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财商:踏实比追逐更幸福

发布时间:2019-08-17 09:49:15


经济的哲学,不等于就是赚钱的哲学。经济学中的很多道理,只不过让人更加了解社会,了解人生,能够客观地看待世界、正确地对待人生而已。幸福生活,当然需要经济智慧,但绝不是投机取巧。盲目效仿巴菲特,以开发财商为名,让我们的孩子也小小年纪就开始买股票、做生意,那是要贻害一代人的。主持人:本报记者 支玲琳嘉宾:梁小民 (清华大学EMBA特聘教授)支玲琳:在这个财富数字涨跌瞬息万变的年代,财商似乎正成为一种稀缺资源。正如此,网上 “月入2000元,教你吃得健康,兼顾交友和学习,还有每月500元富余”的热帖才会大受追捧,来路不明的 “理财帝”被人盲目追崇;正如此,有人急于要从 《人人都能成为有钱人》里寻找发财秘籍,从股评家嘴里掏出消息;正如此,有人迫不及待要向六岁就买股票的巴菲特学习,“财商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似乎,只要修炼财商,就能打开财富之门。对此,您怎么看?梁小民:过去计划经济年代,收入水平低下,所以人们太注重节流,而无暇顾及开源。现在刚好倒了过来,老百姓 “我为财狂”,对个人理财的关注是空前高涨。不过我个人认为,理财还是有层次之分的,真正意义上的投资理财概念,主要还是针对富裕群体。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其实既不存在投资的问题,也不存在保值增值的问题,而是怎样更有效地把钱花出去。作为一般人,最好的理财方式,还是投资自己。不管收入多少,都要在学习上投入,提升自我能力。然后,随着赚钱能力的提升,自然会获得更多的收入和财富,否则就只能原地踏步。哪怕月入仅有2000元,也要兼顾交友和学习,而不是把有限的钱一股脑拿去投资。 “理财帝”告诉大家的,其实就是这个道理。像先前有些人看到股市火了,哪怕抵押房产也要搏一把的心理,全然不是理财意识的体现。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理财也是同样的道理。“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是现在非常流行的一句话。但是作为普通百姓,完全没有必要过分追逐投资的专业知识和理财技巧。因为在某种程度上,一个人在经济上是否成功与专业知识和技巧甚至毫无关系。当年的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拥有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联储副主席、前副财长这样的“梦幻组合”,不还是在波谲云诡的资本市场难逃灭顶之灾。经济学学得好,赔钱者大有人在;没有学过专业经济知识,却能依凭直觉,无往不利者也不乏其人。比如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企业家,里面有多少是专门跟人学过理财、创业的呢?比尔·盖茨在清华大学演讲的时候特别强调,我退学去创业,这是一个特例,你们绝对不能去模仿。言外之意,个人禀赋不同。盲目效仿巴菲特,以开发财商为名,让我们的孩子也小小年纪就开始买股票、做生意,那是要贻害一代人的。支玲琳:财商往往取决于天赋。复杂的、理论化的经济学,尚可以通过学习掌握。但是现实情况千变万化的 “理财学”,恐怕靠学是学不来的。可以这么理解吗?梁小民:计划经济年代,大家不用关心经济学。但是到了攸关个人利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要在新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去,就必须掌握在市场中生存的经济哲学。但是,经济的哲学,不等于就是赚钱的哲学。经济学中的很多道理,只不过让人更加了解社会,了解人生,能够客观地看待世界、正确地对待人生而已。支玲琳:不过作为世界上最会赚钱的民族,据说犹太人的财商教育是从小抓起的。同样的,还有石油大亨洛克菲勒,从小靠给父亲做“雇工”挣零花钱。如此“零花钱”教育,也一直延续到后代。这又给我们当下时髦的财商教育带来了怎样的启示呢?梁小民:这些典故传到我们这里,往往被断章取义了。洛克菲勒的“零花钱“教育,其实并非意在开发子女财商,而是要培养他们勤俭的品性。他尽管富甲天下,仍不忘时时提醒子女,不能在金钱上放任,要明白财富的价值。然而,今天洛氏的“零花钱”家训竟然会被引为培养孩子的“金钱观”、财商教育的样板,或许是他老人家始料未及的。那些人以为依样画葫芦,今后孩子长大也能像洛克菲勒后代一样出息有为,殊不知却让孩子从小就学会了斤斤计较,钻到了钱眼里。结果是,没有金钱刺激,孩子就不干活。这真是天大的误解。至于犹太人的“赚钱哲学”,更是误会。犹太人最最信奉的不是财富,恰恰是知识。在犹太人的传统观念里,知识是最可靠的财富,是“唯一可以随身携带而且终身享用不尽的财产”,“是一条能给选择者以荣耀和他人赞誉的道路”。正是因为对知识的重视,正是有着一种坚韧的民族精神,最终才为他们带来了财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我们现在有些人急于想摆脱自身的困境,却不把注意力放在提升自我能力上,而是把希望寄托在像富商大亨一样思考,找到快速发财的机会上。幸福生活,当然需要经济智慧,但绝不是投机取巧。支玲琳:但经济学家们已经无数次告诫国人,在低利率时代,存钱可能 “越存越穷”。中国人传统的理财观念——储蓄是美德,正饱受挑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有限的个人资产不去跟风理财,又该如何作为呢?
梁小民:我们不能说这句话今天已经过时了。作为普通人,无论货币贬值与否,还是得手上 “有点余粮”,以应付不时之需,不可能一下转成美国式的超前消费方式。就连西方经济学家凯恩斯也说,货币满足人们的一种预防动机,也叫谨慎动机。我们不要光借鉴、学习西方国家的观念、经验,就忘了我们和西方社会制度的差别,毕竟两者的社会性质、发展程度都不相同。当然,我们完全可以理解现在人们对于财富的心理焦灼,每个国家的转型期都是如此。当年的美国、欧洲国家,也都是这样走过来的。回头看当年英国的那些古典批判主义小说,写的都是形形色色人等为了金钱不顾一切、不择手段;美国呢,一开始就是一个暴发户的面孔。我们这个社会现在的名利心是重了一些,不过这也是转型期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