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分析阳光私募基金的风控体系
发布时间:2019-08-08 21:35:15
在证券投资市场,风险总是无处不在,我们并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发生,会给我们造成多大损失。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减小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或者把可能遭受的损失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避免在风险事件发生时带来难以承担的损失。作为一个私募基金管理者,如何把握风控措施尤其重要,因为风控是私募业绩持续稳定增长的保障。
国内的阳光私募大多由早期的理财工作室(地下私募)转型而来,操作虽是灵活,但依然保留着做账户理财的随意风格,缺少管理大资金的经验,并不看重风控环节,没有完善的风控体系,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规模较小的私募基金。
随着私募基金的财富相应蔓延整个证券市场,“奔私”浪潮悄然吹起,众多优秀的公募明星基金经理纷纷离开自立门户,国内的公募基金成了名副其实的“黄埔军校”。明星公募经理的加入不但壮大了阳光私募的整体规模和提高了私募基金影响力,更是把公募的管理模式运用到了私募,特别是风险控制体系,为阳光私募基金的规范化发展贡献了宝贵经验。由于他们的管理体系较为完善,随之效仿的私募也逐渐增加。
根据过往亲身调研私募基金的经验,笔者总结了目前国内主流阳光私募基金的风险控制模式,与投资者分享。
从目前的阳光私募建立的风控体系来看,较为完善的是公募背景的私募公司,如星石、从容、尚雅、武当等,而这些公司大多是采取事前、事中、事后模式进行风险控制。
事前风险控制主要是指通过股票池管理、股票仓位控制、投资限制等来回避风险的一种措施;事中风险控制是指投资指令是否能够有效执行的过程,这主要依赖于决策者或者模型;而事后风险控制主要是指对前面两个环节的总结和修正。
以星石投资为例子,在江晖的领导下,非常看重风险控制,所以星石公司的风控体系在全国私募中处于领先地位,他们的风控环节非常地严谨。
图1:星石投资风险控制体系
如图1所示,星石投资的风控体系同样由事前、事中、事后三部分组成,体系较为完善。与其他私募有所不同的是,星石投资更注重细节,如建立风险收益配比模型,把追求绝对回报的投资目标分解为长期收益目标和风险控制目标,并进行量化。将长期收益目标设定为五年期及五年期以上的长期复合年化收益率达到15%--20%之上,具体而言,当长期的股票指数上涨时,长期复合年化收益率达到20%以上;当长期的股票指数下跌时,长期复合年化收益率达到15%以上。将风险控制目标设定为任意连续六个月的下行风险控制在5%--10%之内,在大部分情况下,下行风险控制在5%以内;在重大意外事件突然发生的情况下,下行风险控制在10%以内。
正因为星石如此严谨的风控体系,所以才能一直保持绝对收益。
事前、事中、事后风险控制体系虽为大多私募所采用,但效果则不一, 原因何在?笔者认为:
其一,投研团队,人是核心,一个强大的投研团队能把事前风险发生的概率控制到最低,主要体现在精选股票和构建股票池。
其二,投资组合的配置,一个好的投资组合有利于对冲潜在风险,降低波动率。
其三,投资经理的决策,基金经理是公司的灵魂,其投资风格直接影响其投资策略,再而影响投资业绩。
其四,指令的执行,当指令下达后是否被准确有效地执行,这依赖于风控人员和投资经理,人为因素占主要比重,所以为了规避人为主导的风险,有的私募公司建立起交易模型,利用机器来执行交易指令,而人员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担当监控作用。
其五,事后的修正,并不是每次决策都能做到有效规避风险,这就要在每次失败后进行反思和修正,避免下次出现同样的错误。
我国的阳光私募基金正在发展初期,,而私募基金内部的操作模式大多较为随意,架构简陋,有着完善建制的公司并不多,风控体系更是如此。2008 年的大熊市让一大批私募基金管理人倒下了,因为他们并没有强烈的风险意识,这根本在于没有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收益与风险并存,我们不能消除风险,私募基金管理人在追求收益的同时,应采取各种措施来尽量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这就需要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信托产品投资股指期货放行后,阳光私募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对冲基金,这给私募基金管理人带来了机遇也迎来了挑战。股指期货将会成为私募基金对冲风险的主要工具,这将改变目前私募的投研和风控体系。而只有建立完善的风控体系,把收益和风险量化,私募基金才能长期跑下去,保持业绩的持续稳定增长。
最新资讯
-
08-13 0
-
08-07 1
-
08-26 0
-
08-14 0
-
08-20 2
-
08-2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