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鸦好洗“心病”也要去

导读:涂鸦好洗“心病”也要去

  9月15日,一则谴责游园不文明行为的帖子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陈志成”三个字被人以红色笔迹涂鸦的方式,涂在北京房山怪石山景区的13处景观石上。之后,工作人员用了一天时间清理13处涂鸦,尽管使用了50公斤的稀料,不过还是留下了红色的印记。17日上午,在景区涂鸦的陈志成来到景区,清洗涂鸦并公开致歉,称因年事已高想在山上留念想才喷漆,并表示会将印记都清理干净。此事在微博引发众多网友热议,有网友评论称,“涂鸦好洗, 心病 也要去!”

  网聚观点

  知错能改切忌网络暴力

  @鹰击长空:老人诚恳地出来认错道歉了,尽管道歉修复不了被破坏的景观,但起码认错态度是好的,不能不给犯错的人改过自新的机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过自新,就是好的开始,过度批判和网络暴力只会把他越推越远。

  @峭壁击碎者:致歉反省并主动对景区进行修复,虽涂鸦行为不当,起码敢作敢当,这比躲在屏幕后面吐槽、谩骂的键盘侠强多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因为犯错便对他人人身攻击,难道不是错上加错?

  严重破坏景区应法律制裁

  @梦醒时分:素质堪忧,犯错的代价太低,景区不文明行为才会层出不穷,除了纳入征信、列入黑名单外,对景区造成严重破坏的行为,建议考虑制定法律予以制裁。

  @安广禄:对游客陋习说“不”!假如景区在门口公示,依照法律规定,在景区涂鸦、刻字等严重不文明行为是违法的,并列上相关法律规定,是不是就可以从源头上扼杀这样的行为?

  涂鸦好洗“心病”也要去

  @我爱我家:一天之内涂鸦13处景观,携带的作案工具应该非常显眼,可悲的是,一天之内,景区管理人员竟然没人发现,其他游客也没人制止。这种近乎疯狂的行为,虽说是主观故意,但也是客观纵容的结果,文明旅游,人人有责。

  @猫在森林:近年来,游客不文明行为比比皆是,留念的方式有很多种,但刻上“到此一游”真的是最好的留念方式吗?除了刷存在感、惹人反感、破坏公共财产外,没有其他任何意义,别让“到此一游”的纪念方式成为无法治愈的毒瘤,涂鸦好洗,“心病”也要去!

  记者连线

  双管齐下莫让“奇石泣血”

  9月19日,记者采访了河南师范大学社会事业学院教授张长伟。张长伟认为,景区不文明行为屡现,是一种公共意识不足的表现,根本原因在于对公共空间与私域空间的行为界限分不清。私域空间使用权归自己,但公共空间是属于大家的,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个体都应养成公私有别的行为习惯。对于这类造成严重后果的景区陋习,张教授认为,应加强立法,从根源上遏制不文明行为滋生。

  河南有道律师事务所律师叶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景区公共区域涂鸦的行为,不仅应该受到道德的谴责,还违反了国家相关规定。根据《国家旅游局关于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游客若实施了破坏公共设施、损毁破坏旅游目的地文物古迹等违反法律法规、公序良俗的行为,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该行为应当被纳入“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陈志成在景区的众多重要景点的醒目部位,用鲜艳的红色涂鸦材料大肆涂写的行为,如果经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会被纳入“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向社会公布。

  叶珊认为,在景区公共区域肆意涂鸦的行为,体现了部分游客道德素质低、法律意识淡薄。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旅游不文明行为的道德、普法宣传力度,同时增设可行的监控设施、加强巡逻,加大对于公共财产的保护力度。当然,最重要的是道德约束和法律制裁双管齐下,提高游客的自觉性,提升文明出行意识,从根本上减少、杜绝该类“奇石泣血”行为再次发生。
(编辑:又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