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A股]资产重组的财务分析及发展思考

发布时间:2020-09-26 07:30:15


企业资产重组的动机。方式尽管千差万别,但从长远来看,属于公司重大事项的重组活动,是受股东支配的。股东支配下的企业资产重组活动的目标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一致——股东财富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资产重组的成功与否,也是看能否真正实现这一目标。
  而公司股价受外部环境和管理决策两方面因素的影响,我们认为评价资产重组的效果应从这两方面入手,通过各项财务指标去评价重组的效果。
  在国有经济范围内,企业最终所有权主体只有一个,即国家或国家背后的整体意义上的全民。国有经济在我国经济活动中占主导地位,比如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本结构中,未流通股本占了主导地位,其中又以国有股和法人股的比重最大,1996年底占总股本的70%,这主要是因为目前国有股和法人股还不能上市流通。
  事实上,组成全民的个体,并不能声称对国有资产拥有可以交易和转让的权力,国有企业产权交易和转让,都是由受全民委托的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主管单位实际操作的。由于国有企业的这一客观现实情况,使得各地区各部门有了自己的利益。因此,目前不论是上市公司的重组,还是非上市公司的重组,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主管单位在其中都扮演着具有特殊意义的角色。我国目前情况下的企业产权交易只能称为“准兼并”,其相应机制为“准兼并机制”。在准兼并机制下,通过对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财务进行研究企业资产重组的方式方法,对于推动企业资产重组,具有特殊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沪深A股上市公司资产在组财务分析   
  1.资产重组的绩效
  (1)资产重组上市公司业绩增幅明显高于上市公司整体水平
  从表1可以看出,1997年实施资产重组的上市公司年终业绩迅速提高,资产重组上市公司净利润平均增幅达28.68%,而全部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仅 13.29%;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主业利润率也比全部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分别高出16.83、10.11和24.9个百分点。这说明资产重组为提高公司效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是提高公司效益的有效途径。在每股收益增幅、净资产收益率及主业利润增幅中,主业利润率增幅最高,高达24.9个百分点,说明在各行各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以及市场收益率日益平均的情况下,通过重组扩大主业,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主业竞争力,是提高企业盈利率的有效途径。
  另外,从表1中还可以看出,无论是全部上市公司还是资产重组类公司,1997年在净利润增长的同时,每股收益特别是净资产收益率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这表明上市公司的利润增长速度远远跟不上资产规模扩张的速度,说明资产的利用效率很不理想。但是重组类公司的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比全部上市公司分别高出 16.83和10.11个百分点,说明资产重组为遏制净资产利用效率下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即盘活了存量。不过,如何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是以后资产重组中需要考虑的重大问题,因为资产重组类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增幅达-38.80%,负增长幅度惊人,没有充分显出规模效益。另外需要关注的是,如何发挥主业优势,提高主业利润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