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买后推 私募大佬遭研究员“暗算”

发布时间:2019-08-05 17:59:15


内幕交易,一直以来被称为证券市场的“毒瘤”,让广大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散户深受其害。在私募以惊人速度扩张时,研究员“老鼠仓”问题也被暴露在日光之下。

近日,、、、预防腐败局共同起草的 。文件明确表示:“抓紧开展一次依法打击和防控内幕交易专项检查,查办一批典型案件并公开曝光,震慑犯罪分子。”在严打下,近来,私募基金经理涉嫌“老鼠仓”被抓等传闻频出。“老鼠仓”在私募怎么发生的?私募公司又有怎样的应对方法?记者进行了调查

私募业 求贤若渴,扩张惊人

全国私募公司已超200家,从业人员超过3000人,每家投研人员平均7人左右,最多的有20多人。

近年来,阳光私募正以惊人速度扩张,一些上规模的阳光私募管理资产规模已不亚于一些公募。从小打小闹到动辄上十亿资产,对私募管理能力提出了巨大挑战。“以前几千万的规模,重仓的也就几只,一个人都看得过来,但现在规模上去了,又要分心在市场、客户上,研究支持方面一个人很难跟得上去。”深圳某阳光私募老总刘先生告诉记者。

在这种情况下,不少一线私募不惜重金打造研究团队,不惜请猎头到券商、公募挖角;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的私募,也会下血本研究某些看好的行业。在私募壮大的同时,私募研究群体也在壮大。据好买基金网的统计,国内资产管理规模在10亿元以上的私募公司有数十家,这个规模的私募投研团队基本在10人以上。

经常参加调研活动的深圳太和投资总监王亮告诉记者:“最近参加了很多券商组织的调研,发现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参与调研的私募队伍越来越庞大,一般占到整个队伍的三分之一,有时甚至更多,而且上市公司很重视私募。”

“随着私募管理资产规模膨胀,私募有更多财力去吸引一些优秀研究员。另外,这些人员加入私募后,由于少了约束,买卖股票更加自由。”一位研究员告诉记者。

大佬们 “头大”了,竟然也被暗算

私募“老鼠仓”典型模式研究员先买股票再向自己公司“推荐”。

由于私募研究员不受法律约束,所以自己先买股票再向公司推荐的 “老鼠仓”模式,让越来越倚重研究员的私募大佬们十分头疼。

“某次调研一个中小板公司,一个小有名气的私募研究员与我邻座,当时董事长说四季度销售很好,话还没说完,我就看到他现场下单买进去了,然后转过头跟我说:‘这次有新东西,晚上回去熬夜把报告写了,明天一早向老板推荐入库,你的报告什么时候能出?’”某知名分析师在给记者讲起这段见闻时依旧大笑不止。

不少阳光私募经理告诉记者,规模较小的公司较少有上述问题,因为大部分股票都是私募经理一人拍板,即使有研究员也多为摆设之用。但规模较大的一些私募,研究团队相当完善,反而会出现“老鼠仓”问题,甚至有私募大佬就坦言曾遭研究员暗算。“有一个研究员以前做了很多年公募,我看经验丰富就聘了他。开始,他写的报告逻辑非常清楚,一开始推了不少好股,但10月份连续几次推创业板股票,我就觉得不对。”来自深圳的某阳光私募董事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讲起了他的遭遇。

据他说:“我们内部有很多风控措施,加上交易所窗口指导,一般买创业板的票,当天涨幅超过6%,内部规定就不能再继续买。这个研究员早上推荐入库的股票,有时当天下午就会买,有好几次都是涨幅快到6%的时候,盘口就突然涌出卖单,有时甚至一下砸好几个点。后来发现,这些股票全是这位研究员推的,有时候1个交易日买不够量,他甚至还做起了波段,今天高位卖了,下面接回来。”

老鼠仓 私募应对各有高招

有的公司明确研究员不准买卖股票,有的要求研究员上报自己账户交易情况。

由于没有有效的法律约束,所以私募出现“老鼠仓”也就不足为奇。针对这些行为,各私募有何高招?

合赢投资总经理曾昭雄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所在公司内控非常严格,规定不论买入卖出,必须是公司信托产品先操作。


有类似规定的公司还有不少。深圳一家公募派私募明确规定了买卖股票流程:任何买卖股票行为,必须是信托产品先进行,其次是单账户的其他客户,然后是公司注册资本的自营盘,最后买入或者卖出的才是推荐股票的研究员、交易员或者是基金经理。调查中记者发现,有的私募内部要求跟券商、公募一样严格,明确要求研究员不能进行股票买卖。还有私募要求公司员工必须上报自己账户以及亲人账户持仓、交易情况。

有些私募则明确规定,研究员不能买卖自己推荐的股票,以及自己所研究行业的股票,但其他行业股票则不受限制。但不少市场派出身的私募则不以为然。他们认为,研究员是否提前“潜伏”无关紧要,不足以影响到投资决策,不会构成实质性影响。甚至有私募投研总监更是认为,这算是一种变相的福利。但他同时指出,“既然研究员自己都买了,怕什么呢?只要公司推荐得好,研究员‘老鼠仓’不会有任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