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成功民营企业家的"改制"经验

发布时间:2019-08-14 23:09:15


  来自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的消息:今年一季度联交所共完成民营企业参与的产权交易共669宗,成交金额为103亿元,分别占总成交宗数和成交总金额的56.08%和20.61%。难怪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制和国资重组成了时下一个热门话题。

  有人说,商人的本性是唯利是图。上海快鹿集团的董事局主席施建祥则告诫说:那种认为参与国企改制一定能赚钱的想法是错误的。这位5年前就参与国企改制的民营企业家诉说他的体会:改制的目的在于实现对人、对物、对有形和无形资源的优化。如果改制不是发展,不是提升,那么改制的意义又何在呢?

  切莫盲目接“绣球”

  在参与国企的改制重组方面,施建祥算得上是个成功人士。1999年,他创办的方龙公司受长宁区政府有关部门的委托,接管了四家破产的国有企业,其中包括快鹿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在电线电缆行业,“快鹿”是一个与“熊猫”、“星河”齐名的著名品牌。破产了,职工的情绪可想而知;让民企来“接管”,员工竟守住工厂的大门不让民企老板进来。。5年过去了,而今的“快鹿”,产品从上海走向全国,又从全国走向了世界;快鹿集团成功的转制经验,被运用到了昆明、长沙、大连;被清华大学吸收为国企改制成功的案例。快鹿,成了民企参与国企改制的一头“快鹿”。

  “据我的了解,国企转制的过程中,大约有20%是不成功的。”施建祥说,“没有对国企和国企员工的深刻了解和广泛认识,没有对转制法律的了解,改制是不会成功的,有时候甚至反而伤害了国企。”施建祥1995年下海之前,原本在国有企业当过工人,也当过厂长,对国有企业的机制和员工都有切身的了解和体会。

  “国企改制的绣球不能盲目接手”。这是施建祥的又一经验之谈。在接手“快鹿”时,施建祥通过实地考察、多方面的专家评估,认为快鹿的产品结构、技术工人、设备资产都是很有优化的可能和发展前景的,特别是有良好的品牌资源。同样,曾经有一家国企食品厂也向他发出过类似的绣球,但快鹿集团通过对产品、人员、设备和品牌的考察,认为虽然这个厂也具有一定的品牌资源,但对快鹿来说,食品是相当陌生的行业,贸然进入未必能获得双赢,因此果断放弃。

  改制不是简单替换

  转制以来,快鹿这个老牌企业焕发出了新的青春活力。总资产从5000万元上升到15亿元,年利润5000万元,每年为国家上交税收近2000万元,解决就业百余人。用集团董事局主席施建祥的话来说:改制5年的效益超过前面45年!

  谈起成功的秘诀,施建祥说:关键是要充分利用国有企业的优秀资源,主要是品牌和人才。改制不是对国有资产的舍弃和替换,而应该是一种提升,是结合民营企业优势和国企资源的一种双赢。

  “快鹿”是驰名中国电线电缆行业近半个世纪的著名品牌,快鹿集团今天的冠名本身就是充分利用了这个无形资产。2002年施建祥投资5000万元成立了新的上海快鹿电线电缆有限公司,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加强对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的培训,把这个国内知名品牌推进国际市场,与国际上一些著名的跨国公司如贝尔公司、阿尔卡特、西门子、富士通等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实现长期配套业务。

  在“快鹿”的名义下,快鹿集团还发展了延伸产业。初期投资5亿元、9平方公里的镇江快鹿工业园区是第一个由上海民企投资开发的工业区,是目前国内投资规模最大、投资面积最多、招商引资效果最明显的国家级民营工业园。

  此外,快鹿集团充分利用了国有企业原有的人力资源。他非常反对把转制的原来企业的员工当作包袱,因为在他看来这些员工恰恰是财富,他们本身都拥有很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问题在于如何进行管理。快鹿电线电缆的领导班子50%以上都是原来的快鹿员工,他们或者擅长经营销售、或者擅长技术、或者擅长生产和行政;而快鹿的技术工人原本就具有精湛的技术和经验,经过培训很快就发挥了更大的能量。

  对员工要动真感情

  千金易得,人心难求。快鹿相信以人为本是现代企业管理和效益的重要体现。在改制过程中最难处理的莫过于对老员工的安置。施建祥非常了解改制过程中人们的抵触和矛盾心理。他深有体会地说:“要对员工动真感情、真思想、真动作!”这也是他在国企改制方面屡战屡胜的法宝。

  施建祥清楚地记得:1999年他初次踏入当时的快鹿的情景,他被七八十名员工团团围住:“你们走!我们不要你们来!”

  施建祥苦口婆心地与工人们解释,、,沿用原来国企的党委、工会,对员工进行家访。他提出“转制不转人”, “留的人留好,走的人走好,退的人退好”,不仅主动贴钱把国家发放给员工的安置费提高了20%,还每人一次性奖励一万元,并且承诺员工百分百享有党组织和工会的关怀,百分百稳定,百分百就业,以及新老员工百分百的终身关怀。他让改制后的快鹿员工的平均收入从原来的每月712元上升到2003年的 1698.8元。在快鹿集团,30%的员工来自改制前的国有企业。“如果能通过民企灵活的机制,使企业焕发新的生命力,那么改制算是成功了。”———这就是,一个成功的民营企业家的改制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