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在维也纳感受欧洲媒体的涉华报道
发布时间:2020-08-06 05:10:15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当代社会,媒体被视为立法、执法、司法之外的第四股力量,,对民众有很大影响,其对一国政策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在特定情况下,甚至能起到引导政策的作用。今天(9月14日,编者注),我们能在这一背景下讨论、分析欧洲媒体的对华报道,其对中欧关系的影响与意义不言而喻。
首先,我想指出,近年欧洲媒体的对华报道大量增加。欧洲媒体几乎每天都有涉及中国的报道。在奥地利《新闻报》的网页上输入“中国”,检索器能显示1万多条涉及中国的报道。通过《标准报》的检索器搜索“中国”,从2011年7月9日至8月9日,一个月涉华报道就有250篇。
大家知道,德国埃尔福特大学和杜伊斯堡—埃森大学的学者曾选择了德国《法兰克福汇报》、《南德意志报》和柏林《日报》等3家日报;《明镜》、《焦点》和《时代》等3家周刊;德国电视一台晚8点的新闻节目和德国电视一台和电视二台的简讯,对上述媒体2008年的涉华报道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之所以选择他们,是因为6家印刷媒体的总发行量约400万份,主要读者是德国的知识分子和精英阶层;德国电视一台晚8点的新闻节目,平均每天有870多万人收看,属于德国影响最大的新闻类节目。2008年上述媒体的涉华报道总量为8766条,其中提及中国的有4626条,占52.8%,报道中国的有4140条,占47.2%。平均每天对中国的报道超过11条。英国、法国等其他欧洲国家的媒体,涉华报道总量都有明显增加。可以说,欧洲媒体涉华报道大量增加是件好事,反映出欧洲民众对中国的关注度在上升,对中国的兴趣在上升。这与中国的发展、中国国际影响的提高增长是一致的。
其次,我想指出,客观、公正是新闻报道必须遵循的原则。但遗憾的是欧洲媒体的涉华报道,有不少是违背了“客观、公正”等基本原则的。一位曾在北京工作的奥地利同行在一次讨论会上说,在中国工作期间她经常面临一种困惑;一方面是中国的客观现实,一方面是奥地利编辑部的要求。如果德国发生铁路大罢工,记者只要报道铁路罢工及有关情况就可以了。如果中国有几百人上街,。这显然有悖“客观”原则。
无独有偶。德国学者对德国媒体涉华报道进行分析后发现,其涉华报道的基调是谴责,半数以上的报道使用的语言是讽刺性的、刻板的、简单化的。在报道中国的国际作用时,关注点是中国与“流氓国家”的关系,散布“中国支持流氓国家”;“中国是气候罪人”;中国有“填不饱的资源饥饿”等标签化的成见。在报道中国内政时,。涉藏报道要占对华报道的11.2%,.9%。对中国社会、教育、科技的报道几乎是空白。而这恰恰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对中国的经济报道占14.8%,传递的基本信息是,中国是“廉价商品制造者”,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增长市场”,一个“有意思的生产基地”。此外,有些报道的内容不谈中国,如“只有中国的死刑犯比伊朗还多”,“朔伊贝勒(注:德国部长)想要中式互联网”等。但由于其数量大,平均每天有10多条,对受众的“中国形象”有很大影响。德国学者的这份研究报告认为,总体看德国媒体“没有真实地还原生活”,在一定意义上“失真了”。虽说这份报告研究的是德国媒体的涉华报道,但报告所列举的现象,在不少欧洲媒体中都存在。奥地利媒体的情况如何,我相信在座的奥地利同行会比我更清楚。
近年来,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欧洲,我采访过许多去过中国的欧洲人,、有学者、也有普通游客。他们的普遍反应是,在中国看到的情况与他们脑海中的中国很不一样。在他们的脑海中,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警察国家”,老百姓生活在恐惧中。但实际情况完全不是这样,他们与普通欧洲人没有什么区别,同样有发自内心的欢笑,能表达自己对时局的看法。
今天,我们讨论这种现象,不是为了批评谁,也不是想指责谁。我们的任务是如何才能让欧洲媒体的涉华报道更加客观、更加公正,能向欧洲公众介绍一个真实的中国。这首先要求从事对华报道的欧洲同仁学一点中文,经常去中国看一看,与中国人聊一聊,听一听他们在想些什么,在关心什么。
其次,要增加对中国基本国情的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呢?中国国土面积有960多万平方公里,陆地边界线有2.2万多公里,海岸线有3.2万公里,各地的发展有差异是正常的;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有56个民族生活在一起,不同民族之间有时产生些矛盾是正常的;中国是个人口大国,超过13亿,占世界人口的1/5。但中国的可耕地仅为世界的7%多一点。换句话说,中国要用世界7%的可耕地养活世界20%的人,这是相当不容易的。
迄今,中国仍有3000多万人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仍有数亿人的生活水平还不高。所以说,中国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仍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提高中国人的生活水平。。
判断中国的发展方向,;;是解决温饱问题还是制造温饱问题。把握了中国国情,有了一个基本判断,对中国发生的各类事情就会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不会因为中国的GDP总量超过了德国、日本,就渲染中国的“威胁”。其实,中国的人均GDP仍排在世界100名左右,不足奥地利人均4.6万美元的1/10。
更为重要的是,欧洲媒体的对华报道要调整心态。长期以来,欧洲媒体一直在宣扬“欧洲是当代文明的摇篮”,产业革命和民主革命都是从欧洲走向世界。这使欧洲人有一种历史优越感和道德优越感。他们看世界时,总习惯从欧洲的视角、用欧洲的标准去衡量,而不愿意去认真分析、研究中国的发展道路。所以,他们未能向欧洲公众解释,为什么社会制度不同的中国会有如今的发展成果。当一觉醒来,发现一个强大的中国已站在大家面前时,又产生了“惊恐”,不知该如何面对。一时间,“中国威胁”论、对中国的“妖魔化”,在欧洲媒体上满天飞。债务危机,中国出手相救,一些欧洲媒体惊呼,“中国在收购欧洲”,试图影响欧洲;中国如不出手,又有一些欧洲媒体在叫,中国坐视不救,不是负责任的态度。中国怎么做都是错的例子不胜枚举。其实,如果欧洲的同行能跳出以“欧洲为中心”的心态,认真研究中国的历史和现实,那么他们将发现,一个正在发展的中国,给欧洲带来的并不是威胁,而是更多机遇。(作者系本报驻维也纳记者,此文是作者在维也纳中奥媒体研讨会上的发言。)
最新资讯
-
08-20 0
-
08-22 1
-
08-20 0
-
10-09 1
-
08-30 2
-
08-3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