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购并重组的四大趋势

发布时间:2019-08-18 16:23:15


  中国企业并购重组的四大趋势

  资产重组本身有其有利方面,也有其不足之处。中国企业资产重组的目前形势既有其喜人的地方,也存在许多问题。怎样扬利避害?怎样充分利用有利形势?怎样解释存在的问题?是目前资产重组应探讨的重要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明确今后企业资产重组的方向。

  购并主要是一种所有权的流动,与托管相比,它要少一层制度安排,而且购并对资产实行重组的深度与力度都要大得多;相对破产而言,购并一般不会导致大量失业,其对社会的震动要小得多。购并能更有效地改善我国产业结构现状,扩大行业集中度,能更有力地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创新及市场经济的建设。当然,购并过度,也会导致垄断,妨碍技术创新,及带来巨大的磨合成本,但就中国目前情况而言,购并还远未达到过度的程度,企业规模不是太大而是太小,对技术创新的妨碍还无从谈起,为取得购并带来的效益,必要的磨合成本也是要付的。中国目前应鼓励购并,应努力把购并作为一种主导模式,努力为购并开创各方面的条件,它是资产重组的今后方向,购并重组会逐步走向市场化、证券化、法制化与规范化以及国际化的发展道路。

  (1)市场化。 ,就是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这也就在客观上决定了中国企业购并的市场化趋势。市场化趋势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企业购并要以利润最大化为追求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行为都是以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为核心的,企业的购并行为当然也不例外。二是企业购并时要享有充分的自由权和自决权,可以根据国家宏观经济和产业经济政策,结合实际情况,自主决定购并行为。企业以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自主决定购并行为,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和在国家的适当规范下,通过个别或局部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最终达到整个经济资源配置的最优。购并行为市场化最终要杜绝那种“拉郎配”、“行政划拨”及“乱点鸳鸯谱”式的过度干预,使企业购并成为市场体制下市场主体的一种自觉行为。

  (2)证券化。企业购并市场化的一个重要趋势是证券化。目前,中国企业市场化购并主要通过证券市场、产权交易所、场外协议三种方式进行。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尤其是证券市场的发展,通过证券市场进行购并将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一般而言,如果不把产权形态变为股权形态,进行大规模的股权流动,那么产权流动是非常困难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交易中流动量最大的是股权交易,这是一种效率高、成本最低的交易手段。概括而言,购并行为证券化具有如下优点:①证券市场为企业购并提供了有效途径。②证券市场为企业购并提供了合格的交易主体。③证券市场为购并提供资金支持。④证券市场能为企业购并节约资金。随着股份制改造的不断深入以及证券市场不断壮大,我国企业购并将呈现以证券市场购并为主导、场外协议转让为补充、产权交易所购并方式为过渡的局面。

  (3)法制化与规范化。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 法制化与规范化可以规范市场行为,提高市场运作效率。搞市场经济,企业购并必然要走法制化和规范化的道路。目前,《公司法》已经出台,《证券法》、《企业购并法》、《反垄断法》等也在酝酿之中,这些法律将为产权交易、企业购并提供法律依据,使企业购并走上法制化、规范化。另外,股份制的改造、国有资产运营体系的重构、证券市场的完善、证券会的设立,也都会极大地推动企业购并规范化的进程。

  (4)国际化。企业购并的国际化趋势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我国企业的竞争能力逐渐加强,一些企业集团逐步发展壮大,不少企业具备了进行跨国购并的能力,我国企业的购并行为将逐步向国际化方向发展。自1988年起,我国企业购并外国公司的案例也不断在出现。企业进行跨国购并,可以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充分运用国际和国内两种资源,在国际范围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国外企业购并国内企业的情况也逐渐增多。由于西方经济发展缓慢,大量国际资本都急于寻找出路,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及广阔的市场前景对国外企业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国际资本将会踊跃地进入中国,其中,购并方式将会被频繁使用。而且国内企业及地方政府也欢迎这种购并行为,因为企业被国外购并的同时,可以获得国外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销售网络,可以摆脱困境,获得生存与发展。企业购并国际化正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一种表现

【延伸阅读】

股东权益

公司法全文

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