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途径

发布时间:2019-08-31 21:19:15


物流成本的国际比较

  1.物流成本的构成

  目前,对物流的权威定义来自于美国物流管理协会。该协会认为,物流是为满足消费者需要而进行的原材料、中间过程库存、最终产品和相关信息从起点到终点之间有效流动和存储的计划、实施和控制管理的过程。本文把物流成本定位于实现物流需求所必须的全部开支,并采用1997年日本《物流成本计算统一标准》中的按功能划分方式来划分物流成本,分为仓储作业成本,包括装卸成本、捡货成本、物流加工成本、补货成本、进货入库成本、验收成本;存货成本;运输成本;管理成本,包括订单处理成本、采购处理成本。

  2.物流成本构成的国际比较

  从表1中可发现,各国的运输成本都分布在40%以上,以美国的45%为最高,属于比重最高的项目。仓储作业成本以英国所占比重24%为最高,其余各国都分布在20%以上。各国的存货成本基本上不低于20%,尤以欧盟23%最高。而管理成本随各国的不同情况变动,除了英国达到20%以外均分布在10%左右。由此可见,物流企业应重点控制运输成本,同时加强仓储作业和存货成本的管理,也不可忽视管理成本的控制。




  注1:日本的物流成本统计获取不完整,不具可比性,不参与比较。

  3.物流成本管理理念的国际比较

  物流水平代表—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而物流管理理念体现了各个国家经济模式的差异。日本注重物流成本测算,英国致力于构筑综合性物流体制,美国则以物流机械的现代化作为物流管理的切入点。

  (1)日本:积淀了一套形之有效的成本物流管理学说。其成本核算涉及各个物流领域,包括供应物流、社内物流、销售物流、退货物流、废弃物流,考核办法严格具体到每一个项目,著名的“五大效果六要素”学说就是其典型代表。

  (2)美国:追求高度自动化。美国的物流机械自动化涉及对需求的预测、存货控制、物料搬运、订货处理以及厂址、仓库地点的选择、物资的采购、包装、退货处理和储存运输等方面。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是根据任务大小及其它制约条件,全面论证后再确定自动化项目的建设,并非盲目追求全自动化。

  (3)英国:树立综合物流体制综合性的物流理念。英国致力于全面规划物资的流通业务,强调为用户提供综合性服务,即不仅提供和联系铁路、公路、水运、空运等交通工具,而且提供出租仓库及其它的配套服务。

  基于降低物流成本的管理创新

  企业从第一利润源,到第二利润源,再到第三利润源的不断创新挖掘利润,使创新成了企业获利的关键所在,因此,降低物流成本与创新始终是分不开的。虽然物流成本的影响因素十分复杂,各种因素均会直接影响到物流成本高低,但物流管理创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及独特的运作模式,尤其在企业创建时期,物流管理创新已成为企业快速积累资金的捷径。

  一、企业物流管理创新

  1.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加强物流成本管理

  (1)采用新的物流管理方法,就是依靠运作驱动的方法,包括物流运作、资金运作及市场运作。这要求在物流的每个环节中,通过完善销售、采购网络,依靠先进的预测方法进行预测,尽量减小库存或实现零库存,提高物流运作速度,缩短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产品进入消费者手中的时间,加速资金运作,从而大大减小资金占用成本。从物流作业角度来看,要做好以下工作,要根据物流对象的物理特征、运输难易建立企业的物流活动一览表;要根据物流活动一览表制作企业的物流现状图,并分析物流现状;评价并确定合理的物流方案。

  (2)标准化物流作业。在物流标准化改造中,应按国际惯例和国家通行标准制定物流设施标准,规范物流设施和有关技术设备,对每个环节都实行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技术管理标准,并规范物流用语。物流标准化包括商品包装的规格化、系列化,物流信息的条码化,装卸、运输、储存作业的集装单元化,托盘、集装箱、卡车车厢尺寸的标准化等。此外,还要注意环境对物流标准化的制约以及物流标准化对环境的影响。



  (3)进行产业重组,整合物流供应链资源,这主要有三个途径:通过改造途径,优化运送模式。这要通过改组、改造传统批发企业、储运企业,建立单体物流中心或综合物流中心;利用联合途径,合理化物流通路。由企业之间联合建立物流中心,如中小零售企业联合投资兴建,实行配送共同化;也可以是系统或地区规划建设,达到本系统或本地区内企业的共同配送;或多个企业系统、地区联合共建,形成辐射全社会的配送网络;借助联合重组,优化物流资源。联合重组目前无规模、无效率的物流中心,使其向规模化的方向发展,从而获得规模效益。

  2.使用新的物流技术,健全物流信息系统

  一方面要建立整合性信息系统,开发物流信息资源,并运用从外部的pos、edi、eos、van到内部作业的rf、ht、as/rs及caps等新技术手段,降低物流成本。因此,物流信息化的关键,是要解决好物流信息资源的采集问题。这不仅要收集包括订货单、存货单、应付账、交易条款、用户情况等大量内部数据资料和信息,还要收集外部的供应链上各参与方的信息。此外,还要求在包括定货、采购、维修、服务、交易、存储、运输等各个环节,采用最新的信息技术,缩短运作的时间,减小运作成本。

  另一方面要建立数据仓库平台,支撑物流信息系统和决策系统。数据仓库应以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稳定的、不同时间的数据集合为主,要能有效地提供集成化和历史化的数据,支撑各种决策分析,以提高物流企业对市场的反应能力。此外,物流企业要加强机构的网络化建设,通过客户和供应商的信息共享,增加供应链的信息覆盖率,实时掌握供应链信息。

  二、树立新的物流管理理念,实现“双赢”目标

  树立新的管理理念,就是要树立客户需求至上的物流理念。这就要求制造商改变以前以规模效益为获得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的思想,建立适合于需求多样化的新的制造模式——大量订制化生产,在大量订制化生产的环境下,小批量生产甚至单件生产不仅可行,而且很经济。

  树立客户需求至上的理念的关键,是要处理好物流企业与用户的关系。这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要协调好物流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可通过利润分享、市场开拓和信息传递等手段,使两者形成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要合理布局物流企业的地理位置,为用户提供方便优质的服务。要构建物流企业与用户的信息网络设施。达到点与面的合理结合提高供应链之间网络化性能,保证物流企业与用户之间信息畅通,加快对市场的反应速度。要增加物流企业基础设施的合作投入,合理分摊费用,进而降低各自的物流成本。

  三、成本管理制度的创新

  1.拓宽物流成本的包含范围,反映物流实际成本

  物流成本的概念必须拓展,因为库存支出不仅仅是仓储的保管费用,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它所占有的库存资金成本,即库存占压资金的利息。理论上还应该考虑因库存期过长造成的商品贬值、报废等代价,尤其像电子、电器等产品周期短、竞争激烈的行业,商品的生命周期短,容易贬值。此外,物流成本中还应包含资金周转速度的内涵,才能真正反映物流实际成本。目前,中国现行的财务制度还很不适应这样的要求,应该逐步向国际接轨。

  2.以成本会计为基础,完善物流成本的分类

  物流成本的分类方式,有按物流领域、支付形态、物流功能、归属标的、成本性质及营运管理等标准划分。本文在合理利用现行成本会计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拓宽了一种典型的物流成本分类方法,归类为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日常费用等三大项。直接成本是为完成物流工作而引起的费用,运输、仓储、原料管理、订货处理以及库存的某些方面的直接费用,是能从传统的成本会计中提取出来的。间接成本,是难分割的,是作为一种物流运作的资源分配的结果,一般是在固定的基础上分摊的。间接成本和日常费用的归属方式是加入了会计师的猜测和估计。

  3.建立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分配制度,恰当分配物流成本



  虽然以成本核算中心为基础的传统会计方法仍是首选的核算技术,但其对物流成本的计算是不完全的,进而影响了物流合理化发展。因此应该导入作业基础成本制,将所有与完成物流功能有关的成本纳入以活动为基础的成本分类中,将间接成本和日常费用等资源成本正确地分摊到各类作业上,进而计算出物流服务的成本,作为成本控制的标准。有效的成本确定,首先要求对包括在一项分析框架中的特定费用做出确认;其次是要特别指出相对成本的时间维;最后,成本必须分配或分派给与评价相应行动相关的特定因素。

  总之,应当遵循,一项特殊的成本,除非它是置于物流组织管理控制下的,不应该分配给物流因素。此外,应该注意到由于成本分配的主观性,使同行业的企业所报告的物流费用差异较大,这种差异也许并不同物流运作的实际效率直接相关。

  四、政府政策导向创新

  在宏观方面实现全社会物流的合理化,这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改革物流体制,提高物流中心的社会化与专业化水平;二是合理规划与配置物流中心布局,协调物流各环节的相互关系;三是增加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物流手段。

  1.政府机构职能的创新,减少外部协调成本

  在发展物流产业中,政府的责任在于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标准制订和数据调研。从国外的一些经验来看,建议设立一个综合的协调机构,比如包括水陆空各运输部门、邮政、相关行业协会,建立一个办公对话机制,统筹调整国内物流的产业发展政策。改善交通运输环境,降低运输成本;政府要完善通讯及网路设施,开放通讯设备,降低信息处理成本。国内要开放无线电台给流通仓储业,准许使用高功率无线电;政府应放宽物流业进驻工业区的限制,降低物流中心的土地成本负担;政府及企业应共同推动物流  edi的建立,加强数据交换的协调功能;加快物流标准化革新进程,减少物流协调成本。物流作业过程中,相关的容器、栈板和货车的规格,亦严重影响物流成本与相关作业的进行,应将已建立的参考标准推广并鼓励使用标准化的容器、栈板和货车。

  2.物流规划要有所创新,避免规模不经济

  我国物流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物流规划应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第一,国家一级的物流规划,应当着重于以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基础网络为内容的物流基础平台规划,并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国策相吻合,包括合理布局不同线路,发挥具有更大效用的综合物流结点。第二,省、市一级的物流规划,应当侧重于地区物流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三个层次的物流结点以及综合物流园区的布局规划。第三,经济运行部门的物流规划,应当着重于物流本身的运行以及“物流支持营销”各项项目发展规划。第四,企业的物流规划,应当着重于“物流支持营销”的规划。第五,科技、教育,大型物流企业培育和发展规划,在物流科技、教育方面,要重视人才的作用,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制定物流标准体系,提高物流效率

  加强物流标准化工—-作,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和机构的大力支持,因而要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组织和引导作用。政府部门要构建物流标准体系,首先要对物流业已有的国内外物流标准状况进行调查,掌握最全面的第一手资料,参考国际、国外物流及相关标准,分析与描述现代物流系统典型工作流程,研究采购、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标准需求,再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和分类,进而形成中国现代物流标准的体系结构及标准体系表,作为现代物流标准研究和制定的总体规划和纲要,为物流标准规范体系的形成及物流企业的市场运作提供指导。建立标准体系表,最重要的是对系统的标准进行明确的恰当的层次结构划分,既可以站在物流大系统的角度从上而下进行考虑,还可以参考《物流术浯》等已有标准的分类方法,同时结合收集到的标准进行总结归纳,从下而上进行。



  总之,我国物流标准体系应该包括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中国现代物流标准体系框架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物流通用基础标准、分系统标准和单项标准。

  综上所述,可以归纳出:

  (1)从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运输成本是各国物流成本中比重最高的项目,仓储成本和存货成本次之,管理费用最小,因此,建议对物流成本的管理应重点控制运输成本,注意仓储作业和存货成本,也不可忽视管理成本。

  (2)现代企业的竞争优势在于创新,企业自身的情况、发展阶段不同,所采用的创新模式也不相同。

  (3)树立客户需求至上的物流理念,处理好物流企业和客户的关系,达成“双赢”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4)应该改革物流成本管理制度。物流成本不应仅包括库存支出,还要包含库存占用资金的利息以及因库存期长造成的商品贬值、报废等损失成本,建议导入作业基础成本制,将所有与完成物流功能有关的成本正确地分摊到各类作业上。

  (5)政府政策的正确导向对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