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构筑现代交通运输业未来

发布时间:2019-08-29 13:10:15


信息化,智能化已成为21世纪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方向。因此加快信息化发展步伐,将是新世纪交通运输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与国际接轨,提高行业竞争力所必需的。

  我国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的现状

  经过建国以来五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交通运输事业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仍是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基础设施及运输装备总体技术水平偏低,服务水平不高。主要表现为:

  ——交通基础设施信息化程度低,管理水平落后

  尤其是高速公路问题较为突出,由于机电系统发展滞后,标准不统一,收费、监控、通信系统缺乏成熟技术水平支撑,降低了高速公路应有的服务水平,而使事故率上升。全国现在已建成高速公路中还有30%左右的高速公路未铺设光纤或通信管道,需要二次投入加以改造,客观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运输装备技术水平低,功能不完善。

  一方面,运输经营未形成规模化、网络化,通信手段落后,车辆运用效率低;另一方面,运输场站设施简陋,功能单一,无法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站场服务。

  ——交通运输社会化服务水平低

  与社会公众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服务方式单一,面向社会的网络化的信息引导、信息服务体系尚未建立。

  新世纪我国交通运输业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为交通运输业的信息化创造了基础条件;经济的发展和运输需求的变化对交通基础条件和运输服务水平提出更高要求;交通运输行业自身的快速发展也需要信息化的科学管理。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信息化是交通运输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交通运输业是自然资源的主要消耗者,又对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有巨大影响,如何在满足运输需求的同时,使得这些消耗最低,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及人类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国外交通发展的经验教训可知,信息化是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交通运输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内容。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仍是我国今后一段时间的的发展重点

  今后一段时期,国家高速公路主干线、快速铁路、港口、航空港及城市道路、轨道交通、公共交通都将得到重点建设和发展。而信息化将使基础设施适应于社会经济生活信息化、产业结构服务化和产品结构高技术化的要求,更充分地发挥其作用。信息化、智能化交通已被列入了交通行业的十五规划之中,信息化将成为交通运输业在新世纪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动力了之一。

  ——加入wto将对交通运输业发展产生多种影响

  加入wto后,外资将进入客运、货运、车辆维修、车辆租赁以及物流业等,一方面会带来更多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推动我国交通运输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目前交通运输业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市场管理不强、运输服务“质次量大”,运输企业不具备竞争力,将面临巨大冲击。

  ——信息化是最大限度挖掘交通运输业潜力,实现产业升级的途径

  信息化时代通过信息网络的传递和处理,提供实时的出行信息和导航服务,可以有效地降低出行的时间,使人们出行更加便捷、舒适、,保证旅客安全,交通运输业要从过去静止的点到点的运输、转变为网络化、社会化的物流、最大限度挖掘交通运输业潜力,实现产业化的全面升级,就必须实现信息化。


  ——信息化将为交通运输业相关产业的综合发展创造契机,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

  以高速公路为例,由于高速公路网的逐步建成,高速公路沿线铺设的光缆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公用通信网络。国外实践证明,由多个部门、多条渠道联合投资,建立面向全社会的交通运输和出行信息服务网,形成沿路光缆网支持的通信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主要内容和实施方案

  ——交通运输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内容

  信息资源网络化:建立交通基础信息数据库,包括公路、车辆、船舶数据库等,初步形成面向社会的政府公众信息服务网。在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网建设的同时,按照同一建设原则,以认证服务、网络服务、质量监督服务和交通经济信息服务为突破口,逐步建立不同层次的、具有交通行业特点的、方便、及时、高效的公众信息服务系统,真正为行业用户和出行者提供优质服务。

  交通管理科学化:抓好网络环境下的不停车收费系统,高速公路监控系统、通信系统、事故紧急救援系统和车辆导航系统等建设,提高路网通行能力和利用效率,保证安全驾驶及事故快速处理。利用信息网络资源,实现频繁的信息交换和信息处理,进行实时、高效、科学的交通管理。

  运输活动智能化:以提高运输效率和质量、改善运输安全为目标,着重抓好客、货运输信息系统的建设,以此为龙头推动现代化物流业的发展,促进传统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型;抓紧“交通运输信息网络edi(一期)工程”和区域性客运售票系统的建设,并与货运信息系统的建设相结合,共同为实现公路、水路交通电子商务奠定基础。加速公路、水路交通智能运输体系的形成,以增强运输行业在国内外市场的整体竞争。

  ——实施方案

  我国交通运输业信息化的实施,必须在政府的统一协调指导下,采取必要的行政管理和技术政策手段,运用市场机制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一方面注重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另一方面,结合我国实际,加大交通科技投入力度。

  根据全球信息产业化和信息技术发展的总体趋势,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和当前的形势,交通信息化目前的重点发展方向应是提高公路基础设施的利用率和积极发展运输信息系统,加快智能运输系统的研究和开发,提高公路和水路运输行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适应于我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在实施沿路铺缆产业化的同时,建立和完善信息网和信息资源库,重点发展面向社会的交通运输信息服务,改善行业形象,提高行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并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技术方面则应以“交通数字地球”为方向,发展gis、gps 等信息系统,推进交通信息化上一个新的台阶。

  政策建议

  交通运输业信息化发展,需要节约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成立全国性组织协调机构

  要加强信息化的领导,把信息化工作列为交通工作重点来抓,做到机构、人员和经费三落实,做好总体规划和前期准备工作。交通运输业信息化的开发、研究和最终实施,必须依靠各行业的协作,各部门的配合、各级交通相关部门的积极参与,这与需要成立一个全国性协调组织进行统一组织协调和领导,并且国家对交通运输信息化应予以扶持,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以促进其快速发展。

  —加快标准规范及有关规章制度的制定工作

  交通运输信息网的建设没有完善的标准体系和规范,系统无法集成,信息无法流通和共享。为了保证信息系统的通用性和一致性,必须加快制定信息化重点项目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及规章制度,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同时充分参照国际、国内、相关行业标准规范,减少开发和建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以市场化的方式运作发展

  采用市场化、公司化的运作方式,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发挥产、学、研各自优势,合作开发,重视社会经济效益,使研究成果早日转化,通过市场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综合利用,以交通运输业信息化的效益来促进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鼓励交通信息服务的发展,按照适度超前和注重效益的原则,积极探索筹资途径,力求投资方式多元化,在投入产出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

  —交通运输业信息化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

  交通运输业信息化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是由众多关系密切而复杂的不同领域、不同功能的子系统,按不同层面综合集成而成,并且是一项长期工作,不可能以蹴而成。交通运输业的信息化的工程,既要考虑交通行业自我发展的可持续性和长期性,又必须作为全国信息工程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之紧密联系,不能截然分开.因此,信息系统必须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良好的兼容性、交互性和可扩展性,并讲求工作阶段的连续性。



  —加强交通信息技术科技人才的培养和交通信息技术的普及

  任何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人才是关键。目前交通行业内既懂信息技术又熟悉行业情况的专门人才不多,行业内计算机整体使用水平不高。因此加强队伍的建设应是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之一,要提供学习机会,创造学习环境,以提高技术人员的研发及开发能力,不断适应新技术发展的要求;重视对现有各级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进行交通信息采集和处理、计算机软件应用和系统工程方面培训,满足信息时代的要求。(完)

  作者:何刚 黄静兰 来源:交通信息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