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书馆 每个人都能有自己的图书馆

发布时间:2021-04-23 00:43:15


  中国经济网记者 廉 丹

  按照国际图联发布的标准,每5万人应拥有1座图书馆,图书馆的辐射半径通常为4公里。在我国,平均每3405平方公里、每46万人口才拥有  1座公共图书馆,一些城市社区和农村还无法获得图书馆服务。现在,这种面貌可能得到改观——通过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

  数字图书馆离我们并不遥远

  相对于数字图书馆,我们已经很熟悉传统实体图书馆的模式,但了解数字图书馆的诸多便利后每个人都难免会对其心生向往。首先,数字图书馆是基于网络建立的,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其次,数字图书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将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各种信息进行数字化转换和处理,成为可以通过新媒体使用的数字资源;第三,数字图书馆能够通过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智能移动终端等各种媒体向读者提供服务;第四,数字图书馆的共享深度和广度是传统图书馆无法比拟的,能够实现不同数字图书馆系统之间的资源双向访问。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魏大威介绍说:“我国自1995年开始进行数字图书馆研发,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我国的数字图书馆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初步形成了由国家级数字图书馆、行业性数字图书馆和各区域数字图书馆组成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体系。”

  以国家数字图书馆为例,截至2011年6月,其数字资源保有量已达560TB,超过76%的资源可对外服务,主要来源为馆藏特色资源数字化、外购数据库、网络资源采集以及版权征集等。读者只要登录其网站,便可读到国家数字图书馆拥有的海量中文图书、电子期刊、电子报纸、学位论文、民国文献、地方志、古籍文献、音视频资料等。

  近日,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已正式启动,到“十二五”时期末,将基本形成全国省、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数字图书馆网络体系的全覆盖。随着这一工程的推广,只要上网点击,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轻松把图书馆带回家。经过5年建设,你只要进入任何一家省级数字图书馆的网页,便可以无障碍地进入到全国各地的数字图书馆。

  每个人都能有自己的图书馆

  新媒体的发展为数字图书馆提供了多样化的渠道。凡网络覆盖到的地方都将是数字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给我们描绘了美好未来。

  据魏大威介绍,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将构建以国家数字图书馆为中心、以各级数字图书馆为节点、覆盖全国的数字图书馆虚拟网,建设分级分布式数字图书馆资源库群,以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为通道,以手机、数字电视、移动电视等新媒体为终端,向公众提供多层次、多样性、专业化的数字图书馆服务。在数字资源建设方面,到“十二五”时期末,数字资源总量达到10000TB,相当于26亿册图书,或926万小时视频,其中电子图书可达到200万种,电子期刊达到12000种,电子报纸2000种,音频资源20万小时/100万首曲目,视频资源30万小时/150万部集。

  这个超大型数字图书馆,将跟进以手机、数字电视、网络电视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发展,最终实现使每个机构、每个家庭、每个公众都能根据需求拥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化数字图书馆。

  迎来数字图书馆的美好时代

  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分为两个阶段,2011年至2012年为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基础构建阶段,2013年至2015年是推广提高阶段。

  魏大威介绍说,“2011年的主要工作内容为,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5个省级馆和52个市级馆实施‘推广工程’的硬件平台搭建工作,制定硬件配置标准,在选定的省、市级馆配备数字化设备、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硬件设备,构建数字图书馆功能中心,搭建数字图书馆虚拟网,并且着手实施用户的统一认证和资源的无缝链接。”中央财政对推广工程的实施给予了大力支持,今年已经安排了4980万元的转移支付经费,用于首批15个省馆和52个市馆的硬件平台建设,今后还将陆续投入经费。

  目前,作为试点的山东省和厦门市等地,已实现了与国家数字图书馆资源的共建共享。现在厦门人只要进入厦门图书馆就如同进入了国家图书馆,可以享受到所有的数字资源。对于图书馆发展极不平衡的中国来说,建立一个超大型的数字图书馆,可以有效地抹平各种不可逾越的差距。任何一个省级或市级图书馆,只要拥有相同的数字化系统,就可以自由地对各种数字化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全面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