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合同争议解决方式的比较

发布时间:2020-07-29 13:18:15


  在平时的合同制作过程中,都面临着争议解决方式的选择。争议解决方式一般分为两类,第一,,第二,提交仲裁机关仲裁。那么,到底是选择诉讼解决还是选择仲裁呢?

  要回答此问题,相信还是应当以搞清楚诉讼与仲裁的区别为前提吧。

  诉讼与仲裁都属法律程序,二者作出的裁决都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当事人在诉讼或仲裁过程中都处于平等地位;诉讼或仲裁活动都独立进行。但是,毕竟作为两个不同的法律程序,它们在很多方面也存在区别。

  一、诉讼与仲裁的区别

  第一, 启动的前提不同。

  要启动仲裁程序,首先,必须要双方达成将纠纷提交仲裁的一致的意思表示,这可以通过专门的仲裁协议也可以通过合同中的仲裁条款表现出来。达成一致意思表示的时间可以是在纠纷发生前,纠纷中也可以在纠纷发生之后。其次,双方还必须一致选定具体的仲裁机构。只有满足上述条件仲裁机构才予受理。

  对诉讼而言,只要一方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无需征得对方同意。由此,诉讼的条件要宽泛得多。

  第二, 受案范围不同。

  仲裁机构一般只受理民商、经济类案件(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不在此列),不受理刑事、行政案件。而对上述案件,当事人均可诉讼有门。

  第三, 管辖的规定不同。

  仲裁机构之间不存在上下级之间的隶属关系,仲裁不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一般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在全国范围内任意选择裁决水平高、信誉好的仲裁机构,而不论纠纷发生在何地、争议的标的有多大。

,、指导的职能,诉讼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当事人也不得随意选择。

  第四, 选择裁判员的权利不同

  在仲裁中,当事人约定由三名仲裁员组成仲裁庭的,应当各自选定或者各自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一名仲裁员,第三名仲裁员由当事人共同选定或者共同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仲裁员。

  而诉讼之中,当事人无权选择审判员。但是在法定的情况下,可以要求审判员回避,或者要求将审判由简易程序(只有一位审判员)转入普通程序(三位审判员组成合议庭)。

  第五, 开庭的公开程度不同。

  仲裁一般不公开进行,但当事人可协议公开,但涉及国家秘密的除外。,一般应当公开进行,但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法律另有规定的,不公开审理。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

  第六, 终局的程序不同。

  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仲裁庭开庭后作出的裁决是最终的裁决,立即生效。但劳动争议仲裁是个例外,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的,。

  诉讼则实行两审终审制,,即告终结,发生法律上的效力。当然也存在特例,如选民资格案件、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案件、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定民事行为能力案件、认定财产无主案件实行一审终审。

  第七,强制权力的不同

  仲裁机构对于干扰仲裁活动的当事人,无权行使强制措施。拘传、训诫、责令退出法庭、罚款、拘留的强制措施。

  当事人拒不履行仲裁机构做出的裁决时,仲裁机构无权强制执行,。,当事人拒不履行义务时,,采取强制执行的措施。

  二、仲裁与诉讼的利弊

  仲裁与诉讼制度各有优劣势,二者形成相互补充的状态,也构成了我国基本的法律裁判程序。因此,当事人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来选择纠纷的解决方式。

  二者的利弊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关于效率。

  当事人发生纠纷一般都希望尽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以避免投入更多的财力、时间成本。在这点上,仲裁比较占优势。首先,仲裁的受理和开庭程序相对简单,诉讼相对复杂;其次,仲裁实行一裁终局,裁决立即生效。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的还可上诉,并且提起上诉程序仍需时间:再次,目前诉讼的案件呈上升趋势,,加之案件的复杂程度、法官的判案水平、社会不良风气的干扰和影响等因素,,往往需要较长时间。

  2、关于灵活性。

  在仲裁中,当事人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仲裁机构、选择仲裁员,甚至选择仲裁的时间和地点,选择适用的实体法。特别是可以据仲裁员的经验、阅历、职称、学历、品行素养、仲裁水平等诸多方面来自由选择自己信任的仲裁员。、审判员、审判的程序、时间及地点。当事人只能通过调整自己的相关情况来应对诉讼。

  3、关于专业性。

  有些纠纷的事实判别强于法律判断,而这些事实判别又需要相当丰富的专业方面的知识,这正是仲裁机构既具社会威望、又具备权威的相关专业知识且熟悉法律规范的专家仲裁人员的优势,因而审理案件更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有利于这些纠纷的解决。,对纠纷所涉的专业知识不一定了解,在事实认定上可能存在不足。

  4、关于国际性。

  仲裁较之于诉讼,相对而言更具有国际性,它可以更多地参照国际间的有关公约、条约、议定书,乃至国际惯例,相容性较大,适合于不同制度、不同国家与民族,不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传统背景下的当事人。

  5、关于权利救济。

  仲裁是一裁终局,在快捷方便的同时,又失去了二审的监督作用,没有了当事人进一步主张权利的回旋余地。当然在法定情况下,。而诉讼本来就是二审终审,即便是发生了法律效力的判决,,救济途径相对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