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届科协年会 搭乘数字快车革新科普创作

发布时间:2019-08-16 07:38:15


“昨天抽空儿到福州最大的安泰书城逛了逛,发现那么大的一个书城,关于科普的书籍仅有那么一小排书柜。相反,小说或者其他类别的图书占据了书城大部分面积。但我认为,这并不说明科普作品没有需求,只是说明我们的创作不能吸引读者。”11月2日,在福建福州召开的第十二届科协年会科普创作与新媒体研讨会上,电子工业出版社总编辑、副社长李新社的观点引起了在场专家、学者的震动。

十几位专家、学者在这个研讨会上就当代中国的科普创作如何搭乘新媒体这辆信息高铁、改变科普创作边缘化状况进行了深入探讨。

科普作品边缘化 引发深思

据10月31日《大众科技报》的报道,2010年年初,浙江省新华书店推出新世纪10年畅销书回顾展,在根据近10年来的销售数据精选并展示出的6000种畅销书中,没有一本是科普读物。

科普作品对激发民众特别是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对促进人们科学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科普读物市场销量不到整体图书市场份额的2%。科普作品受到冷落,让与会的专家深感忧虑。

河南影视集团总裁、国家一级编剧李欣认为,我国科普作品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体现在作品形式呆板、内容说教性强等方面,激发不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李新社认为,中国的科普作品边缘化主要没做到“三贴近”,没有贴近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没有贴近新的传播渠道,没有贴近不断变化的读者需求。

据介绍,国外科普作品主要是唤起人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人文色彩非常重,往往可以当做小说、文学作品来读,如《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上帝与物理学》、《原子中的幽灵》以及法国人法布尔的《昆虫记》。在国外的科普作家看来,唤起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比传授知识更重要。科普读物如果没有适合青少年的阅读要素,阅读就会成为一种负担。

科技日报社原副总编辑王直华对当代中国科普作家提高作品人文关怀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科普作品应普及科学趣味、培养科学情感,实现科学精神、智慧和知识的有效传播。科普作品应由“定义先导”式的叙述转变为按认知过程来规范内容的表达,创作出让公众能理解的科普作品。创作应由完整科学体系情结转变为对公众需求的关切,结合社会热点、焦点创作科普作品。科普作家在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要关照人文精神和创造力的培养。

李欣说,现在文化产业的商品属性越来越明显,科普作品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在冷静客观的传播科学知识、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永远不能放弃其公益性。

科普创作革新迎合 传播形式改变

当代,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已发生了巨大变化,网络、手机、数字电视、数字电影等新媒体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特别是年轻一代自觉地将时间交给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数字阅读已成为社会主流。

与会专家、学者不同程度地认为,当代中国科普作品的创作也要抓住新媒体带来的机遇,改变科普创作边缘化的局面。

李新社认为,信息技术拓展了传统出版的内涵,读者足不出户就可以找到内容。当代读者已不满足于传统的文字阅读,图片、动画、影视、音频结合的多媒体阅读方式广受读者青睐。面对读者知识需求的多层次、多样性,立体化的展示科普知识已成为对当今科普创作的挑战。

李欣说,十七届五中全会把文化产业列为技术性产业,预示着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我国的文化产业将进入高速增长期。科普作品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虽然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国家扶持力度的加大、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也将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与会专家纷纷对科普创作与新媒体的融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王直华认为,应当发挥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开放性特征,使科普作品由单项传播转化为公众主动参与,实现生动的双向互动交流;要充分发挥网络数字化优势,由单一的表现形式转变为用多媒体、综合性的作品创作;组建一体化的综合创作团队,实现周密策划、过程可控的科普作品创作。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沙锦飞建议,可以整合中国科普研究所、科普作家、电信运营商等资源,创建一个适合3G传播的科普内容服务机构。

李新社说,今天的作品没有数字化只是暂时的,明天一定会数字化。数字化新媒体改变了传统的出版方式,将有更多的出版主体参与到竞争中,这是知识传播的幸事。在新媒体的环境中,科普的专业学者和业余的爱好者自由竞争,将促进科普创作的繁荣、科普作品内涵的提升。

用新媒介 武装平面科普作品

新媒体的发展让更多人选择了数字化阅读,有人因此认为传统的纸质阅读方式将难以延续,传统的图书出版也将退出历史舞台。而在当天的研讨会上,却有一人发出了不同的声音,。

余俊雄说,纸质媒体功能单一,现在确实面临着新媒体的挑战。但纸质书有几千年的历史,有不用电、不担心病毒侵入、能相对长久保存文化遗产等优点,因此它们是不会消亡的,科普平面媒体也一样。

余俊雄认为,科普作品读者主要是青少年,让青少年过早、过多地接触数字出版物,不利于他们的健康。他建议,出版方可用新的媒介武装平面科普作品,以增强对青少年的吸引力。如可出版在黑夜发光的夜光书、有立体图案效果的3D书、带音乐的音响书、能产生味道的嗅觉书和味觉书、可作玩具的玩具书等新颖的科普读物,让青少年获得多样的阅读体验,增强他们阅读科普书籍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