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符号的历史发展
发布时间:2019-12-24 12:19:15
符号的创造和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本前提,文化的形式需要借助符号才能得以表现,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必须依靠符号的转换和传播。从编辑实践的角度看、编辑为有效地缔构文化出版物,传播编辑的文化意图,已创造了一套较为系统的编辑符号体系,有力地促进了社会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编辑符号,是指编辑活动中,人们创造并共同约定用来指称一定对象(意义)的标志物。它是作者、编辑与受众进行信息交流、表达意义的中介。诸如校改符号、文字符号、版面符号(如线条、花边、题花、稿件的配置以及方向、色彩与形块份量等)等等,都是我们所指的编辑符号。任何一种编辑符号,它直接刺激的是受众的知觉系统,但编辑使用这些符号的目的,在于传递其深层的意义??即编辑的传播意图。
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Ernst Cassirer)曾指出:人是“符号的动物(animal symbolcum)。” “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富有人表性的特征,并且人类全部文化发展都事事依赖于这些条件。” 人类制造的符号同时连接了意识的流动,并且为其加上某种模式。人类创造编辑符号的目的,当然也是为了更准确、更有效地传递文化信息。而编辑符号一旦创造出并为人所共识后,人们就必须基于这些相对稳定的“结构”和“模式”来进行思维和行动。
文化是物质和意识的中介,它是意识的产物,而又离不开物质的形式。文化世界的存在,不能不借助各种特殊的符号来表示。因为符号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意识与对象世界之间的“关系结构”,就像人类创造和运用其它中介(工具)改造自然,从而使人与自然融入社会一样,符号也是一种中介,它使人与世界沟通,使世界作为意义世界为人所掌握。
从这种意义上说,“符号既不是精神,也不是物质,既非主体,亦非客体,而是介于心物、主客之间的关系结构。这种关系结构是在解释活动中形成的,因而符号又是解释操作的手段、工具和规范”。人们创造的编辑符号这样一种“关系结构”,也就是编辑活动进行的手段,是编辑这一特殊的文化活动的中介。只是这种活动中介不是被动的,它作为意义世界的内在结构规范着意义世界,也制约着编辑主体的意识和客体对象。
举例来说,版面上显眼的加框其所指意义是表示被加框内容较未加框的内容,其价值更大。这里“显眼的加框”(能指)与较重要、较大价值的内容(所指)的“联想式整体”(符号)的关系结构一旦确立,编辑在实际运作时,就不能随意违背这种关系结构来组织版面。否则,编辑在设计版面时,在价值不大的内容上使用“显眼的加框”,其结果必然是导致传播信息处理的失真,起码是降低了传播效果。因为编辑随心所欲改变业已确立的“关系结构”,使受众对符号的意义难以把握,从而导致其理解内容的混乱。
人类传播活动起始时,甚至传播活动发展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并没有完善的编辑符号系统。应该说,编辑符号的发展,是编辑这一专业性的传播中介从传播活动中分工后的产物。
编辑分化出来的使命,就是为了组织各类出版物。他的劳动同其它任何人类劳动一样都要借助一定的工具。编辑符号就是重要的工具之一。正如索绪尔所说:“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致承认,没有符号的帮助,我们就不能用明确的、固定的方式把一个概念与另一个概念区别开来。任意的一个概念就像一团迷雾,这儿什么事情也不能用固定的方式来区分。这儿不存在预先确定的思想,在符号出现前什么也不能形成。” 索绪尔在这里谈的是符号对于区别一个概念与另一个概念的关键作用。其实,我们何尝不能认为,编辑符号对出版物化过程具有关键的作用呢。可以这样说:没有较为完善的编辑符号系统,想将精神文化成果缔构成整体的、有序的出版物物化形态,无异于天方夜谭!?应该说,编辑符号的完善,是编辑活动渐趋成熟的标志。就像人类在劳动中创造了语言符号,而语言产生后又进一步促进了人类社会的信息交流一样,编辑符号的运用也反过来促进了编辑活动的进展。这一点可以从编辑中实践以及传播事业的发展中得到有力的证实。
以报刊发展为例,早期的报刊编辑符号是贫乏的,孙樵在《读开元杂报》中与道:“樵于襄汉间,得数十幅书,系日条事,不立首末。” 可见当时的杂报在编辑上是不分篇的,更谈不上用系统的编辑符号来组版了。从近年发现的敦煌进奏院状中亦可看出这一点。这些早期的报刊版面上只有灰蒙蒙的一片字海,字体字号无变化,没有分栏,篇末也难分清,难以卒读。
这种情况持续了很长时间,1872年4月30日《申报》创刊时也未得到多少改进。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报刊才逐渐认识到“改良形式”的意义。由《申报》馆创刊的中国近代第一份白话报《民报》就已注意到运用一些编辑符号的意义。该报出版后,上海英文报《字林西报》评介说:“此报的特点是用通俗文字写出的,而力求使读者易于了解其内涵。举例来说,每篇之末都空出一格,人名及地名分别用直线和点线标于其旁。” 有没有使用编辑符号其传播效果是不一样的,没有使用编辑符号时,版面不方便阅读,而采用编辑符号后“只消读过两年书的华人,便能阅读此报……” 1898年《时务日报》为了与《申报》竞争,开始用机制白纸两面印刷,分版分栏编排,句读加点,采用了一些新的编辑符号手段,“从而揭开了我国报纸版面革新的序幕。” 1904年上海《时报》对报纸版式进一步改革,将每天的报纸分为4版,根据内容拟定标题,配发时评,字号多样,力求版面醒目活泼。辛亥革命后,“综合编辑法”被广泛采用,即将重要新闻放在版面的显著位置,并充分利用大字、通栏标题、加框、加花边、设专栏、配图片等编辑手段,编辑符号更加完备,编辑“语言”也就更加丰富,使报纸的特点和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极大地促进了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不易分辨。1918年后,该报主要的文章开始使用跨栏标题和锯齿式的9点标题。1928年前后,已开始在标题四周留有空白,标题字体已有了一些现代化的样子,但整个版式仍像一块墓碑一样死气沉沉。1932年,该报开始改版,至10月份已面目大变:正文中以5.5-9点的瓣式正体字代替了才式的铅字;标题上也有变化,通过浓淡不同和特号字的使用,创造出了6种新式样;字号为7点到48点,标题长短不同,字迹轻重变化较多。这既保证了版面的和谐统一,又避免了千篇一律的单调感。
最新资讯
-
08-05 2
-
08-29 1
-
08-08 0
-
08-20 0
-
12-30 2
-
08-1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