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时你准备好离婚了吗

发布时间:2019-08-06 08:29:15



据《华西都市报》报道近日,,去年该市共有68984对恋人登记结婚,而办理离婚登记的则有22803对,离婚人数与结婚人数的比率再次达到1∶3。有关专家因此呼吁:别把终身大事当儿戏!



,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一是新《婚姻登记条例》从2003年10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以来,大大简化了离婚/手续;二是一些按原条例无法办理离婚/手续的夫妻,按照新条例能办理了;三是通过诉讼离婚的人越来越少,很多人选择协议离婚;四是一些夫妻对结婚、离婚不够慎重和理智,感情冲动之下就离婚;五是婚外情对婚姻的客观破坏和“杀伤力”很大。


离婚更“方便”,结果很可怕

新《婚姻登记条例》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据统计,国庆长假期间,北京市共有6100多对新人办理结婚登记,共有近300对夫妻办理离婚登记,这两个数字均比去年同期高出许多。

新条例将明显降低结婚和离婚的门槛,使公民的婚姻行为变得更加容易,同时也将降低婚姻关系的安全系数,使婚姻行为的“风险”越来越大。初步的统计数据表明,新条例实施后,公民的婚姻行为的确比以前更“方便”了,“风险”也越来越大了。本来,从逻辑上讲,任何选择都难免存在风险,选择结婚有风险,选择离婚也有风险,而结婚的风险一定程度上又延续到离婚的风险之中,因此离婚的风险往往更加突出,更令人不安。

  离婚比以前更方便了,风险比以前更大了,其结果一定很可怕吗?一名长期研究家庭婚姻问题的社会学家说,多项研究表明,尽管现实生活中确有不少人因草率结婚而导致双方关系失调,但轻率离婚的极少。这是因为离婚至今仍是需要付出沉重代价的少数人行为,大多数婚姻当事人在作离合抉择时往往首先要顾及子女利益,住房及经济等因素,加上难以逾越的道德良心、社会舆论等,故很少有人视婚姻为儿戏而动辄闹离婚。这位社会学家相信一对男女选择离婚时的理性,甚于相信他们当初选择结婚时的理性。如果这两种理性的差异的确存在,那么结婚就好比“试错”(如果事实证明结婚选择没有错误,婚姻双方就皆大欢喜,白头偕老),离婚则好比“纠错”。法律一方面为“试错”提供了方便,也就必须同时为“纠错”提供方便,甚至可以说,提供后一种方便比提供前一种方便显得更重要。所以社会学家认为,对于那些确属自愿离婚,并已对子女抚养、财产、债务等问题达成一致处理意见的男女,婚姻登记机构没有理由给他们设置障碍、增加难度,而让他们更方便地从痛苦和阴影中解脱,轻松地走向新的生活,体现了政府尊重当事人的婚姻自主权和个人本位的幸福主义家庭伦理的新取向,更具人性化,也更符合现代文明的潮流。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婚姻关系是一种微妙的人际关系,其中的理性只有当事人自己最清楚。有时候,在旁人看来很不般配的一对男女,却结成了恩爱甜蜜的百年好合;有时候,很多人都认定“后患无穷”的一次离婚选择,事态的发展却并未一塌糊涂不可收拾。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婚姻风险只会促使人们更加珍视婚姻自由,更加谨慎、理性地作出婚姻选择,只要是足够理性的选择,选择者就应当有足够的能力去承担责任,社会也就应该给予足够的尊重。我们不能肯定地说,一个人离婚后就可以完全解脱痛苦,但我们应该能够肯定,离婚更“方便”的结果并不可怕。

该不该结婚?

  还记得《六人行》里的瑞秋,逃离了跟牙科医生的婚礼。现实生活中这种对婚姻心存恐惧的大有人在。是对婚姻没信心,对伴侣没信心?还是对自己没信心?或者三者兼具?在步入神圣的婚姻殿堂之前,我们是不是需要做一个性格婚检,来检验自己是否足够成熟,可以步入婚姻?还是练习在婚前分开一个月不通音信,去检验你们之间是不是成熟的爱情……

  ◆恐惧的逃跑新娘——理性认知应对婚姻恐惧

   恐惧时人的思维完全被恐惧情绪占据,不太思考恐惧事件发生的概率。根据认知疗法的原则,现实地评价并矫正这些想法能产生情绪和行为上的改善。

  ◆实验:把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恋人分开一个月


  
国外有婚姻专家做了一个实验,让即将踏入红地毯的恋人在婚前分开一个月,彼此不要联系,保持渺无音信的状态……

 婚前自问:该不该结婚? 结婚证真能保住爱情么 男人为什么总不愿结婚?

该不该离婚?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问题婚姻一定会走到分手的那一步,在做出离婚决定之前不妨静下心来想一想,能否承担离婚所带来的一切后果?能否独自面对离婚后一个人的生活?如何面对曾经存在的感情?这时不妨给问题婚姻一个缓冲期,因为对待婚姻,希望你的每一个决定都慎重。



  ◆忘不了他怎么办?——复婚,或克服对他的情感依赖
  
你可以想一想,如果再有婚姻,自己要的究竟是什么,反思自己本身的问题在哪儿。其实这些问题大多是从原生家庭带来的。那么你要去了解自己的模式,并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




  ◆离婚拉锯战——从对错判断中走出来
  
根据交互作用理论,每个人都有三个自我:孩子的、父母的、成人的。



当用孩子自我来应对时,就是“我不好,你好。”当用父母自我待人时,就是“我好,你不好。”最好的对话方式是成人的方式:“我好,你也好。”

  ◆认识再婚的“卡米拉效应”
  
卡米拉最终打败了戴安娜王妃,不是靠外在的美貌和优越的条件,而是靠对男人内心的理解和把握,她懂得放低自己,深谙付出之道。

  ◆“准离期”的自我评估和选择
  


当你后院突然起火,往往会一下子陷入一团混乱的心态中,不知在婚姻的十字路口该如何抉择。愤怒和悲伤只能让意志更沉沦,是一种消极和不作为;可取的方法是评估和选择,重新恢复冷静,更积极面对现实,做出有效的判断。

  婚姻生活中的“围城定律”

  婚姻是条长满刺的毛毛虫,在两个人的身体上不断磨蹭。与它斗智斗勇。胜负的标志是它先褪光了刺,还是你先过了敏。1年,3年,7年,15年,etc. 给你一个毛毛虫犯痒的时间表,好让你在它冲上来的一刻,仍然笑看风云。

  N<0:交往/摸索期

  为了拥有幸福美满的婚姻,时间表绝对应该提前到婚前,好好考察一下,他是不是你要的那个“他”?

  N=1:磨合期

  新手上路,总要慢慢“磨合”一阵子。磨得习惯了对方的习惯,这锅汤才“咕嘟”得起来。

  N=3:分离期

  国民经济要软着陆,婚姻也要软着陆。当你侬我侬开始面对世俗生活,无可救药的罗曼蒂克是就此GAME OVER,还是能够继续把柴米油盐酱醋茶看作是最浪漫的事?

  N=7:“七年之痒”

  大名鼎鼎的“七年之痒”,婚姻的毛毛虫只不过轻轻抖了一下,结婚七年的一对璧人就霎时间分崩离析?婚姻最脆弱的软肋在哪里?是禁不住别人狠狠的一口,还是受不了自己轻轻的一松手?

  N=10:困惑期

  世事的发展总是未必如人意,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是常有的事。夫妻间的“高度差”如何调和?其实只在一念之差。是谁爬上了山顶,谁在半山腰歇住了?婚姻像一场登山,是谁在途中悄悄地撒了手?

  N≥15:青春期遭遇更年期

  在他年轻的脸孔上,看得到自己旧日青春的迹象。那些少年式的一意孤行的叛逆,不就是昔年的自己?时间是一个圆圈。你的青春期已是多久以前的事。如果忘记了当时的心情,该有多么遗憾。

 情感:亲爱的,我们离婚吧! 什么年龄容易遭遇离婚

离婚的成本有多高

离婚的成本有多高?如果感情已经不复存在,那么,在离婚之前,你至少应该仔细核算一些生活中的数字,考虑离婚的成本与收益,从而作出一个相对正确的判断。

  第一大成本:孩子

  必须考虑孩子的成长,无论自己是否与孩子共同生活的一方,都不能逃脱对孩子教育的责任,单亲家庭的孩子成长会面临更多的问题,父母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这也是离婚最大的成本之一。
  
  第二大成本:财产应该怎么分割?

  把一个家一分为二涉及很多财产问题,尤其是共同生活时间较长的夫妻,家庭财产的分割会造成一加一小于二的结果,财产永远不会越分越多,只会因为分割而产生损失。一个人生活会产生更多的费用。

第三大成本:社会成本

  为什么要开车系安全带,是因为不系安全带的社会成本很高,你会因为不系安全带造成后果,然后占用社会资源,离婚也是一样。离婚会增加社会的成本,比如对单亲家庭孩子的补贴或者帮助。离婚不但是个人和家庭的事情,也涉及到社会的问题。

做出离婚决定需慎重

既然选择了婚姻,就应该慎之又慎,而不应该草率地去离一场惊天动地的婚。其实离婚再婚不过是换了一条船而已,花费庞大的离婚资金,弄得与骨肉分离情何以堪?

  在婚姻生活中,今天的我们同样面临着这样那样的种种问题困扰,也许只是一时的大脑冲动就会将原本美好的爱情初衷变成错误一场。即便如今婚姻在法律的保护下成为一种绝对个人隐私的存在,结婚与离婚都已经完全可以自做主张,还是要请你面对婚姻保持最最慎重的心态,真诚的希望:“今天你离了吗?”仅是一句朋友间问侯的玩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