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传承创新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发布时间:2019-08-20 18:26:15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十二五”规划纲要首次大篇幅论述推进文化创新。有关专家表示,关于文化创新,规划纲要中有很多亮点值得关注。例如,强调文化内容形式创新特别是内容创新。规划纲要特别谈到创作生产更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
  专家认为,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应当更多地注重服务形式的创新,提供更丰富、更便利的服务模式,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效率。比如,近年来社区内互助式的文化服务,县级以下公共文化建设等都是成功的创新尝试。在文化生产方面特别是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则要更多地强调产品创新,只有不断创造出群众喜爱的文化产品,才能支撑企业的长远发展。
  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网络手段、数字化趋势给我国文化产业带来了巨大变化,传统文化产业的概念正在发生变化,以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游戏、数字出版等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业态正在蓬勃兴起,为创新文化内容形式提供了广阔空间。专家强调,在强调文化创新的同时不能忘记继承传统,要把新技术、新观念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创作出符合时代需求、符合观众需要的作品。
  要实现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关键还在于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的初衷就是要解放文化生产力,激发文化发展的创造力、内生动力,其实质就是要转变文化发展方式,对于适合进入市场的经营性文化单位,通过转企改制引入现代经济的管理方式、现代产业的发展方式推动文化建设。这不仅需要文化单位和文化企业自身的努力,有关部门转变文化发展思路和管理方式也至关重要。
  近年来,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文化宏观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同样成效显著。、局台分开,实现政企分开,政府职能进一步转换,政策调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显著增强。10个省市全面完成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任务,84%的副省级城市和地级市组建了综合执法机构。完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设立国有文化企业资产管理机构,确保国有文化资产保值增值等。
  但也要注意到,文化生产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不能等同于其他经济门类,一系列具体政策的细化还需要在实践中根据情况不断摸索。专家表示,目前各地在统计口径、税收等优惠政策方面都不统一,造成了很多不便。如何既符合当地的发展实际又能保持全国统计数据等方面的一致性,是“十二五”时期影响文化产业整体发展的重要课题。进一步巩固改革成果,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迫切需要建立健全符合文化企业特点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此外,设立国家艺术基金也是“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新要求。专家认为,这将为创作生产更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提高文化产品质量,提供必要的资金和物质保障。有关专家同时表示,国家艺术基金设立并不难,难的是如何用好这笔钱,让它发挥应有的作用。首先,要定位准确,明确国家艺术基金成立的目标是解决什么问题。其次,取得资金的方式必须清楚,要明确申报原则和科学性。最后,,应当实行奖罚制,用得好以后可以投入更大的额度,用得不好要取消一段时间的申报资格。
  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尤其是“十一五”时期,,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初步形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空前繁荣,硕果累累、亮点频频,。可以说,“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期。依据“十二五”规划纲要,要牢牢抓住科学发展主题,紧紧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以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不断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作者:乔申颖 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