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经济结构竞争力的现状及建议

发布时间:2020-10-04 06:37:15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支撑和维系这种增长最重要动力之一,就是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实践证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不仅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源泉,而且也是经济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即资源在各经济部门之间的再配置,促进了劳动和资本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转移,并且改善了部门之间的联系状况,降低了经济非均衡程度,从而成为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因素,构成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福建经济发展进入重要的转折时期,经济结构问题成为影响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福建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全面提升经济结构竞争力,是适应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的战略举措,是拓展经济增长空间、开辟新经济增长点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重要保证

  如何在认识福建经济结构现状及其演变趋势的基础上,科学分析福建经济结构竞争力在全国以及沿海省份所处的地位、优势及薄弱环节,进而提出提升福建经济结构竞争力的总体战略和对策建议,是本文要着重探讨的问题。

  一、福建经济结构竞争力分析

  1、经济结构竞争力的指标体系设计

  经济结构竞争力可以区分为国家的经济结构竞争力和区域的经济结构竞争力。从区域的层次上讲,经济结构竞争力是指一个区域通过资源在各个经济部门之间进行优化配置、提高总生产率而在参与更大范围经济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竞争能力。

  区域经济结构由三维组成,即属于生产力范畴的经济产业结构、属于生产关系范畴的经济关系结构和属于上层建筑的经济制度结构。本文侧重从经济产业结构、经济关系结构的角度对福建经济结构竞争力进行分析。一般来说,经济产业结构包括生产结构(如行业结构、企业结构、地区结构)、要素结构(如劳动力结构、资本结构、技术结构)等,而经济关系结构包括财产所有关系结构、城乡关系结构等。本研究报告设计了一套“三级叠加、逐层收敛、规范权重、统一排序”的经济结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该指标体系分为总体能力层、水平指数层、基础要素层三个等级。总体能力层综合表达经济结构竞争的总体能力,反映提升经济结构竞争力战略实施总体效果;水平指数层揭示经济结构竞争力的形成、变化等原因和动力;基础要素层采用可测的、可比的指标对经济结构竞争力的数量表现、强度表现进行直接度量。

  2、经济结构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由于没有任何一项经济指标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出经济结构竞争力的全部内涵,因此有必要用一个综合指数来全面地反映经济结构竞争力的综合结果。这样不仅可以对某一特定区域经济结构竞争力年度之间的变化进行纵向比较,而且可以准确地对不同区域经济结构竞争力差距进行横向比较和排位,进而把握其变化趋势,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经济结构竞争力的比较分析从两个层次进行,一是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二是沿海各省、市、自治区。2000年福建经济结构竞争力的综合比较结果,见表2。

  总体来看,2000年福建经济结构竞争力在全国的综合位次列第8位,居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上游地区;在沿海地区的综合位次列第7位,居于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的中游地位。具体分析如下:


  (1)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该指标是反映区域生产结构高级化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来说,该指标比重越大,说明区域生产结构高级化度相对越高,进而区域产业结构竞争力相对越强。2000年,福建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83.70%,低于全国84.10%的平均水平,列全国第14位,居中游水平;列沿海地区第9位,居下游水平。

  (2)二、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员比重。该指标是反映区域劳动力结构合理化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来说,该指标比重大,说明区域劳动力结构相对越合理,进而区域产业结构竞争力相对越强。2000年,福建二、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员比重为53.1%,高于全国50%的平均水平,列全国第9位,居上游水平;列沿海地区第7位,居下游水平。



  (3)工业化水平(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该指标是反映区域工业化水平的一个参考性指标。工业化水平反映的是制造业产出在整个经济产业中所占的比重。限于资料,本文以工业增加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近似地反映区域工业化水平。一般来说,该指标比重越大,说明区域工业化水平相对越高,进而区域产业结构竞争力相对越强。2000年,福建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37.5%,低于全国44.3%的平均水平,列全国第13位,居中游水平;列沿海地区第9位,居下游水平。

  (4)高加工度水平(技术密集型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该指标是反映区域产业结构高加工度化、高技术化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来说,该指标比重越大,说明区域产业结构高加工度化、高技术化程度相对越高,进而区域经济结构竞争力相对越强。2000年,福建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为48.39%,低于全国51.62%的平均水平,列全国第19位,居中游水平;列沿海地区第9位,居下游水平。

  (5)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该指标是反映区域城市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来说,该指标比重越大,说明区域城市化水平相对越高,进而区域经济结构竞争力相对越强。2000年,福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41.57%,高于全国36.22%的平均水平,列全国第10位,居上游水平;列沿海地区第6位,居中游水平。

  (6)非国有经济投资占总投资比重。该指标是从要素投入方面反映区域经济关系结构(即所有制结构)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来说,该指标比重越大,说明区域经济活力相对越强,进而区域经济结构竞争力相对越强。2000年,福建非国有经济投资占总投资比重为63.39%,高于全国49.86%的平均水平,列全国和沿海地区第1位,居上游水平。

  (7)非国有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该指标是从产出方面反映区域经济关系结构(即所有制结构)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来说,该指标比重越大,说明区域经济活力相对越强,进而区域经济结构竞争力相对越强。2000年,福建非国有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为67.32%,高于全国52.66%的平均水平,列全国和沿海地区第4位,居上游水平。

  (8)区域结构转换系数。该指标是反映区域产业结构转换速度和转换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来说,该指标系数值越大,说明区域产业结构转换速度相对越快、转换能力相对越强,进而区域经济竞争力相对越强。2000年,福建结构转换系数为0.10,高于全国0.09的平均水平,列全国第14位,居中游水平;列沿海地区第3位,居上游水平。

  (9)区域结构相似系数。该指标是反映区域间产业结构差异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来说,该指标系数值越接近于0,表明区域间产业结构的差异性越大,地域分工水平越高,进而区域经济结构竞争力越强。2000年,福建区域结构相似系数为0.99,列全国第20位,居中游水平;列沿海地区第10位,居下游水平。

  2000年,福建经济结构竞争力9个指标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有6个,分别是二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员比重、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非国有经济投资占总投资比重、非国有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结构转换系数、结构相似系数,其中非国有经济投资占总投资比重进入全国最高水平之列;高于沿海地区平均水平的有2个,分别是非国有经济投资占总投资比重、结构相似系数;而差距最大的是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只相当于沿海地区平均水平的32%。

  二、提升福建经济结构竞争力对策建议

  1、总体战略

  提升福建经济结构竞争力的总体战略是: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以体制创新和技术进步为支撑,以加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为着力点和突破口,从更高的层次和更广阔的空间推进经济结构调整,逐步形成具有福建特色和动态比较优势的经济体系,全面增强经济结构竞争力。

  提升福建经济结构竞争力的主攻方向是:



  第一,继续调整产业结构。以优化构架、调整比例、提高水平、改善内在素质为内容,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第二,提高城镇化水平。积极稳步推进城镇化进程,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打破城乡分割,建立城乡人口、经济有序流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城乡人口布局和经济结构。

  第三,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把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结合起来,从多方面支持、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使所有制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同时推进,互相联动。

  第四,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继续发挥沿海地区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加快内陆山区发展,拓展经济增长空间;促进沿海与山区合作,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有效组合,带动全省经济布局的合理化、高效化。

  2、主要对策

  (1)在结构调整中保持适度的快速增长。不进行结构调整,福建经济就支撑不了较快的增长,但在短期内结构调整有可能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因此,无论是从当前还是从长远来看,保持经济适度快速增长都是十分必要的。只有二者兼顾,才能充分利用现有生产能力,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经济社会稳定,为改革和发展创造更宽松的经济环境。

  (2)依靠技术进步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向技术进步、结构调整、规模经济和科学管理要效益,不断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经济竞争力。依托技术进步和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调整经济结构、降低能源、原材料的消耗强度,减少单位产出的污染排放量,缓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和冲击;用高新技术改造和装备传统产业,有重点发展新兴产业,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增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促进国民经济的战略重组,实施专业化、规模化和多元化的经营,使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产生“质”的提升。

  (3)实施与工业化、现代化相互适应的城市化战略。城市化既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产物,又是加快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条件。要以完善大中城市综合功能和发展小城镇为重点,逐步形成布局合理、规模结构协调的城市体系;要积极推进城市化发展制度和体制的改革与创新,特别是要建立适应小城镇发展要求的住房、医疗、劳动就业、教育和社会保障等制度;要重点解决城市化发展所面临的资金、就业、资源和能源、生态与环境问题,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的市场化程度,建立资源集约型的城市经济发展体系。

  (4)实行正确的就业战略和政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仍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这种压力既来自结构调整所引起的下岗和失业人员的再就业,也来自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需求。解决就业问题,根本出路在于通过发展经济增加新的就业机会,同时也要在提高效率的前提下实行有利于扩大就业的政策。在强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绝不忽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

  (5)正确发挥政府的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要加快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在尽可能发挥市场和企业作用的基础上,政府要做好那些在结构调整中不可缺少、但市场和企业无能为力、必须要由政府去做的事情。具体地说,政府要制定并正确实施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规划,重点是全局性的总量和结构指标以及需要政府支持或介入的重大建设项目等,尽可能减少对具体项目的审批,把精力主要放在有利于经济稳定发展的宏观协调上,特别应加强对跨地区、跨部门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市场开放、公平竞争等方面的协调能力;要打破行政性垄断,放松管制,进一步开放市场,特别是某些垄断性较强的基础产业、基础设施、金融服务等领域,促进公平竞争;要重视解决好结构调整中的“退出”障碍问题,并对发展有望的衰退行业实施必要的政策援助。



作者:福建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宋小佳 来源:《宏观经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