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策:如何解开中小企业融资瓶颈

发布时间:2019-08-10 02:04:15


  近年来,中小企业凭借其创造社会财富、解决就业、增加出口和税收收入水平等“辉煌业绩”,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大亮点,因此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目前正值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各方面的改革不断深化,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那么,小企业中小企业融资的瓶颈究竟是什么?有什么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陈乃醒授。陈教授为我们详尽解答了这些问题,并提出了服务于中小企业乃是全社会责任的观念

  专家破题:中小企业融资难症结何在

  记者:陈教授,您认为目前中小企业的主要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我国的中小企业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中小企业有无区别?

  陈乃醒:世界上的中小企业都有一个特点,从概念上来说,中小企业不是一个行业的概念,不是产业的概念,也不是所有制和地域的概念,而是一个从规模形态上进行划分的概念。为什么要这样从概念上把企业区分开来呢?主要是为了从政策上支持弱势的那一部分——中小企业。所以世界各国一般都从法律上确定一个界限,比如从企业的就业人数、销售额、固定资产等几个数量概念来确定。同时有些国家也从其他方面界定,使用在数量指标之外的软性指标,认为中小企业有如下特征:一是从企业的内部构成形态看,中小企业内部没有定型的组织机构,不像大的企业有计划处、人力资源部等;二是中小企业的产品大多在市场上占的比重比较低,不形成产品的垄断;三是大企业在中小企业中所占的股份不能超过20%,如果超过这个数值,那就成为大企业的一部分,而不是中小企业了。上述三条加上数量指标就可以很全面地对中小企业进行了界定,一般来说,这些划分方法也是世界上通用的做法。但是各个国家有不同的划分标准。有的国家只用一个指标——就业人数,一般欧洲国家规定员工人数在300人以下的公司为中小企业,个别国家规定500人以下的公司是中小企业,美国则规定凡是在1000人以下的都是中小企业。中国也用了就业人数这个概念。而有的国家就用两个标准,即就业人数加上年销售额或者固定资产数量。还有的国家使用三个标准:就业人数加上年销售额和固定资产数量,像俄罗斯就是。像这种使用1个指标和3个指标的国家都是少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是使用两个指标进行界定。同一国家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界定,不同国家在同一时期也有不同界定。同一国家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的界定,反映了这个国家在工业化过程或者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对企业规模的要求。一般来说,经济越发展,工业化程度越高,中小企业的规模就越大。不同国家在同一时期的不同界定,则反映了不同国家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于企业规模的要求。从这一角度说,我认为中小企业是一个世界性的概念,也是一个长远的概念。所谓世界性的概念是说,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中小企业的问题,所谓长远的概念则是指过去、现在、将来都存在中小企业的问题。这个问题的世界性和长期性,决定了世界各国的政府都十分重视它,特别是在解决劳动力就业方面占据重要地位,因为政府都是比较关注社会稳定的,在有些国家则甚至涉及到政党执政的权力问题,因此各国都非常关注。尽管根据WTO规定,政府是不能直接对企业进行财政资助的,但世界各国多多少少都对中小企业有相应的优惠和支持。

  记者:您认为中国的中小企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风险是什么?是信用风险,市场风险,还是宏观的政策环境的风险?

  陈乃醒:就目前来看,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最主要风险是市场风险。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为中小企业创造了一个宽松的体制环境,这一点大家都感觉到了。为什么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得这么快呢?这是因为深化改革基本能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要求。当然,我并不是说这二者之间没有矛盾。矛盾还是存在的,这也是还要继续深化改革的原因。所以,大的环境体制的改革与中小企业的发展之间是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相适应是说它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改革使我国从80年代初期那种市场匮乏、人们普遍贫穷的条件下发展成为世界大工厂,应该说这是推动了中小企业的发展。说它相矛盾是说改革对于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还有许多不能满足要求的地方。为什么说主要风险是市场风险呢?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讲:一是改革开放推动了生产发展之后,市场供应日益充足,产品也开始相对过剩,创业的方向选择就比较复杂了。有些人选择得好,就发展了;有些人选择得不好,那就被淘汰了。这就是为什么中小企业被淘汰得比较快的一个原因。二是因为竞争激烈了。在改革开放初期,企业的数目很少,市场比较小,产品也不多,所以没有什么竞争;但随着社会产品越来越丰富,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创业风险也随之增加。三是随着市场的发展,物质产品的丰富,国家对资源的控制也由过去的政府控制转向市场调节,企业的进入条件比以前低了,但对管理水平的要求则提高了。四是加入WTO以后,国际市场也开拓了,企业有了一些新的销售领域,但对风险的把握则难度更大了,以前面对的只是国内企业的竞争,而现在面对的则是国际企业的竞争。五是随着市场的发展,竞争的激烈,对经营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我们的许多中小企业的创业者都是没有经过专业知识训练的,甚至很多是由刚放下锄头的农民成立起来的中小企业,这些人都需要经过一个锻炼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很多人必然会被淘汰出局,只能由一部分发展起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中小企业会失败的一个原因。

  记者:您认为中国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瓶颈是什么?像有些做出口贸易的中小企业,其营业额和利润业绩都很好,但是要想得到银行的贷款却仍然很困难,这是为什么?银行为什么不愿意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

  陈乃醒:目前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瓶颈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因为我国的资本市场不发达,资金市场的改革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现在社会上钱很多,银行有钱,很多企业也有钱,居民个人手中也有钱,所以不是缺钱的问题,钱很多,但为什么中小企业却中小企业融资难呢?这就是资本市场不发达造成的。银行收了很多存款贷不出去,老百姓手中的钱也投资不出去,因为中间缺少通路,企业需要的钱拿不到手,而社会上有钱却用不掉。这种现象的背后就是资本市场不发达。应该有很多种渠道能使钱流转起来,但我们缺少这种机制。具体来说,就是企业直接中小企业融资少,间接中小企业融资多。像上市公司发行股票中小企业融资,这种直接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用得太少;而像借钱这样的间接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却用得很多,但借来的钱是需要还的。我们虽然有证券市场,但到股票市场中小企业融资的企业却太少,绝大部分还是以银行贷款为主。第二个瓶颈在于银行贷款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企业一般也只走这一条路。根据我对国外的研究,国外的中小企业从银行贷款,一般只占其资金来源的20%,其余的资金来源方式则很多;而我国则90%以上依赖银行贷款。第三个瓶颈在于我国的银行结构不合理,过于单调。大银行太多,小银行太少,社会上的钱绝大多数集中在大银行手中。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却没有足够多的银行进行竞争,也无法改变其理念。大银行资金多,对应大企业,一笔贷款几个亿,甚至几十个亿,所以他看不上中小企业这样的小客户,你的贷款只有几十万,几百万,业绩再好人家也看不上,规模太小,不屑于做。而如果有大量的小银行存在,由于其资金少,所以只能面向中小企业客户,几十万,甚至几万的生意他也会做。用我的话来说,这叫大人和大人玩,小孩和小孩玩,大银行对大客户,小银行对小客户。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的金融市场不发达,银行业也不发达,台湾有100多家商业银行,香港有1000多家,连澳门这样的弹丸之地也有40多家银行,中国这么大的一块地方,小银行实在是太少了。中小企业融资的第四个瓶颈是因为我国银行竞争少,服务理念差,比如有的地方的银行小企业去开户,存款金额低于50万元的都不予受理。这就是看不起小客户,实际上银行也是做生意的,做生意就应该不管大客户小客户都一视同仁,这才是应有的服务理念。第五个瓶颈在于我们的社会缺少一种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理念与氛围,这是一种社会责任。政府非常重视中小企业,因为他们能创造财富,增加就业,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对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所以服务于中小企业这种有利于社会进步的事,是一种社会责任,大家都应该做,你不做,就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所以大银行如果为了自身的利益,为了赚更多的钱,不做中小企业贷款,这是一件不对的事情。

  记者:那么,针对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瓶颈,您认为有什么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

  陈乃醒:要有效治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应分别从银行和中小企业自身两方面入手,采取针对性的富有创造力的举措并经历较长的历史时期。  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看,首先要加大信贷资金的投放力度,完善信贷资金投向结构。目前,中国银行(4.89,0.40,8.91%)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实际上在减弱,在这个过程中,中小企业受到的影响最大。在商业银行批发贷款与零售贷款的比例上,用于中小企业的比重也在下降。所以,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可行的办法是国有银行应在年度信贷总计划盘子中确定一个批发贷款和零售贷款的合理比例,并适当扩大二级分行零售贷款的份额用于支持中小企业。第二,中小企业的特点要求银行必须有一套相适应的信贷组织体制和信贷管理机制与之相匹配。因此,银行应科学制定信贷管理制度,既要建立严格的信贷责任追究制度,避免盲目放贷造成损失,也要相应建立信贷激励机制,改变不敢贷、不愿贷的现状,并适当下放信贷权限。第三,银行应扩宽金融服务领域,合理信用评级标准,逐步放松利率管制。商业银行应积极介入和参与中小企业各种形式的改制,为其提供相关的辅助决策服务。

  由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之一在于信用评级体制不健全,银行要统一制定科学合理的评级标准,适当增加资本利润率、资本负债率、人均利润率、资金周转率等对中小企业相对有利的评级指标。同时,由于银行受利率管制无法通过提高利率来覆盖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应逐步放松利率管制。第四,应支持中小银行在中国的加速发展。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为控制金融风险,集中力量争夺数量有限的大客户,众多基层网点往往只剩下吸储的功能,从而出现了较高的存贷差;另一方面,我国中小企业由于缺乏信用记录而面临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发展受到诸多限制。

  而在国有商业银行逐步退出的地区,大力发展组建地方中小银行,将有望解决这一问题。

  要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思路之二就是从中小企业自身入手,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措施。首先要强化信用意识,提升信用等级。“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兴”,中小企业要想获得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必须增强信用意识,重塑还贷形象,应靠自身的综合水平、经济实力和良好信用取信于社会,取信于公众,取信于银行。其次,中小企业要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依靠科技进步开发朝阳产品,不断推出高质量的新产品,走小而专、小而特的发展之路;同时必须健全企业制度,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生产经营的透明度,保证会计信息的合法性、真实性和连续性。再次,中小企业要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分流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具体说来:一要敢于利用企业内部股权中小企业融资,在我国资金市场不发达的情况下,这一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能迅速筹措资金用于企业生产和发展,有效缓解资金紧缺的矛盾;二要善于开展表外中小企业融资,这是企业在资产负债表中未反映的筹资行为,即企业在融入资金时,无须改变原表中资产、负债的现状,例如租赁、应收账款出售、应收票据贴现等;三要注意中小企业融资与融物相结合,例如采用中小企业融资租赁方式;四是在与其他企业的交往中,注意自己的形象,维护并不断提高企业信誉,争取商业信用。最后,应完善信用环境,强化政府服务。因为企业的信用既取决于自身的努力,也有赖于社会信用环境的完善,政府在企业信用建设方面的服务体系是否健全,直接影响到全社会的信用环境是否完善,最终也影响到所有企业包括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

  记者:目前,我国已经在深圳交易所设置了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上市的二板市场,但其上市条件却与主板市场相差无几,门槛仍然很高,

  为什么出现这种请况?政策层面是出于何种考虑这样设置的?

  陈乃醒: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政府在设置中小企业板时,只是作为试点来做,怎么才能做好心里也没底,试点阶段很多事情没有放开,造成门槛较高;二是中小企业本身也存在问题,比如说账目不健全,不能符合股票市场的要求,对于中小投资者的保护不到位等等,都是阻碍发展的原因。现在来看,对于中小企业融资出现了两个很值得重视的趋势:一个趋势是,目前很多国外的中小企业板市场都向中国的中小企业开放,包括香港、英国、美国、新加坡的二板市场,但我们中国自己的股票市场却不能够很好的发展,好的客户都被吸引走了,那么将来我们的股票市场怎么发展呢?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第二个趋势是,随着WTO过渡期结束,明年我们要全面开放银行业,所以很多大的银行将会进入中国,势必会有一番激烈的竞争。当然,客观上这种竞争对于改变中国企业的结构,改变银行的经营理念,改善服务态度是有好处的。但是应该看到,我们有些银行很可能倒闭,即使不倒闭,经济效益也会降低。中国银行业要想能够与外资银行形成对抗或者势均力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两大趋势可能会推动中国金融市场的改革,我们的股票市场可能会降低门槛,中小企业上市可能会容易一些。另外我们的金融产品会丰富一些,比如私募基金会出现,中小企业可以采取基金中小企业融资。这些都会推动中国金融市场改革的深化,增加中小企业融资的方式和渠道。但即使如此,也不意味着能满足所有中小业的需求,因为中小企业融资实质上也是考察中小企业经营者本身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这种素质不是每家企业经营者都具备的。我们说现在中小企业融资难,以前中小企业融资更难,但那时也有企业能依靠自身的素质融到资金,以后环境宽松了,但是不具备素质的企业经营者仍然是融不到资金的。这也是竞争的结果。

  记者:那么,明年外资银行进入中国之后是否会把中国的中小企业贷款作为客户之一?银行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是否有足够的盈利空间?

  陈乃醒:这是很可能的。事实上,很多外国银行都把服务于中小企业作为自己的经营理念和宗旨,比如像花旗银行、汇丰银行,这都是大银行,但人家却明确表示要把中小企业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外资银行在国外做中小企业贷款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方法,针对客户的财务制度不完善,报表不符合要求,银行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财务报表、财务制度,进行人员培训,同时还深入企业调查,掌握行业和企业的发展状况,使其信用中小企业融资有了基础。而我国多数银行不屑于做这些事情,不去深入调查,认为这是一种苦差使,只是坐在办公室等待企业上门申请,审查时就觉得这家可疑,那家也不可靠。所以外资银行的进入,除了带来资金之外,更多的是带来一种银行技术,一种服务的理念,以及金融产品,我认为这些更重要一些,它将对改变人们的观念起到很大的作用。

  大银行为中小企业服务事实上也是有利可图的,但可能做的事情会多一点,成本会高一些,所以每笔利润相对大企业会低一点。但是中小企业客户的数量是很多的,所以整体利润还是很可观的。除了利润,银行还应该从整体社会效益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国家这么重视,发了这么多文件,要求各部门重视中小企业,服务于中小企业,其中也包括银行。国家把资金集中于几家大银行,这都是国家的钱,国家的钱就应该为国家服务,其中就包括为中小企业服务。中小企业发展好了,对整个社会都是有利的,中小企业可以为大企业提供市场。比如目前中国的大企业都是做煤炭、石油、机械、基建的,中小企业是他们最大的客户,是最大的产品购买者,如果没有中小企业,大企业的产品也会失去客户。所以,如果中小企业发展好了,整个社会就运转起来了,资金也运转起来了。这是一件大事情,所以国家才会这么重视。

  记者:对于中国目前由财政出资成立信用担保机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做法,您是如何看待的?

  陈乃醒:为了解决中小企业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由政府出资建立了一种信用担保机制。这种信用担保机制在建立之初,是由政府出资,市场化运作。这种担保是开了一个头,或多或少地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只要是政府出资,市场化运作就很难做到。能遵守这一条的,做得就比较好,就是对申请担保的企业进行严格地审查,符合条件的,就替你担保,这种担保机构做得还不错。但不是所有机构都能实现市场化运作,因为是政府出资,要受制于政府长官的命令。其次,缺乏补偿机制,原始投资那一笔钱用完了,担保机构也就完了,担保机构代偿,没有补偿机制就不能保证担保的长期运转。再次,中小企业融资的渠道太少,应鼓励其他的投资方式,鼓励民间投资、私营投资,也就是说,允许开办私营的担保机构,虽说现在也有,但数量还是少。最后,就是担保方式过于单一,大部分就是抵押、质押,缺乏一种信用的担保,比如说有的企业缺少质押,但个人信用非常好,也可以担保。但这需要担保机构对企业老板的人格品质进行深入了解,做好信用评估等工作。

  陈乃醒简历

  陈乃醒,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经济学家。兼任中国国际经济、科技、法律人才学会副会长,中国物流行业协会副会长并专家委员会副主席,亚太中小企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学会理事,美国普莱斯顿大学兼职教授等。从事工业经济和企业管理研究与教学20多年,先后参加过工业经济发展战略、工业经济效益、苏南工业化道路、产业政策、城乡工业协调发展、劳动人事、乡镇工业、中小企业等方面的国家和院(所)重点课题研究。提交研究报告和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20余本。研究成果多次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