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制贷款”如何找到通道

发布时间:2020-12-03 00:47:15






  最近,南京的各家银行不断接到一些改制单位负责人的咨询,问银行有没有为改制企业经营者持股相配套的贷款服务。许多银行很犯难,按目前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贷款通则》的规定,银行不能贷这个款。可目前在改制中,普遍鼓励企业管理层持股,有的企业负责人一下子要拿出上百万甚至更多的资金来,没有钱,这股权怎么买 不仅银行间相互打探,还有人经常给记者打电话,问有什么办法 “改制贷款”的空白折射出相关法规的滞后和融资手段的落后。

  据了解,,国有银行的信贷资金不得用于认购股权的投资。那么,能否请改制企业为经营者提供担保 但《担保法》规定,企业不得为自己的经营者提供个人担保。“改制贷款”找不到通道。就在大银行左顾右盼不知该怎么办的时候,有些小银行已悄悄地“只做不说”。南京一家股份制银行前不久用变通的办法,为一家改制国企的负责人办成了一笔1500万元的“改制贷款”。这家银行的负责同志介绍,在银行不能向国企经营者提供直接的股权贷款情况下,银行先与政府的信托投资公司合作,将这笔贷款以正常渠道放给信托投资公司。信托投资作为一个投资主体,他有自主经营权,在对改制企业的现状、经营者才能和企业未来作出全面评估后,认为自己能够控制风险的,可以自主向改制企业的经营层直接发放贷款。贷款期限内,经营者要把他的股权证抵押在信托投资公司。这种贷款一般年限为三年,三年到期后,可以部分还款或者办理展期手续。因为这种借款带有一种风险投资性质,当然利率要比银行贷款利率高,办这样的业务,信托公司会有一笔利息收入。他们用这种办法已经操作了好几单。最近手头正在做的是一笔近2000万元的经营者持股贷款。

  另有一些股份制银行也独辟蹊径,以政府鼓励的创业贷款名义操作,绕开政策禁区。一家银行的信贷处长解释说,国有企业的经营者从传统的体制内干部转变为风险与收益对等的市场经营主体,改制的过程也是国企的领导者从传统的干部向创业者的转型。我们既然能给下岗职工发放创业贷款,为什么不能给改制国企的经营者发放认购股权的创业贷款呢 当然,这中间要注意把关和风险控制,要有独立的担保公司的介入,帮助银行分散风险。

  一家省级银行的行长说,国企改制贷款尽管有诸多的“门槛”和禁区,但浙江银行业前几年就大张旗鼓地做了。杭州工行6000多万的经营者股权贷款,不到两年时间全部还清了。国企改制、国退民进是一次解放思想的变革,金融业要围绕经济和社会的热点进行金融创新。,《贷款通则》是上世纪80年代颁布的,许多条款已不适应急速变革的时代。“改制贷款”既对相关法规的改革完善提出了要求,又是对银行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的一个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