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数字出版将迈入暴发成长期
发布时间:2019-08-23 19:54:15
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数字出版时代还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扑面走来了。
在2010年中国数字出版年会上,。《报告》指出,2009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收入达799.4亿元,比2008年增长50.6%,继续保持高增长速度。更加振奋的消息是,2010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总收入有望突破千亿元大关。
目前,我国数字出版产品的形态日渐丰富,主要包括电子图书、数字报刊、网络原创文学、网络教育出版、数据库出版物、手机出版物等,不仅覆盖了传统出版物的所有种类,还衍生出许多新产品。用户的数字化阅读习惯逐步养成,包括在线阅读、手机阅读、手持阅读器阅读等方式,已经进入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在数字出版的巨大蛋糕中,传统出版社到底占了多大份额?我相信数量是很小的。目前绝大部分出版社还没有在数字出版中,掘到属于自己的金矿。他们现在所能实现的就是一点点向数字出版技术商(销售商),收取一点点版权授权费,就是那点还要与作者分享。真正的出版利润,出版社几乎都没有收获到。
事实上,版权收入从来都不应该是出版商的主要收入来源,出版商该挣的就应当是出版利润。但是今天的格局却是,渠道商和技术商在挣出版利润和发行利润,尽管他们的利润也十分有限。以与中移动合作的条件为例,中移动60%,出版商20%,代理商20%。出版商部分的20%一般还要与作者分享,其实只有10%。可是内容的开发,编辑加工,市场推广都是出版商来投入。技术商、设备商和平台建设,固然需要大量资本投入,却无法利用数字出版来实现其利润。那是不是意味着,传统出版社真的就与数字出版的金矿绝缘了呢?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以美国为例:2010年11月,亚马逊公布了与报刊发行商之间最新的收入分配方案。对于在Kindle上售出的每份报刊,发行商将能分得销售收入的七成。这个条款相比之前有重大变化,以前的分配方法是亚马逊七成,发行商三成。如果按照美国的模式,出版商(即发行商)当然是有钱赚的。我们的出版社(出版商)今天在数字出版方面之所以仍然无法赢利,其背后的原因我看可能主要有以下几条:
缺少如亚马逊那样的数字出版物商务平台。当当、卓越等都还只是传统图书的电子商务平台。盛大虽然拥有巨大的文学原创资源,却仅限于文学领域,且阅读器开发置后,现在也未实现产业化。
电子阅读器产业发展缓慢。目前市场份额最大的是汉王电纸书产品。由于其是先有电子阅读器,在礼品市场推广,而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置后,导致出版社并不积极配合,所以前景我看仍然可能是过渡产品。相反,国外情况是:通过iBookstore,苹果能为其用户提供6万份电子书,亚马逊Kindle能提供75万份。而新近上线的Google eBooks采取全开放模式,通过网络为索尼阅读器、苹果iPad和iPhone、谷歌Android智能手机,巴诺书店Nook Color的用户提供300万份电子书。
其他数字出版技术商商业模式单一。如方正、超星、书生、中文在线等,基本是在打包卖数据库,服务对象多为高校和公共图书馆,市场份额极为有限,且低价倾销,导致每种电子书的销售价格极低,出版商根本无法获得正常的市场回报。
网络阅读环境欠佳。尽管截至2010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4.2亿,手机网民也已达2.77亿,其中手机网民已成为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但免费阅读仍成习惯,付费阅读正在培养期。
但也要看到,Kindle、iPad、iPhone等阅读终端,已经和正在进入我国市场,正为青年人的新宠儿。苹果和亚马逊、谷歌的交易平台也已经或者正在向我们开放。因此,对我们的出版商绝对也是好消息。香港联合出版集团的电子图书产品,都可以在苹果平台上发布。中国图书当然完全也可以做到。
对于未来,我们有理由充满期待。我甚至认为很可能近一两年便可以进入我国数字出版的暴发成长期。从青年人追逐iPad、iPhone上面,我们已经感受到这样的变化了。付费阅读必将成会中国人阅读的主流,当然出版社未来也会在数字出版中分得应有的蛋糕。
最新资讯
-
12-22 0
-
08-25 2
-
08-25 1
-
08-17 0
-
08-07 0
-
08-1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