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托为代表的人民币理财走上前台

发布时间:2021-03-10 01:37:15


新闻名词
什么是人民币理财产品?
我市出现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实际上是一种结构性理财产品,和现在的不少外汇理财产品的性质基本相同。银行将储户手中的闲钱集中起来,分别投向不同的理财渠道,从而产生高于定期存款利息的收益。据悉,目前我市该类产品的理财渠道,主要是信托和定期储蓄的组合,即按照一定的比例,分别用于购买专门的信托产品和定期储蓄,合理分散投资风险。
由于该产品刚刚问世,为了吸引储户,银行一般都利用自身的信用对信托部分的风险进行担保
一块馅饼掉到了银行储户的头上——这块馅饼就是我市兴业、深发展和光大三家银行新近推出的人民币理财产品。
一年期人民币定期储蓄利息为1.98%,扣除利息税后仅1.584%,而此类人民币理财产品,年收益率(扣除利息税后)最低的都有3%,高的在3.2%以上,比同期银行储蓄利息翻了一番。
据悉,包括国庆节在内的仅仅半个月时间,这三家银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不声不响就销售了近两个亿,而记者了解到,到今年底,三家银行的任务总量才8个亿,“按这样的销售速度,11月初就可能达到预计销售量”,某银行有关负责人介绍。
高收益从何而来
“较高的收益来源于银行和信托公司联手定做的信托产品”,某银行个人业务部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总告诉记者。据悉,我市三家银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都是采取的这种方式,而且都是和重庆国际信托公司进行的合作。
那么,这是种什么样的信托产品呢?其收益是怎样得到保证的呢?虽然三家银行的有关负责人对此都三缄其口,但经多方了解,记者终于揭开了谜底:据有关人士透露,该信托计划是一种“回购式信贷资产转让信托计划”——即银行将其目前尚未到期的部分优质信贷业务转让给信托公司,而信托公司则利用投资者的闲钱买进这部分信贷业务,同时,信托公司和银行签订回购协议,一年后银行溢价回购这部分信贷资产,溢价部分就形成了信托计划的收益。而不同的银行,溢价也有所区别,在三家银行中,兴业是溢价4.8%回购,光大和深发展都是溢价4.5%。
银行的算盘
将信贷资产转让给信托,一年后又溢价回购,看上去银行绕了一个大圈子。但是,据业界人士介绍,这里面大有奥妙:首先,对银行而言,将未到期的信贷资产转让给信托公司,就提前收回了贷款资金,虽然贷款利息要交一部分出去,但是,就按目前5.31%的基准贷款利率计算,扣除4.5%的溢价,银行仍有利润,而提前收回的资金又可以继续放贷。对投资人而言,则分享了银行的信贷收益,“更重要的是,在提前收回信贷资金的同时,又为客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人民币理财产品”,该业内人士说,“最终形成双赢结果。”
为什么是3%
既然信托计划的收益是4.8%和4.5%,那为什么到客户手里就成了3%左右?据悉,这是因为在客户购买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中,只有一半左右的资金被用于购买信托计划,其余的一半仍然用于一年期定期储蓄。“主要因为这个产品是首创,国内还没有先例,而按照信托法的规定,客户要自行承担信托产品的投资风险,”某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虽然银行对该产品的信托投资部分进行了担保,但是考虑到客户的心理承受能力,我们在设计产品时,就安排了一半左右的资金为最稳妥的定期存款。这样,该理财产品的收益实际上就是信托收益加上定期存款的利息。”
因此,由于不同银行的信托收益不同,再加上匹配的定期存款期限不同,就形成了三家银行理财产品的不同收益特点。如兴业银行的信托收益最高,达到4.8%,而深发展的信托收益虽然只有4.5%,但是从该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的结构看,用于信托部分的资金略大于定期存款部分,因此总的收益仍然不低。而光大银行的产品特点则在于其申购起点低,仅2万元,兴业、深发展则都在10万元左右,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收益略低的缺陷。
不过,我市某国有商业银行个人业务负责人则认为,这种理财产品的核心利益点在其信托部分,“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他说,“既然分享了银行的信贷收益,为银行提升储蓄量作点贡献也是其中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