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调整促新闻出版产业向集约增长转型
发布时间:2020-05-26 09:33:15
我国图书、报纸、电子出版物的品种、总量连续6年居世界第一位,印刷复制业总产值列世界前三位,然而与国际出版传媒大鳄相比,国内出版企业在资本运作、市场竞争、规模实力等方面仍相距甚远。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粗放型经营后,、调整结构,转入集约型增长阶段。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业界相关专家。
针对结构弊端做好调整规划
,,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方能解决发展的掣肘。
范卫平分析说,,经过多年的改革,,,但在产品结构、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所有制结构、区域布局结构、技术结构等6方面仍存在不尽合理之处。具体来说,产品结构方面,教材教辅所占比例过大、城乡图书市场差距较大、与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仍不相适应等问题较为突出。产业结构方面,主要表现为传统出版向新兴产业转型缓慢,没有形成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齐头并进的格局。企业组织结构方面,主要存在布局分散、实力不强、低水平重复、企业生产能力和创造力还不强等问题。所有制结构方面,虽然非公有经济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了长足发展,在印刷复制与发行领域已占据半壁江山,但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尚未形成,良性竞争机制还没有确立。区域结构方面,呈现出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的明显差距,产业资源配置不尽合理。技术结构方面,,不能适应或者满足当前产业发展的需求。
对这些产业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和不合理现象,范卫平认为,当前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中之重就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使其渐趋合理,才能更好地实现由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
立足结构调整做好谋篇布局
范卫平认为,作为绿色经济、朝阳产业,。“十二五”时期,。,行业发展将实现数字化、集约化和低碳化,产品、产业和企业结构更趋合理,产业区域布局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高科技应用水平大幅度提高,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对于经济发展趋势以及出版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业内人士认为,按照市场经济、产业特色、技术发展需求进行结构调整,优化产业、。
:“当前的产业结构使出版企业积累的内容资源等不能实现产业利润最大化,如果出版企业不能尽快实现从做书到做阅读、做内容的转变,就将在未来遇到很多意料之中的困难。”谭跃据此提出,从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的角度出发,在与内容资源相联系的文化产业领域做好新的谋篇布局对于传统出版企业的未来至关重要。
中国科学出版集团董事长柳建尧分析说:“经济发展、体制改革、技术变革都已经使固守传统的发展模式进入了平台期甚至遭遇天花板,能否做好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不仅是决定产业发展,甚至是决定企业能否生存的问题。”柳建尧认为,以实业与资本经营相结合,推动产业、产品、赢利模式升级是出版企业亟须解决的课题。
按照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
,范卫平说,按照行政地域划分的出版布局,使得进入市场经济后的出版企业呈现出分散、弱小、专业化程度不强、低水平重复等弊端。因此,在未来的结构调整中应充分遵循市场规律、突出企业特色,既要推动形成一批能够主导国内市场,在国际市场也有一定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也要发展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型企业。
在谈到科学出版集团的未来发展时,柳建尧说:“巩固专业特色、强化专业出版,是集团发展的战略之一。科技、科普是集团发展特色,相对于国际出版而言,这一特色还不够突出、实力还不够强大,因此,在体制改革、结构调整中通过各种方式强化这一专业特色,比如进一步强化集团科技期刊出版规模和水平,并实现数字转型,构建全球最大的中文科技信息服务商就是集团发展方向和目标之一。”
针对企业规模与专业、特色问题,谭跃分析说:“市场竞争必然带来收购、兼并,但企业规模扩张到一定阶段必然带来一定程度上活力与特色的被抑制。因此,分化、专注于某一方向的裂变也随之出现,而小型企业在发展、壮大中又将遭遇资源、人才等因素的制约,新一轮的兼并、整合将由此展开。”
分析人士认为,在粗放式经营基础之上进行的结构调整,必然是市场的、特色的、代表了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方能促进产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未来的出版产业也必然以内容创新、业态创新、原创创意、优化升级、区域整合占领行业发展制高点。
最新资讯
-
09-17 1
-
05-08 2
-
08-24 2
-
08-27 1
-
08-31 0
-
09-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