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助新平台缓解文化产业融资“贫血症”
发布时间:2019-08-12 13:30:15
一项旨在从根本上解决文化产业融资难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举措,将给处于大发展时期的中国文化产业解决资金来源问题带来更多期待。
,这个网络平台在刚刚过去的5月份已经上线。
近2年来,从北京到各地的许多部门与行业纷纷探索文化产业与金融对接的新模式,“文化产业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
刘玉珠称,这一平台将整合资本市场各种资源,建立文化产业投融资优质项目数据库,努力解决文化企业与资本市场间信息与资源不对称的问题。
在中国,同传统工业企业一样,“融资难”曾一度也是文化类企业的“老大难”问题。业内反映,过去文化企业受固定资产有限、金融机构对创意与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难评估等因素影响,获得的金融支持一直比较有限。
然而,这种局面在近2年间有了明显改变,包括信贷、股权投资、债券等在内的多种融资模式,开始不断在产业界出现。
“信贷融资是中国文化企业当前最主要的融资途径。”中信银行总行营业部投资银行部项目经理兰培说。
目前,。尤其是从去年3月以来,。在文化产业发达的上海市,当地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签订合作备忘录,后者在今后5年对上海市文化产业支持的融资规模可达300亿元。
股权投资也初步进入文化产业。财政部就注资引导,形成规模达百亿元人民币的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兰培说,股权投资在关注传统文化行业的同时,更青睐新兴文化业态。
在债券融资方面,2008年以来,有2家文化企业在中国债券市场共发行5支债券,融资金额50亿元。除公司债外,目前国内债券市场上的各类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均有文化企业尝试。
“现在信托也成为一种文化融资创新。”杭州市发改委财政金融处处长王晚霞说。
据她介绍,去年初,一个以新西湖十湖之一“宝石流霞”命名的文化创意产业小企业集合债权基金,作为结构化信托融资产品正式发行,该信托贷款总额6000万元,期限1年。
对此,中投顾问文化行业研究中心研究员蔡灵认为,与早期的尝试相比,当前文化产业信托产品的操作经验与市场影响力已有较大提升。
随着多种金融手段的运用,中国一批大型文化企业成功摆脱了发展缺乏资金的“贫血症”。
湖南有线集团总经理曾介忠说,多家银行组团为湖南有线集团提供了33亿元贷款,用于有线电视用户的数字化整体转换等改造工程。
债券融资则让正处于扩张中的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解决了后顾之忧。“公司的融资结构优化了,我们也就可以轻装上阵了。”集团董事长谭跃说。
去年底,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分别发行2期中期票据,分别用于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出版板块业务开发等。
不过,文化产业的诸多特性决定了其与工业企业有较大不同,真正完全解决融资问题还需要打破更多瓶颈,比如文化类企业由于无形资产不容易准确评估而带来的抵押难问题。
在这方面,有的金融机构已经做出大胆创新。北京银行就在2年前通过版权质押方式,为华谊兄弟公司提供了上亿元贷款。而在几天前,北京银行则正式推出了不需要有形资产抵押或担保的“影视贷”产品。
这些迹象让人欣喜,但也有研究人员认为,当前融资支持的对象仍集中于大型企业、少数具有较强品牌优势与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企业或项目。
“当前最缺资金的恰恰是面广量大的中小文化企业。”兰培说,“银行信贷对文化产业的支持还只限于点,尚未推广及面。”
不少中小民营文化企业也表示出同兰培相同的担忧。因此,在大步迈向资本市场的过程中,不让融资仅仅成为“贵族游戏”,是中国文化产业界要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这个网络平台在刚刚过去的5月份已经上线。
近2年来,从北京到各地的许多部门与行业纷纷探索文化产业与金融对接的新模式,“文化产业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
刘玉珠称,这一平台将整合资本市场各种资源,建立文化产业投融资优质项目数据库,努力解决文化企业与资本市场间信息与资源不对称的问题。
在中国,同传统工业企业一样,“融资难”曾一度也是文化类企业的“老大难”问题。业内反映,过去文化企业受固定资产有限、金融机构对创意与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难评估等因素影响,获得的金融支持一直比较有限。
然而,这种局面在近2年间有了明显改变,包括信贷、股权投资、债券等在内的多种融资模式,开始不断在产业界出现。
“信贷融资是中国文化企业当前最主要的融资途径。”中信银行总行营业部投资银行部项目经理兰培说。
目前,。尤其是从去年3月以来,。在文化产业发达的上海市,当地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签订合作备忘录,后者在今后5年对上海市文化产业支持的融资规模可达300亿元。
股权投资也初步进入文化产业。财政部就注资引导,形成规模达百亿元人民币的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兰培说,股权投资在关注传统文化行业的同时,更青睐新兴文化业态。
在债券融资方面,2008年以来,有2家文化企业在中国债券市场共发行5支债券,融资金额50亿元。除公司债外,目前国内债券市场上的各类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均有文化企业尝试。
“现在信托也成为一种文化融资创新。”杭州市发改委财政金融处处长王晚霞说。
据她介绍,去年初,一个以新西湖十湖之一“宝石流霞”命名的文化创意产业小企业集合债权基金,作为结构化信托融资产品正式发行,该信托贷款总额6000万元,期限1年。
对此,中投顾问文化行业研究中心研究员蔡灵认为,与早期的尝试相比,当前文化产业信托产品的操作经验与市场影响力已有较大提升。
随着多种金融手段的运用,中国一批大型文化企业成功摆脱了发展缺乏资金的“贫血症”。
湖南有线集团总经理曾介忠说,多家银行组团为湖南有线集团提供了33亿元贷款,用于有线电视用户的数字化整体转换等改造工程。
债券融资则让正处于扩张中的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解决了后顾之忧。“公司的融资结构优化了,我们也就可以轻装上阵了。”集团董事长谭跃说。
去年底,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分别发行2期中期票据,分别用于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出版板块业务开发等。
不过,文化产业的诸多特性决定了其与工业企业有较大不同,真正完全解决融资问题还需要打破更多瓶颈,比如文化类企业由于无形资产不容易准确评估而带来的抵押难问题。
在这方面,有的金融机构已经做出大胆创新。北京银行就在2年前通过版权质押方式,为华谊兄弟公司提供了上亿元贷款。而在几天前,北京银行则正式推出了不需要有形资产抵押或担保的“影视贷”产品。
这些迹象让人欣喜,但也有研究人员认为,当前融资支持的对象仍集中于大型企业、少数具有较强品牌优势与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企业或项目。
“当前最缺资金的恰恰是面广量大的中小文化企业。”兰培说,“银行信贷对文化产业的支持还只限于点,尚未推广及面。”
不少中小民营文化企业也表示出同兰培相同的担忧。因此,在大步迈向资本市场的过程中,不让融资仅仅成为“贵族游戏”,是中国文化产业界要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最新资讯
-
08-31 0
-
06-20 1
-
07-12 1
-
05-26 0
-
08-25 1
-
08-3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