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行业瓶颈期待私募鲇鱼破局

发布时间:2020-09-15 18:17:15


第二届阳光私募“金牛奖”评选的走访调研今日正式开始,调研的对象既有景林、尚雅这些首届阳光私募金牛奖得主,也有泽熙投资、理成资产等一批私募新锐。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旗下产品投资业绩较好,吸引了众多眼球。毋庸讳言,阳光私募基金近年来的大发展,已经对公募基金形成很大冲击。

  相比去年底的走访,我们在数据统计中发现了两个新特点。一是阳光私募基金的数量迅速增加。2010年以来,阳光私募基金的设立总体呈现逐月加速的态势,平均每月发行产品22只以上。另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通过信托平台发行的非结构化证券投资类私募基金已达到700只以上,整体数量已与公募基金不相上下,当然规模比起公募基金还是相去甚远。二是2010年的投资业绩相差非常大。阳光私募基金的名列前茅者年涨幅超过40%,而排名靠后者甚至亏损了20%以上。

  这两个特点深刻地说明,对于数量庞大、良莠不齐的阳光私募基金进行全面评价是多么的重要,否则众多投资者根本就无从选择。我们希望阳光私募“金牛奖”这样的评价和评选,会为投资者选出一批投研实力真正可靠、有投资理念的阳光私募基金。

  另外,阳光私募基金这样的大发展,更凸显公募基金发展十二年之后,正进入瓶颈之局。也许这样的瓶颈之局,正需要阳光私募基金这样有活力的鲇鱼来冲击。

  一些优秀阳光私募越来越向公募基金看齐,这不仅体现在投研队伍建设、注重投研管理的制度化和流程化,甚至其风控管理比公募更严。如某阳光私募的办公电脑不装交易系统,也不允许投研人员上班带个人电脑。他们与公募基金在高端客户群体上也形成了强烈竞争,公募基金最大营销渠道银行,已经对这些阳光私募基金打开了大门,公、私募基金的同台竞技已白热化。

  但想想,这不是件好事吗?阳光私募的崛起,逼着公募基金不断提高投研实力,想方设法留住高素质的投研人才,在投资方法上更加灵活,否则公募基金的高端业务必然会萎缩。这样的高压之下,公募基金提升投研实力的动力显而易见。这样的结果其实已经出现,不少基金公司开始倾向采取绝对收益策略,正是其中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