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新闻界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19-08-08 02:06:15
廖君
《湖北日报》开设“现场”专栏,主要负责人带头深入基层采写体验式报道和深度调研报道;《楚天金报》在革命老区红安设立基层实践联系点;湖北省广电总台“湖北之声”组成18个采访组“访工地”、“蹲企业”、“进社区”;荆州电视台开设“垄上”频道,将报道触角延伸到乡村农户、田间地头……
、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视频动员会议后,湖北省委宣传部迅速行动,及时制定工作方案,并举办了全省新闻媒体负责人“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培训班。湖北主要新闻单位开设专栏,在显著版位连续推出报道。新闻媒体主要负责人带队,大批记者分批奔赴各地基层,夜宿农家话农事,走街串巷问民生,用情抒写百姓故事,用心感受民生民情,推出了一批鲜活生动、富有感染力和亲和力的报道。
最感人的故事在基层
《湖北日报》8月10日起在头版开设《现场》专栏,推出主要负责人带头采写的《在十堰看“工业梯田”》、《女娲山下“十星”闪耀》、《跨越云丹山》等一批体验式报道和深度调研报道;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所属《楚天金报》开设《记者体验》专栏,记者先后体验了入殓师、抬尸工、下水道疏捞工、戒毒所民警等特殊职业,截至目前,该栏目连续刊发稿件28篇,近6万字;《长江日报》从与市民生活紧密相关的公交、水务、供电、园林、环保等行业切入,每周聚焦一个战线,组织记者对聚焦行业的重点部位以及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进行探访,目前已完成“公交战线行”、“水务战线行”;《襄阳日报》、《荆州日报》、咸宁电视台等市州级媒体记者也推出了一些体验式民生新闻报道。
活动开展以来,记者们纷纷反映,深入基层“接地气”,加深了对国情、市情、民情的了解,听到了老百姓的心里话,也深刻体会到最美丽的风景在基层、最感人的故事在基层。
“走转改”活动伊始,湖北省委宣传部要求各新闻单位以这一活动的开展和报道作为解决当前突出问题的重要契机和抓手,在提高青年新闻工作者思想认识、。通过传达会、座谈会、培训班、典型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做好思想动员,进一步将这一活动推向深入,不断提高新闻队伍的党性意识、群众意识、责任意识、导向意识,提升媒体吸引群众、服务群众、引导群众的能力。
熟悉和善用群众语言
9月1日早上6点半,湖北广电总台《湖北之声》记者周振玲一行三人就在仙桃市张沟镇联谭村沼气站忙活开了,现在仍在基层采访的周振玲在电话中告诉记者:“闻着猪粪气息挥锹处理沼气原料,顶着火辣辣的太阳走在村毫无遮挡的大路去探访沼气用户,在沼气进料口旁和果农聊天,我真切感受到农民生活的进步和不易,也体会到新闻单位要身入、情入、心入,这样才能真切体会到农民的情感,为农民说话,说农民的话。”
不少青年新闻工作者认为,只要真正做到脚踏实地,用心汲取来自群众的养分,熟悉和善用群众语言,就能发现有价值的内容,写出让人民群众爱看、想看的报道。在复杂多变的舆情面前,只有真正从思想上解决好立足点、出发点的问题,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始终从国家民族长远利益出发,清醒认识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才能够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好关、把好度。
确保“走转改”常态化
“脚步踏在基层,声音来自一线。”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尹汉宁表示,“走转改”关键在“走”。无论社会环境如何变化,工作条件如何改善,采访手段如何先进,深入群众“接地气”的传统不能丢。他说,“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不是权宜之计,必须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活动常态化。
湖北省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作为一项硬任务,通过建立阅评制度、讲评制度、考评制度“三项制度”,确保活动开展的长年长效长作为,推动新闻媒体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湖北要求新闻媒体招聘的大学毕业生,必须首先被安排在联系点或记者站进行为期一年的培养锻炼,在基层较好完成工作任务,再申报新闻记者证。湖北省委宣传部还明确提出对各新闻单位“走、转、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考核,并纳入年度社会效益考评体系。
最新资讯
-
07-24 1
-
08-30 0
-
08-05 0
-
08-21 1
-
11-25 1
-
11-1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