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取消老年人公交免费点赞

导读:为取消老年人公交免费点赞

  “免费”这种福利形式,的确最直接也最容易操作,但并非多多益善,尤其不能忘了免费容易诱发浪费的这一特质。特别在一些公共服务明显供不应求的领域,更要考虑到福利制度对人们行为的引导作用,能够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的福利政策,才是最合适的。

 

  从26日开始,上海市不再实行70周岁以上沪籍老年人免费交通制度,原持有敬老卡的沪籍老年人,乘坐公交和轨道交通线路都需买票或投币上车。免费交通制度取消后,原有的福利将以交通补贴的形式,与高龄老人营养补贴合并,一同以货币化的形式对符合条件的人群进行发放。

 

  通俗来讲,免费的公交卡没有了,钱发到手里,具体怎么用由老年人自己决定。以往无形的交通补贴,变成了有形的,表面上看上海市政府每年要增加45亿元的补贴支出,但通过形式变化有助于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对于享受福利的人群以及特殊福利范围之外的人群而言,还可以提高公平性。很多时候,增加福利未必是免费项目越多越好,也不是免费覆盖的人越多越好,上海此次做出的变化,是值得分析借鉴的。

 

  让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是一项较为常见的福利政策,多数省市都在实行,设定的年龄门槛不尽相同罢了。有了“免费”二字,福利来得很直观,却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公平,即便是在享受优惠的群体内部,不公平也是显而易见的。免费意味着无成本享受产品或服务,也就是说,享受得越多,得到的实际福利也就越多。具体到免费乘坐公交,越是出行次数越多,就等于省了更多的钱,那些使用公共交通资源较少的老年人,反倒吃了亏。无形之中,这就等于鼓励享受“免费”政策的人多出行。

 

  涉及到公共交通资源的分配,自然要考虑到现实的公共需求,考虑到资源的使用效率,以“免费”的形式鼓励一部分人多出行,现实的公交运行能力却是一定的,这就容易造成一边紧缺一边浪费的现象。尤其随着老龄社会的来临,在实行老年人公交免费的一些地方,本就供不应求的公共交通资源就越发显得紧张,年轻人与老年人因“争公交”而产生的矛盾,也就出现了不断加剧的趋势。类似让老年人分时段免费,或是变免费为折扣的主张,其实早已有之,都是希望通过提高成本减少不必要的出行,把公共交通资源分配给更急需的群体,提高使用效率。

 

  上海市此次推行的综合补贴制度,把“免费”变成了货币化补贴,有形的钱拿在手里,上公交之前总得掂量一下有没有出行的必要,或者说,省下来花在别的地方是不是更有好处。尽管无形的补贴变作有形的补贴,政府多了明面上的支出,但减少了免费带来的公共资源浪费,提高了公共交通的使用效率,属于花了小钱省了大钱。而这笔体现在账面上的小钱,老年人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花在更有需要的地方。不仅如此,对于乘坐公共交通的不同群体来说,既然都是花钱上来的,几乎可以默认都是必须出行的,也就消解了某些容易引发矛盾的偏见。

 

  上海将老年人免费公交制度调整为综合补贴制度,带来的影响不限于公交资源分配,而是为各项福利制度的有效供给,提供了一个值得分析的案例。“免费”这种福利形式,的确最直接也最容易操作,但并非多多益善,尤其不能忘了免费容易诱发浪费的这一特质。特别在一些公共服务明显供不应求的领域,更要考虑到福利制度对人们行为的引导作用,能够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的福利政策,才是最合适的。

 

(编辑: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