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次追加保证金9000万 中诚3信托产品深陷滨江集团
发布时间:2020-08-24 01:18:15
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风险巨大。
房地产新政令地产股近一个月内出现暴跌,这使得中诚信托的三只信托计划扎堆持有滨江集团(002244.SZ)浮出水面。
数据显示,三只信托计划合计持有5073.17万股滨江集团,约占
上市公司流通盘的17.29%。这成为影响该股此后相当时间内股价的重要因素。
根据滨江集团2009年第三季度至今披露的数据,中诚信托下属中诚·滨江优得、优享和优利三只
证券投资集合信托,分别持有其1611.39万股、1661.79万股和1799.99万股。
但机构的身份未能阻止该股一路下跌。上述三家信托计划持有滨江集团以来,获得认购信托资金的一般受益人,就屡次被迫追加
保证金以保证不被止损清盘。
根据中诚信托公布的一季度管理报告,截至今年3月31日,优得、优享和优利三只信托计划的一般受益人合计追加保证金达5695.5318万元.
而记者了解的数据显示,在滨江集团暴跌的4月份,上述受益人先后两次合计追加3662.17万元保证金,保证金金额累计达9357.7亿元。
截至6日收盘,滨江集团收报9.62元,中诚信托下属三只信托计划的财产价值合计缩水超过30%。
这已经跌破4月30日拟定的最低10.02元的止损价,对于三只产品受益人而言,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再次追加保证金,二是出售股票。
35次追加保证金避免清盘
中诚信托披露的数据显示,优得、优享和优利三只证券投资集合信托分别成立于2009年6月30日、7月2日和7月3日。
若将三只集合计划持股数和深交所2009年6月30日至7月6日公布的9宗大宗交易对应来看,不难发现其建仓过程。
2009年6月30日和7月3日,优得和优利两个产品在成立当日分别以每股15.7元和17.79元买入1611.4万股和1800万股,耗费资金和各自集合计划认购资金相差无几。
去年7月2日成立的中诚优享计划则分两次建仓:先是成立当日以16.3元通过大宗交易迈入1280万股;按滨江集团披露,优享计划合计持有1611.39万股,剩余部分381.79万股和7月6日成交一笔381.8万股的大宗交易相吻合,成交价为17.69元/股。
然而,记者发现如果一切顺利成长,那么优享计划两次买入合计使用资金27618.04万元,和其认购资金22634万元存在5000万元左右差额。对此,优享计划并没有做出解释。
事实上,从优享计划公布的去年第3、4季度和今年第1季度管理报告看,该计划实际仅持有滨江集团1379.29万股。
以去年12月31日为例,优享计划的信托计划财产合计约19951.03万元,其中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38067.69元,第三方负债111015.11元,股票市值约19958.3263万元,对应截至当日滨江集团股价14.47元,其持有滨江集团1379.29万股。以上数据同样适用于中诚信托今年4月30日公布的最新数据。
这意味着,成立之初首次买入1280万股之后,优享计划第二次仅买入99.29万股,而去年7月6日成交的381.8万股大宗交易中的其他282.5万股,并没有进入优享计划账户之中,可是滨江集团此后的三次定期报告,却隐藏了上述事实。
随着中诚信托三只计划合计买入4790万股滨江集团,该股便一路下跌,通过上述三只信托计划获得4亿元认购现金的一般受益人,被迫开始追加保证金。
及至去年8月19日,建仓成本较高的优利计划因逼近止损价,要求一般受益人追加保证金,此后两周,三只信托计划合计被要求5次追加保证金超过8000万元,其中半数来自于建仓成本较高的优利计划的需求。
虽然滨江集团股价去年11月出现小幅反弹,但之后仍一路下跌,保证金累计金额越来越大。
记者获得的一份材料显示,截至今年5月5日,三只信托的一般受益人合计被要求35次追加保证金,其中优得计划和优享计划分别为8次和11次,优利计划则高达16次。
资料记载,两次集中追加保证金的时间段分别为今年1月初至2月初和4月下旬。
其中,今年1月5日-2月8日,一般受益人被迫追加15次保证金,合计约4819.18万元。同期,滨江集团从14.08元跌至12.04元。
随着4月份针对房地产的宏观政策出台,房地产板块大幅跳水,难逃厄运的滨江集团当月下跌17.23%。
为满足信托计划中止损价格下调的要求,4月下旬,一般受益人被迫给三只产品分别两次追加保证金,合计6次追加保证金约3662.17万元。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5日,优得、优享和优利三只产品合计追加保证金达9357.7亿元。
与之相应,优得、优享和优利三只产品的标的股票止损价格也被分别下调至10.04元、10.02元和10.03元。
5月4日,由于两个机构席位抛售合计2450万元市值的筹码,滨江集团跌停;5日,滨江集团低开低走,盘中跌破三个计划的止损价,但下午受地产股反弹影响翻红,收报10.22元。
5日下午,记者致电中诚信托时,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虽然盘中跌破,但止损价格以收盘价格为准,因此不受影响”。
对方同时表示,由于“目前账户里面有不少现金,因此不需要止损;目前没有需要披露的其他信息”。
但当记者追问这些“现金”是否是追加的保证金还是止损套现时,对方仅透露,“增加现金有很多种办法”,便挂断电话。
信托持股背后是谁?
应当承认,将股票受益权通过发行信托的方式进行
融资并不鲜见。
去年,热衷于
法人股
投资的刘益谦曾向本报记者解释过他的操作路径,即将参与增发获得的3500万股首开股份
质押给信托公司,然后通过信托计划重新回笼近2/3的资金,再次参与其他部分增发计划,这样可以相应提高资金效率,大概能够放大至原先的3倍。
由于刘益谦控制的新理益集团曾出现在滨江集团股东之中,而且恰好在去年6月初获得解禁,因此,市场普遍猜测中诚信托上述三只产品和其相关。
资料显示,2007年3月,新理益集团和被市场默认为相关公司的汉晟信投资,及另外两家法人股股东参与了滨江集团上市前的最后一轮增发。其中,新理益集团和汉晟信投资以每股4.9元各认购1000万股和2295.4万股,出资额分别为4900万元和11247.46万元。
截至去年6月1日,4家上市前进入滨江集团的法人股股东持股解禁。由于期间进行两次送股,新理益集团和汉晟信投资的持股分别变成2600万股和5968.04万股,另两个法人股股东江苏新业科技和深圳新九思人实业的持股,也分别变为1196万股和635.96万股。
去年6月12日至9月9日,滨江集团频繁出现大宗交易,合计成交超过7000万股;当然,其中包括中诚信托下属优得、优享和优利三只产品的建仓部分约5000万股。
由于此前机构持有滨江集团均在1000万股以内,因此,大致可以推断大宗交易成交的7000万股大额筹码很可能源于四家解禁的法人结构。
滨江集团财报显示,截至去年6月底,上述四家法人机构除江苏新业科技印染持有781.6万股外,其他三家身影均已从十大流通股股东行列中消失。
如果说深圳新九思人实业是因持股量(635.96万股)较少而没有出现在十大流通股股东行列,那么新理益集团和汉晟信投资合计超过8500万股的筹码至少抛售出7000万股(持股量均少于第十大股东持有的719.73万股,而从前十大股东中消失)。
对于深交所披露的滨江集团2009年6月份成交的大宗交易,除中诚信托下属优得计划买入的1611.39万元外,6月12日-24日成交2077.4万股,这意味着如果信息披露完全,其他部分筹码将从二级市场抛出。
从上述大宗交易的席位看,6月12日成交的1820万股均从东北证券上海世纪大道营业部抛出,很可能来自于新理益集团和汉晟信投资其中一方。
而去年6月17日-24日的4笔成交和7月10日-9月2日的5笔成交,也均从银河证券南京上海路营业部卖出,因此,大致判断这部分合计547.4万股筹码可能来自于同一持有人,但具体不详。
值得一提的是,后5笔成交中筹码抛售部分和中诚信托下属信托计划追加保证金的节奏惊人的巧合。
如去年8月26日,以每股12.11元抛出50万股套现605.5万元,而优享计划同一天完成追加保证金593.09万元的动作。
与此同时,由于江苏新业科技和深圳新九思人实业两个法人股股东合计仅持有滨江集团1831.96万股,这和中诚信托持有约5000万股的筹码相去甚远,因此可以推断,这部分筹码中至少超过半数来自于新理益集团和汉晟信投资。
而接盘方,也就是获得认购三只产品合计8亿元资金的优先受益人(4亿元)和一般受益人(4亿元)具体不详。
从这个角度说,新理益和汉晟信投资抛售出来的筹码不排除依然是关联方接盘的可能,毕竟刘益谦和中诚信托有过合作,其曾将3500万股首开股份增发股质押给后者。
“和刘益谦的操作模式不同的是,刘一般是将处于限售期的增发股份质押给信托公司,质押价格在市价基础上适当打折,如果质押股票跌破双方设定的止损价,质押方需要追加保证金,及至信托计划中止,质押方可将已过限售期的解禁股份抛出归还信托本金和相应比例受益。”上海一家信托公司人士向记者解释,“这样做的一个前提是限售股份无法流通,刘通过信托计划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
“不同的是,目前,中诚信托三只信托计划的受益人将已获得流通权的股份质押信托公司,如果不是资金处于周转过程之中无法抽回,完全可以选择将股票从市场中卖出;况且如今融资融券大门已经打开,只不过滨江集团还没有进入融券的标的名单之中而已。”上述信托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