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儿出版进入“童书蓝海”时代

发布时间:2019-08-25 19:04:15


  □中国版协少儿读物工作委员会主任 海飞

少儿图书琳琅满目,已经成为书店里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本报记者 韩东 摄

  金秋九月,是成熟的季节、飘香的季节、丰收的季节。在沈阳举行的2011年全国少儿图书交易会,是我国专业少儿出版社进入“十二五”时期的第一个童书盛会,既是对我国“十一五”期间童书繁荣发展的总结,也是对我国童书未来发展走向的展望,是一次新的集结、新的出发。

  少儿出版步入“黄金时代”

  经过改革开放的洗礼,经过世纪之交的风云,中国少儿出版“大国崛起”,已经成为我国整个出版行业中最具活力、最具潜力、发展最快、竞争最激烈的一个出版板块,成为一支拉动并提升中国出版业的重要力量。特别是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快速发展,少儿出版已经成为继教育图书出版、社科图书出版之后的第三大门类的图书出版板块。中国少儿出版迎来了被称为“黄金时代”的历史最好时期,进入了儿童读物空前繁荣的“不差书”的“童书蓝海”时代。

  中国,已经是世界上名副其实的童书出版大国。

  从出版格局看,我国的少儿出版,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专业出版,更不是“小儿科”出版,而是全行业参与竞争的大众出版、大门类出版、大少儿出版。在全国580多家出版社中,有530多家出版少儿图书,被戏称为“举国体制”。2011年,全国上报图书选题总量206720种,少儿类图书选题突破4万种,达到41664种,占总量的20.15%。其中,33家专业少儿社上报选题10825种,占少儿类图书选题总量的26%;非少儿专业的其他各类出版社上报选题30839种,占少儿类图书选题总量的74%。

  从出版规模看,少儿出版的主版书,亦即不计算教材教辅的少儿本版书,在“十一五”期间节节攀升:2006年1万种,2007年10460种,2008年13522种,2009年15591种,2010年达到2万种。我国年出版少儿图书品种数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从图书结构看,少儿图书的产品结构出现了更合理、更科学的良性发展态势,长期存在的教材教辅类图书“一头独大”局面得到了遏制。教材教辅类少儿图书与少儿主版书的比例,2000年为9:1,2010年为6:4。在少儿主版书中,排在前5位的是儿童文学类图书、低幼类图书、科普类图书、动漫类图书和手工游戏类图书。

  从出版质量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少儿图书的出版制作质量已经接近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至于不少国外少儿读物也在中国制作。少儿图书琳琅满目,已经成为书店里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产品质量监察检测活动中,少儿图书印装质量合格率为99.75%,少儿图书编校质量合格率为94.41%。我国童书出版的质量是可信的、可靠的。

  从图书市场看,我国有3.67亿未成年人,拥有一个相当于半个欧洲人口的巨大的令人羡慕的童书市场。2010年,我国少儿图书总印数6亿册,在销品种8万多种,销售额50亿元。据统计,少儿图书销量在500万册以上的超级畅销书超过10种,销量在50万册~200万册之间的畅销书有几十种。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和“笑猫日记”系列两大系列累计销售3000多万册,销售金额达4亿元;曹文轩的《草房子》10年印刷了130多次。同时,少儿超级畅销期刊也崭露头角,中少总社的《儿童文学》杂志月发行110万册,《我爱科学》杂志月发行120万册,《幼儿画报》杂志月发行170万册。

  从出版贸易看,我国少儿图书版权贸易是全国图书版权贸易中最活跃、最成功的一个图书门类。少儿图书在全国整个图书版权贸易中占20%以上,比重大、分量重、成功案例多。如“哈里·波特”系列、《丁丁历险记》、“林格伦”系列、“冒险小虎队”系列、“鸡皮疙瘩”系列、“暮光之城”系列、“纽伯瑞儿童文学奖”系列等。“十一五”期间,《窗边的小豆豆》、《爱心树》等一大批国外优秀图画书引入国内。同时,在“走出去”战略指引下,我国少儿图书的输出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童书引进和输出的比例,2000年为9:1,2009年为7:3,2010年为5:5,一批优秀国产童书走出国门,彰显了中国少儿出版的原创力。

  从产业成长看,我国少儿出版呈现健康向上的势头,成长性好、稳定性强。少儿出版市场规模2010年较2006年增长近一倍,达到49.95亿元,零售市场码洋占有率从2006年的10.03%上升到2010年的13.50%。“十一五”期间,我国少儿出版年产值增长都在两位数以上:2007年增长35.66%,2008年增长17.43%,2009年、2010年都接近20%,少儿出版已经成为拉动和提升我国出版业整体增长的一支领军力量。

  从作者队伍看,我国已经拥有一支原创能力较强、水平不断提升的3万多人的童书出版作者队伍。一批畅销书儿童文学作家脱颖而出,如杨红樱、曹文轩、郑渊洁、秦文君、张之路、伍美珍、沈石溪等,他们的作品每次印刷都能达到10万册。一批“签约作家”、“签约画家”、“驻社作家”、“新锐作家”应运而生。校园文学、低幼童话、动物小说、大自然文学等各种门类的儿童文学作品丰富多彩。

  从编辑队伍看,我国的少儿出版编辑队伍也得到了迅猛发展。编辑队伍扩大了,有3万多人;年轻了,平均34.1岁;学历高了,博士、硕士大量入列;专业化了,各个门类的专业人员大量扩充,出现了一批素质较高的懂出版、懂市场、懂管理、懂读者、懂外语的复合型编辑、畅销书编辑、版权引进编辑。编辑队伍的奖励分配机制也相应市场化,编辑价值得到体现,有的出版社优秀编辑的年度奖金高达72万元。

  从行业协会看,成立于1994年的中国版协少年儿童读物工作委员会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我国少儿出版行业协会的属性。2010年1月,少读工委设立了由33家专业少儿社组成的中国专业少儿出版联盟和由10家非少儿类出版社组成的中国童书联盟两个平台,提出了“和谐共事、有序竞争、科学发展、共同提升”的工作方针。少读工委每年举行一次社长年会、少儿出版高层论坛、少儿图书交易会和童书嘉年华,并以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CBBY)的名义,与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对接,出席IBBY世界大会,参加国际安徒生奖的推荐和评选,加强国际童书出版交流和儿童阅读推广。

  少儿出版尚须“深度改革”

  中国少儿出版的现状,总体向上向好,是可喜的、来之不易的,但也存在着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

  一是格局不尽合理、不够科学。当前,这种“社社出童书”、“满天星”式、“散沙型”的少儿出版格局,力量太散、个头太小,缺乏以资本、人才、市场为导向的大型少儿出版集团,缺乏集约发展的前景,肯定要有一次根本性的、革命性的少儿出版格局“大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