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实践中MBO的几个认识问题
发布时间:2019-08-17 13:32:15
,始终有一个无法回避的核心问题和难点问题,就是产权与产权制度,也就是一直在探索有人或机构对国有资产真正负责的制度安排。以产权清晰为主要内容的产权制度改革,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和体制前提。为此?必须改革企业的产权制度,将大多数企业由单一的产权改为多元的产权结构,形成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而MBO现在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也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转制和明晰产权的现实选择。要认识到,实施MBO,重在探索产权多元化的新途经,真正形成出资人到位下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重在落实贯彻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着力探索各类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收益分配的有效方式;可以促进国有资产出资人到位,加快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新体制的建立;可以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简政放权、减税让利、“利改税”、承包制、股份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多个阶段,,始终有一个无法回避的核心问题和难点问题,就是产权与产权制度,也就是一直在探索有人或机构对国有资产真正负责的制度安排。
产权界定了出资人的权益,产权制度的安排和变化会影响出资人、经营者和生产者的行为,是影响效率的体制关键。企业改革的历程实际上就是产权制度逐渐改革的历程,产权制度改革首先是从企业产权的界定和重新划分开始的,进而延伸到企业的财产组织制度、管理体制、治理结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等方面。改革也从关注个别企业,转向关注如何从整体上提高国有资产的效益、优化配置国有资产。总结20多年企业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做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而以产权清晰为主要内容的产权制度改革,又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和体制前提。为此必须改革企业的产权制度,将大多数企业由单一的产权改为多元的产权结构,形成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
现在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的MBO(管理层收购),就是在改革实践中力图突破单一产权结构,改变一股独大的一种新探索,也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转制和明晰产权的现实选择。MBO是舶来品,但在我国现阶段探索MBO,有着特殊的意义。据权威机构2002年的调查,在深沪两市1000多家上市公司中,有100多家上市公司正在积极准备MBO方案。综合分析这些准备试行MBO的企业,盘活存量资产,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形成经营管理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企业实施MBO的一个重要动因。这与国外在产权清晰的前提下,MBO主要是为了降低代理成本、重组整合企业和防止恶意收购有很大的不同。
MBO的实质是进行产权交易,国企实施MBO实际上就是向管理层售让国有产权。这是国有经济推进战略性调整,实现国有资本在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的一种新探索。
(一)实施MBO,重在探索产权多元化的新途经,真正形成出资人到位下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要增强企业的活力,必须建立起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这只有在产权主体多元化的情况下才可能实现。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争论要不要进行产权多元化的改革,而是如何进行产权多元化。必须勇于实践、大胆探索,采取多种形式加快国有产权在一般竞争性领域的规范退出。外资、民间资本并购、管理层或职工收购等等,都是实现产权多元化的有效途径。试行MBO,为促进国有资产出资人到位,强化企业经营管理者激励和约束,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为实现国有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拓宽民间资本的投资渠道,推动整个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二)实施MBO,重在落实贯彻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着力探索各类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收益分配的有效方式。、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第一次明确了管理作为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在实践中,管理、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贡献,很难像一般简单劳动那样直接计量,确定它们是不容易的。因此,如何使企业经营管理者获得足够的报酬激励,一直是理论和实践上的一个难题。年薪制、持股制、期权制都是实现经营者激励和约束的有效手段。实践证明,通过实施MBO,使企业经营管理者拥有企业的股份,享有企业的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将经营管理者的报酬与企业绩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等于间接地衡量了经营管理者的贡献,能够有效调动经营管理者释放企业家才能的积极性,是贯彻管理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对经营管理者复杂劳动的承认和尊重。
(三)实施MBO,可以促进国有资产出资人到位,加快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新体制的建立。:“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基础设施和重要自然资源等,。其他国有资产由地方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市(地)两级地方政府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
,为实施MBO创造了有利环境。一方面,在旧体制下,国有资产出资人缺位,管理层收购或者找不到“东家”,或者遇到太多的国有资产代表,使得交易费用大大增加,国有产权的转让难以有效实施。这时的管理层收购往往是不规范的,也容易出现问题而招人诟病、中途夭折。而在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组建和出资人职责的履行,将解决国有企业出资人缺位的问题,“东家”很清楚,这就为包括MBO在内的国有产权交易,解决了深层次的体制障碍。特别是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赋予了地方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的权利与义务,使得省、市(地级)两级地方政府有了相应的资产处置权,将大大减少经营管理层收购的费用成本,提高经营管理层收购的成功率。
另一方面,,除了极少数企业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外,其他企业都要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将促使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进入实质性的操作阶段,加快国有资本有进有退的步伐。在一般竞争性领域,国有股权完全可以退出控股地位,甚至全部退出,这无疑为国有企业实施MBO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四)实施MBO,可以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施MBO,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一个目前比较敏感的问题,就是所谓“私有化”问题。虽然,改革20多年,我们在所有制问题的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相当一部分人的公有制情结仍然挥之不去,,国家所有制还受到一些人的偏爱。搞MBO、搞产权改革就等于私有化、等于国有资产流失的论调,无论对出让方,还是受让方,都是一个使方方面面裹足不前的现实压力。
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的精神上,深入领会“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改革方针。深刻领会和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的“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改革要求。
目前,我国国有资产广泛地分布于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在一般竞争性领域仍然配置了大量国有资产,而在一些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关键性领域中,国有资本由于分散配置,没有发挥应有的优势。中国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03年中国企业发展报告》显示,2001年,在17.4万户国有企业中,垄断性行业国有企业资产占29.8%,竞争性行业占57.2%,公益性及其他行业占13%,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调整的任务仍然很重。
企业形态的国有资产不是国有资产的唯一形式,我们关注的重点是企业有没有国有资产,这些资产效益如何?这需要转变观念,客观地看待和评估国有企业的资产价值,不要老盯着帐面价值。实践证明,在一般竞争性领域国有资产以国有企业的形态存在,不是其保值增值的理想方式。通过实施MBO,国有资本退出一般竞争性的领域,并不是国有资产流失,只是国有资产形态和用途的转换。将MBO出售国有股权获得的资金集中投到需要控制的关键行业和领域,是使国有资产从不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转入有比较优势的领域,是盘活国有资产。这种转换可以更好地壮大国有经济的实力和控制力,可以更好地让各种所有制经济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我们首先应该摒弃以姓“资”姓“社”、姓“公”姓“私”的标准来看待MBO、看待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方面要更加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冲破妨碍改革的发展的旧观念。在政策上要放宽。不争论其姓“社”姓“资”,;有利于安排就业,实现社会安定;有利于增加人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允许其存在和发展。在投资比例和范围上要放开。要允许民间资本和外国资本控股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要扩大非公有制经济的投资领域,鼓励民间资本和外商投资进入能源、交通、电信和供水、供热、供气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领域。要积极研究利用跨国并购等吸引外资的新方式,制定管理办法,吸引外商特别是跨国公司购买、兼并国内大型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参与消化金融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和债权。在经营机制上,既要允许家族企业、私营企业以及个体经营的存在,又要积极引导(不强迫)它们向现代企业制度转换。要鼓励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不要以“资产多少”论先进,关键要看资产怎么“来”和怎么“用”。
最新资讯
-
11-27 1
-
01-28 0
-
03-21 0
-
10-06 0
-
08-30 2
-
06-1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