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道骑行撞到人的交通事故赔偿案
发布时间:2019-08-26 05:30:15
栾凤兰因其夫反道骑行撞到被告自己也倒地受伤死亡诉姜恩臣交通事故赔偿案
【问题提示】
交通事故发生后,一方当事人死亡,另一方当事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为没有及时报案而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如何确定赔偿责任?
【案情】
原告:栾凤兰,女,系受害人之妻。
被告:姜恩臣,男,1982年12月3日出生。
法定代理人:姜和群,男,系姜恩臣之父。
1995年12月25日早晨六点钟左右,在广鹿乡吴家村和气沟东黄泥岩西坡路段,王兆录、刘学敏骑自行车由东向西从坡上往坡下骑行,被告姜恩臣及同学王吉华等由西向东顺道路左侧自坡下往坡上骑行,双方相向而行。会车时,王兆录先过去,在王兆录后10多米的刘学敏接着从坡上逆行骑下来,与道路南(右)侧并排骑行的姜恩臣、王吉华会车时相撞,撞在姜恩臣右肩,使姜恩臣摔到在道南侧距中心线1.5米处。刘学敏摔倒在道南侧距中心线2.5米处。姜恩臣被王吉华扶起。先骑行过去的王兆录听到撞车声后,跑回来看到刘学敏倒在地上,便过来扶他,说“小文,小文(刘学敏小名),你怎么了,你怎么走到这边来了。”之后就叫人一起将刘学敏送往医院。当时原、被告均未报案。第二天,刘学敏的弟弟刘学好到广鹿乡派出所报案称,刘学敏被撞伤,已送往大连医院,伤情有好转。派出所未立案。29日,刘学敏死在大连,刘学好再次到广鹿乡派出所报案。,交通队工作人员到现场,事故现场已不存在,故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二十一条“当事人一方有条件报案而未报案或者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负全部责任”之规定,于1996年3月18日做出责任认定书,认定姜恩臣负此事故的全部责任,刘学敏无责任。被告姜恩臣的法定监护人姜和群申请要求重新认定,,。之后,,就赔偿问题进行调解。原告要求被告赔偿医药费、丧葬费、交通费等合计人民币42816.22元,被告监护人不同意,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起诉称:1995年12月25日早晨六点钟左右,我丈夫刘学敏骑自行车去赶海。途中与骑自行车的被告相撞,刘学敏被撞成重伤,后经抢救无效于当月29日死亡。经长海县交通队、,被告应承担全部责任。经交通部门调解,被告拒绝承担赔偿责任,,要求被告给付医药费、丧葬费、死亡补偿费等合计人民币42816.22元。
被告姜恩臣答辩称:原告的丈夫刘学敏是肇事者,我是受害者,是刘学敏超速向坡下行驶,误入反道,将正常骑行将近上坡的我撞倒,所以我不负责任。原告要求我赔偿的各种费用,我拒绝给付。我刚满13周岁,是限制行为能力人,根本不懂报案是合法,不报案是违法,所以交通队的责任认定是错误的。
【审判】
:事故发生时姜恩臣的年龄是十三周岁零二个月。:“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姜恩臣是限制行为能力人,发生事故时他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初中一年级至初中三年级教学内容里没有涉及到有关这方面的知识,他现在的智力和能力只能是简单的民事法律行为,事故发生后,他不能预见不报案会导致承担此案全部责任的后果,所以他不具有报案的能力。刘学敏违章反道行车,撞倒姜恩臣,自己也撞成重伤死亡,是刘学敏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故应负全部责任。姜恩臣按交通规则右侧通行,没有违章行为,不负事故责任。,导致对事故责任认定有误。、损害赔偿问题提起民事诉讼的,交通肇事刑事案件时,、伤残评定确属不妥,则不予采信,,故本案对县、市两级交通队的责任认定不予采用。、第七条,《道路交通事故处罚办法》第十九条第一款之规定,该院于1997年11月4日判决:
驳回原告栾凤兰的交通事故赔偿诉讼请求。
【笔者认为】
、,,有权不予采信,而以自己认定的案件事实作为定案的依据,这是审判权与行政权发生冲突时,审判权具有终局的和最高的效力,以及公正审判的必然要求。,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抓住了问题的要害。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一方有条件报案而未报案或者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第二款前半段规定:“当事人各方有条件报案而均未报案或者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同等责任。”在这里,关键的问题是对“有条件报案”的正确理解,即什么情况属“有条件”,什么情况属“没有条件”,这是确定这种情况下责任的依据。
交通事故发生后要求及时报案,是为了便于交通管理部门及时赶到现场,并根据现场的客观情况作出责任认定,否则,现场情况一旦变化或不复存在,就失去了作出正确判断的客观依据。所以,及时报案是必要的。从规定的要求来看,发生交通事故的双方当事人都有义务报案,当事人不履行报案义务而致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不履行义务者即应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即由其承担相应的交通事故责任作为制裁。而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受伤送医院抢救或当即死亡的一方显然不具有报案条件,未受伤或受伤轻微无须进医院治疗的一方,一般应是具有报案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当事人有以自己的行为履行报案义务的能力,属自然人的行为能力问题。本案被告姜恩臣被受害人反道骑行撞倒,受害人自己也倒地受伤而被他人送往医院,可以说受害人不具有及时报案的条件。而姜恩臣属该事故的一方当事人,事故发生时其年龄是十三周岁零二个月,依法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照民法通则第十二条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什么是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要看其在正常学习教育中的知识内容如何,而不能以完全行为能力人的应知来要求。由于姜恩臣还是初一学生,其正常受教育的内容里没有这方面的知识,所以,报案行为不能认为是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行为,其也没有条件报案,将其认定为有条件报案而不报案就不正确,故交警部门的责任认定就没依据,。
最新资讯
-
02-11 0
-
11-22 2
-
02-13 0
-
08-11 0
-
08-05 2
-
08-2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