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断“围网捕鸟”利益链,需双管齐下
国庆期间,护鸟志愿者称在天津、唐山两地巡查共发现两大片非法捕鸟区域,累计拆除鸟网两万余米,解救活鸟近3000只,挂网死鸟5000余只,其中不乏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尽管“围网捕鸟”并非新鲜话题,但媒体的每一次曝光,都让公众“打捞”到令人触目惊心的事实。从制作、销售鸟网到捕获、出售野生鸟类再到收购、加工、销售野生鸟类及其制品,“围网捕鸟”已经形成了一个畸形的利益链条,让一些人的“欲望号街车”一路狂奔。“围网捕鸟”之所以屡禁不止,既和违规成本过低有关,也和扭曲的消费文化导致市场需求的旺盛密不可分。
“围网捕鸟”具有很强的图谋性,并渐趋规模化、专业化。“围网捕鸟”成本低廉,收益却很丰厚。尽管有一定的风险,不少捕鸟人依然会铤而走险——“围网捕鸟”大都位于人迹罕至、交通不便的边缘地带,失范行为很有可能逃脱惩罚;即使“运气不好”被抓住了,轻者缴纳罚款重则承受非法狩猎罪的惩戒,并没有让捕鸟人望而生畏。
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相关法规以及各地的实施办法,未取得特许猎捕证或未按特许猎捕证规定猎捕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由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没收猎捕物、猎捕工具和违法所得,处以1000至5000元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可是,这些已有的制度在不少时候成为“稻草人”,难以对捕鸟人形成强烈的、普遍的、持久的震慑力和约束力。
破解“围网捕鸟”,除了完善法律法规的实施操作系统、提升捕鸟人的违法成本以外,还需要对错乱的消费文化进行纠偏。在物质生活渐次丰盈的当下,吃一些普通人平常吃不到的菜肴,成为一种消费偏好和饮食文化——消费野生鸟类不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也是为了利用消费上的差异,来赢得“面子”,来建构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区隔。
人们通常按照食物的品质和成本赋予其差异化的符号意义,稀缺的食材、考究的工艺共同成就了美食在等级化的金字塔体系中的高位。此外,野生鸟类还披上了文化外衣,具备了所谓的滋补、食疗的功能,让不少食客趋之若鹜。野生鸟类沦为“盘中餐”或者一些人的宠物,成为社会表现和社会竞争的工具,说到底是一种消费文化上的迷失。
斩断“围网捕鸟”这条利益链,需要双管齐下。一方面,要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在提升知识普及率、加强法律精准化上多下功夫,让每一个利益相关者为自己的违规行为付出相应的代价;另一方面,要塑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扭转消费者对野生动物扭曲的偏好。
(编辑: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