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院定义“非法集资”“地下私募”处身雷区

发布时间:2020-11-06 02:00:15


日前,。业内人士预计,《解释》中关于私募行业“委托理财”的相关规定将对私募行业带来一轮全面洗牌,更多私募资产将被迫阳光化。

  “地下私募”影响最大

  北京问天律师事务所张远忠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根据《解释》,除“亲友或单位内部”外,以“委托理财的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只要符合解释中第一条第一款的规定即“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就将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定罪处罚”。

  据记者了解,除了数家所谓的合伙制私募基金外,目前私募基金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信托方式发行、由私募机构担任投资顾问的所谓“阳光私募”。张远忠认为,,不包含在“非法集资”的概念中;而另一种则是活跃在地下、俗称为“地下私募”群体。张远忠预计,它将成为《解释》实施后被“定性”的主要对象。

  据悉,“地下私募”群体均采用传统的“委托理财”方式,其与客户间存在契约关系,但这种契约关系却未得到国家任何部门的审批或承认。张远忠认为,一旦“地下私募”投资发生亏损,客户与管理人出现纠纷,两者之间所谓的“亲友”关系就很难认定。若客户告上法庭,。

  值得注意的是,《解释》对此类行为追究刑事责任的门槛极低。根据《解释》表述,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各类情形包括: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30人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150人以上的;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

  张远忠认为,这在目前的“委托市场”中,上述的“定刑”门槛已囊括大部分“地下私募”。

  涉及巨额资金

  那么,上述“地下私募”委托理财涉及多大规模的资金?业内普遍有这样的共识——这类“地下私募”资产管理规模可能有数千亿。与之相对的是,据山东信托总经理相开进预计,采取信托模式发行的“阳光私募”产品规模只有1500亿左右。

  这种说法并非空穴来风。深圳某私募人士对记者表示,即便是“阳光私募”,还往往会保留一部分以“地下私募”方式管理的资金。据称,在阳光私募业界目前仍存在一种非信托型“专户理财”资产,其实质就是为大客户服务的“委托理财”。这部分资金在省去信托手续费等渠道成本外,还因操作个人账户更具隐秘性,。

  据上述人士估计,目前由阳光私募管理下的信托资产与专户资产的比例可能约为4:1,以目前阳光私募1500亿的信托规模计算,专户资产将近300亿。《解释》出台必然加速“地下私募”阳光化进程,更多私募资产将浮上水面。

  PE也触雷

  除投资二级市场为主的私募基金外,。

  不同形式的PE,。,外商投资创投型PE,而银监会掌握着信托型PE的管辖权。,。

  其中,红鼎创投董事长刘晓人、汇乐集团董事长黄浩就是因为涉嫌非法集资被立案处理,但案件至今尚未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