尽快回复吞咽功能,我们采取了国际最先进的康复理念‘随意饮水计划’,护士每天要为谢二喜进行五次口腔护理,即每天的早晚和三餐后将患者口内残渣清洗干净,减少病菌入侵,同时患者想喝水的时候可以一小口一小口地喝,想吃的时候随时吃。先进的康复理念使谢二喜的吞咽功能和言语功能迅速得到改善,康复速度令人惊奇。”

  谢二喜康复毅力令人钦佩

  “谢二喜每天都要完成4个小时的康复训练。包括偏瘫肢体综合训练、完成坐、站训练、平衡训练等。每次做完练习,谢二喜都要出一身汗,可他还是咬咬牙,说能再来一次。

  分管谢二喜的一位护士朱静说:“有一次做作业训练,让他试着自己吃一根香蕉,我们辅助他把他的两个手都放到桌子上,让他利用肩膀的力量来支撑胳膊,试着用右手来控制左手手腕好让自己能够吃到香蕉,可是就这么简单的动作对他来说现在都是那么难。”

  “只要他听明白你的话,他就非常配合,这一点让我很感动。比如今天他第一次吃饭,我让他尽量自己吃。他右手瘫痪,左手拿勺子也很困难,他就用左手托着右手使劲将饭送进嘴里。左上肢运动控制训练、洗脸、刷牙、吃东西、喝水等训练,因为平衡失调,这些很容易的动作对他来说都是不容易的,但他从不抱怨。从这点看出,他是非常有责任心的人,也能想象出,在那样身体失去控制的情况下,他坚持完成刹车动作,这让我们尤其感动。”王彤主任由衷地说。

  尽管谢二喜在治疗中表现出超常的毅力和坚强,让医生们充满信心,但对他来说,康复仍然长路漫漫。专家们推测,谢二喜患的是“后循环多发性脑梗塞”,可能还存在基底动脉夹层病变。下一步是否需要手术治疗,还要等省人民医院专家会诊后决定。谢二喜心功能、血压都不太好,目前的治疗是在稳定的基础上使身体功能得到改善。“我们期望他能尽快站立、能坐、能走,尽管这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本版撰稿 周艳琴 杨彦 毕晓红 本版摄影 张筠)

  声音<<< 新年到了 感谢帮助我们的人

  家中的顶梁柱倒了,谢二喜之妻孙翠香对未来自然忧心,但一个多月来,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伸出援助之手,又让她感受到温暖。在出事后,谢二喜所在的公交总公司就承诺全额支付医药费用,几家医院对检查、治疗费也是能免则免。在他转至省级机关医院后,仍有不少热心人前来探望。了解到谢二喜家庭比较困难,省级机关医院全体职工自发捐助一万五千元慰问金。

  元旦期间,一些学校也专程带着同学们的捐款来看望谢二喜。在病床上的谢二喜向记者不住地点头,使劲说着“谢谢”。孙翠香说她希望通过本报,向所有关爱谢二喜的人们道一声“谢谢”,祝愿大家都能够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平平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