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问路在何方?――谈谈国有控股公司法的战略转型

发布时间:2019-08-28 09:08:15


  国有控股公司曾经是我国国资管理体制改革的先锋,为推动国企改制及国资重组等做出了巨大贡献,,大量控股公司必须未雨绸缪,主动选择战略转型,否则将面临生存危机。多数控股公司的出路,是通过做精做实,争取做强做大核心产业,实现向产业集团的转型,极少数则可以巩固提升资本运营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拓展投资业务的发展空间。

  1、 昔日国资改革先锋

  国有控股公司曾是我国国资管理体制改革的先锋。

  在我国国资管理体制改革进程中,为了解决国有股权管理企业化问题,国有控股公司应运而生。来自中国投资协会的统计表明,到目前为止,仅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各部门成立的国有投资控股公司就有250余家,地市级政府成立的投资控股公司约有 150家。

  目前我国大多数国有控股公司主要由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国家政策性投资机构以及旧体制下政府主管部门“翻牌”三个不同途径演化而来,鉴于各地改革路线及模式有所不同,它们对受控公司在资产约束、战略管控能力及运营管理等方面程度不一,各有侧重。,对受控公司的资产约束能力较弱,各自为政、集而不团、管而不理的情形比较普遍;而上海的国有控股公司由于依托原有主管部门,管控力度较强,更像是一个兼顾资本运作与生产经营两个层次的混合控股公司。

  2、 今朝面临战略转型

  目前,国资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使控股公司面临战略转型。

  随着我国国资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不断做实并强化所有者代表的职能,如国有资产宏观配置、,长期来看,这将不可避免地挤占国有控股公司的生存空间。同时,在大量繁杂困难的基层国企改制重组工作结束后,国有控股公司不得不思考继续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不得不面临战略定位及发展路径的再次选择。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控股公司选择了往专业化及实体化方向发展:要么精于资本运营,以具体执行,逐步向资产管理公司或投资银行方向发展;要么专注于具体产业的国有资产运营,向产业集团转型。可以预料,如果不尽早明确战略定位并培养相关竞争能力,模糊或摇摆的最终结局都将是沦为被整合重组的对象。

  产业定位的转型意味着控股公司如果选择产业集团的功能定位,则必须改变散乱的业务布局,明确核心业务;如果选择投资公司的功能定位,则必须进一步细分并明晰投资业务范围、地域选择及其市场定位。

  管控模式的转型意味着控股公司在确定自身的功能定位后,相应明确与下属企业的关键职能分工以及对下属企业的集分权设计,即明确“管什么”和“管到什么程度”的问题。

  3、转型路径一:以做精做实为手段,做强做大产业集团

  无论是脱胎于大型企业集团,还是“先有儿子,后有老子”的翻牌公司,对绝大多数控股公司而言,产业集团是首选的转型目标,能转型为投资公司的极少。这是因为,首先,尽管多数控股公司有一定的整合重组经验,但一般只涉及行政划拨、改制及破产之类的业务,并不具备市场化的资本运作能力。其次,从人才储备角度看,多数控股公司拥有一支产业管理及技术专家队伍,而资本运营人才则普遍匮乏。

  从控股公司到产业集团的转型,首先必须改变“散而不精,大而不强”的产业格局。做精做实是实现可持续做强做大的前提和手段:惟有做精才能集中有限的资源,惟有做实才能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要做精,就必须全面审视内部资源和能力,评估外部机遇和挑战,在此基础上对现有业务组合进行动态的评价,最终果断选择核心业务,突出主业,围绕重整产业链和价值链来整合内部资源,组合、创新盈利模式,打造核心竞争能力,成为特定行业的国际或国内领跑者。

  要做实,就必须加强集团对关键职能的管控力度,结合实际,适时搭建研发、采购、营销及资金管理等统一的运营管理平台,在专业分工的基础上共享资源和内部服务,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4、转型路径二:携资本运营能力优势,拓展投资业务发展空间

  极少数控股公司积累了资本运营经验和人才,擅长重组整合、收购兼并及资本市场操作,拥有资产(股权)供应及处置渠道的优势,它们可以进一步明确以资产(股权)经营为主业,遵循阶段性持股及通过资本运营提升股权价值的经营理念,主要盈利模式是通过股权投资的动态组合、优化及退出获取股权增值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