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单泄密 谁动了我的隐私

导读:快递单泄密 谁动了我的隐私

  一张普通的快递单竟成了个人隐私的“泄密条”,甚至还衍生出一个灰色产业。因快递单信息泄露而引发的诈骗和入室盗窃等恶性案件也屡见报端,社会各界引发广泛关注;2012年11月28日,交通运输部对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并对“违法泄露在从事快递服务过程中知悉的用户信息”等情况做了相关规定,一场信息保卫战已经打响。

  网站卖信息月挣10万元

  根据一位开网店的朋友提供的信息,《经济》记者去到中关村(000931)科贸大厦附近的一家顺风快递网点。记者称自己在淘宝新开网店,想买一些快递底单用来“刷钻”(卖家通过购买的快递单信息来虚构交易,进而达到提高信誉增加好评的目的,代表卖家信誉的钻石数量也会增加),如果价格优惠还能长期合作。这名快递员并没有当面回答记者的提问,而是将记者领到一处人少的地方。他小声告诉记者:“现在公司有规定,所有底单都要送回总部处理,只能给翻拍件,今天刚扫描过的5角钱一张,用来‘刷钻’肯定好使。”记者从他那里得知,他跟多家淘宝网店有合作,甚至还注册了“淘单114”和“单号吧”等网站的账号,在网上销售快递单的信息,每天可赚100元左右。

  记者登录“淘单114”网站发现,该网站在显眼的位置上写着“国内最大,单号最全,每单只售一次,自助购买、自助充值,全部有底单”等字样。快递单号被明码标价,售价从0.4元至2元不等,并附带“生成底单(发件联)”等配套服务。网站的客服通过QQ告诉记者,交易的快递单号来自申通、圆通、中通、韵达等快递公司。记者在站内搜索2012年12月6日从北京发往外地的单号,显示信息数量为95条,而当天站内能查询到的单号数量高达19764条。记者以卖家身份从该网站客服那里获悉,网站日均单号销量为4000至6000条。一名圆通快递员告诉记者,该网站月获利近10万元,像这样规模的网站他知道的就有数十家之多。

  在“淘单114”记者看到,每个单号都附有出售价格、快递单号、快递企业、是否扫描、收发货地点、预计扫描时间等信息,并且网站还用红色字体强调“本站所有单号只限发布一次,出售一次,请放心使用”。这就间接地向买家传达,在这里买单号“刷钻”是安全可靠的。记者通过上述朋友的支付宝购买了一张价值为5角钱的圆通单号,经圆通官网查询该单号确实为真。当然仅是单号交易并不能威胁个人信息的安全,随后记者以2元钱的价格申请了“生成底单”服务,顺利得到了该快递单的底单照片,这样一来寄件人和收件人的姓名、地址、电话和物品等信息就一览无余了,详细的个人信息为诈骗和盗窃等不法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快递公司公开卖信息

  面对信息的泄露,人们不约而同地将矛头指向快递公司。在记者的走访中多数网点负责人均异口同声地表示:“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我们公司不会出现贩卖单号的情况。”2012年11月9日,申通快递也在官网发表声明称:“经自查未发现我公司有泄露客户的信息的情况。如果发现有快递员泄露客户信息的行为,一经查实立即开除;情节严重者将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但是一位顺风快递的网点负责人向记者坦言,“快递公司在物流费用之外,拿发件人、收件人的信息小赚一笔,在业内已不是秘密。”起初多数公司对快递单信息的利用只限于内部,也就是开发新客户,同时利用一些优质资源,和大客户做更深层次的业务开发,但这个开发也只限于快递合作。在这过程中不排除个别工作人员与单号贩卖者勾结,获取不当利益。在网络的帮助下,这些泄露的客户信息如天女散花般地传播开了。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快递员自立门户或者跳槽后,也通过手中掌握的客户资料与原公司争抢客户,进一步加速了快递信息的泄露。

  中国快递协会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诉《经济》记者,“不少信息泄露是因为私营快递公司为了节约运营成本,将录入快递信息外包造成的。”记者了解到,目前快递单号是通过扫描方式录入电脑的,而姓名、联系方式、物品等信息则通过手工输入。每当快递业务飙升之时,不少快递网点会请临时工来录入信息或者将录入信息业务外包,这样信息就面临批量泄露的危险。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在网络上买卖的快递单信息,主要集中在几家私营快递公司,如申通、圆通、中通、韵达等,尚未发现中国邮政的EMS快递信息。

  买卖信息威胁隐私安全

  另一位开网店的朋友告诉记者:“买卖快递单最初源于淘宝卖家的‘刷钻’需求。”由于淘宝网的交易依赖于交易量的信用评级制度,一些刚刚开业或者生意不佳的店铺为了快速达到“钻石”甚至“皇冠”级别的信用度,就用真实的快递单号虚构交易记录。记者在一些淘宝网店发现,一些店家还将未打马赛克的快递单晒出来,以吸引顾客。这些发货的快递单真实与否值得调查,但泄露了寄件人和收件人的信息却是事实。在“淘单114”上记者还发现了很多应对淘宝系统检查的“秘籍”,例如,“真实单号的快递单存根,这是保障店铺不被降权或封杀的最后一张王牌,也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倒卖快递单信息的肆虐引发了电子商务领域的信任危机。

  “快递单是个人信息的载体,属于受法律保护的个人隐私。从这个角度而言,快递单的交易其实就是个人隐私的买卖,甚至还成了广告推销、恶意骚扰、电话诈骗、入室盗窃等违法行为获取作案信息的渠道。”中国快递协会的上述人士指出。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一些电话推销人员能够准确地报出我们的姓名和联系方式,甚至能准确说出家庭住址或单位地址,而这些信息都是快递单上需要填写的内容。也就是说在我们将填写好的快递单交给快递员的时候,我们的隐私就已经面临被泄露的风险了。

  “企业的快递单包含着大量的商业机密,根据一家企业发货的产品、对象、金额和频率等信息,就能够判断出该企业的重点客户与核心业务,如果这些信息被竞争对手获悉,后果将不堪设想。”北京金鼎电子商贸有限公司的罗女士告诉《经济》记者,最近他们的竞争对手在自己的主打产品上进行压价,几乎到了零利润的程度,使他们的多项业务难以开展。后经调查发现,原来是竞争对手和快递公司串通好了,将公司的发货快递单全部收购,通过分析快递单的信息,对手就掌握了他们公司的业务重点和客户信息。随后罗女士所在的公司以盗取商业机密为由,将竞争对手告上了法庭。

  如果我们网购的快递单在签收之前被不法分子获取,就会产生一种新型的诈骗方式——网购“飞单”。一位淘宝店家告诉记者:“货到付款原本是一种较为安全的网购方式,但现在不时有假快递员利用买来的发货单信息,赶在真快递员之前接触到收件人,用假的包裹骗取收件人的货款。”因为假包裹信息准确、包装逼真,如果收件人不当面验货,就会上当受骗。快递手机变砖头,“飞单”难逃其咎。当然“飞单”的情况也可能来自快递公司员工的“掉包”,或是联合他人共同作案。由于现在快递包裹的赔偿金额较低,即便投诉也很难追回等价损失。但事实证明,无论是哪种形式的“飞单”都与快递信息的泄露和滥用密切相关。

  有法可依却执法不力

  《经济》记者从中国快递协会获悉,我国的民营快递企业大多依赖加盟的经营模式发展,加盟企业鱼龙混杂,随着摊子越铺越大,。尽管每家快递公司都明令禁止快递员泄露客户信息,但是由于快递从业人员的入职门槛低,人员流动性大,加上部分快递员缺乏职业道德和保密意识,难免会发生出售客户信息的情况。此外,除了快递的正常流通环节,泄露信息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快递代收、快递单随意丢弃、黑客入侵快递公司数据库,都会导致信息的泄露。随着快递单买卖成为产业,信息泄露渠道日渐多元化,仅靠快递公司的力量已经难以有效地遏制这一现象,需要司法程序的介入。

  北京正和律师事务所的林梅律师告诉《经济》记者,“倒卖快递单反映了有法可依,执法不严的尴尬。”因为《快递市场管理办法》有规定,企业及从业者不得泄露用户信息,违反规定的企业和个人会被处以高额罚款,构成犯罪的还将被追究刑事责任。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每张快递单的交易金额只有几角钱或几元钱,打击起来执法成本过高。加上泄露信息的主体很难确定,取证十分困难,。林梅建议,想要彻底根除快递单的买卖,不仅需要淘宝等网购平台加大对虚假交易的打击力度,而且需要有关部门严厉查处销售快递单的网站,从交易平台上遏制蔓延。

  2012年2月3日,淘宝网发布通知,其中包括淘宝网有权删除因虚假交易产生的店铺评分的内容,旨在打击通过虚假交易提升网店销量和信誉的行为,一场侦查与反侦查的斗争在店家和淘宝网之间拉开了序幕。淘宝客服告诉《经济》记者:“淘宝网的信息检测系统通过收发货的地址、买家卖家账号状态的监控和其他的一些检测手段,能够判断出某个交易是否属于虚假交易。”但有淘宝店家告诉记者:“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只要单号真实,很多虚假交易是无法查出来的。”甚至还有人称,只要快递单号位数正确,或者修改快递单号的尾数,都能骗过淘宝系统的检查。因为异地发货、代发货等因素的存在,淘宝网的信息检测系统确实很难确定哪个是虚假交易,这就间接地刺激了快递单交易的繁荣。

  “企业和个人的保密意识不高也是快递信息泄露的重要因素,现在很多写字楼的垃圾箱里我们都能发现随意丢弃的快递单。”林梅告诉记者。为防止住址信息泄露,她建议,尽量不要将收货地址写为居住地址,可把快递寄至公司或学校。如果非要填写居住地址不可,就填写小区或村庄的名称,不填写具体的楼号或房号,然后跟快递员约定交货地点。此外,在丢弃快递包装之前务必抹去个人信息,为自己建立起一道信息防线。
(编辑:又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