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刃:带着问号走基层

发布时间:2019-11-27 03:53:15


“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我跑了两个地方,一个是广东莞惠城际铁路施工现场,一个是山西霍州煤电集团的团柏矿。去这两个基层,是有选择、有目的的。,应该如何实践与创新;后者是想了解煤炭企业怎样抓安全生产,特别是一线工人对此怎么看、怎么做。这便是《带着问号走基层》的由来。
带着问号走基层,有先入为主或主题先行的意思。但我以为,这样做是必要的。事实上,作为新闻人,每天接受海量信息,对大多数受众关心、关注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都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不会也不应该盲目地走基层。问题在于,我们对某个社会问题、某种社会现象是否“知其所以然”,进而能否发现更多更好的解决途径。走基层,就应该在这一点上有所补益,而且可能有意外的收获。
例如,在莞惠城际铁路施工现场,我们了解到,由于全国铁路建设进度、项目的调整,许多工程陷于停顿或半停顿,加之资金断链,铁路建设企业正面临巨大压力与困难。在这样的背景和条件下,,怎样才能取得实际效果,确实成为新的课题。这样,我们的问号就进一步细化了,采访也就更有针对性了。
采访中,基层的同志说,现在的职工以“80后”、“90后”为主,他们思想独立、个性张扬,往往认为宣传工作都是为了企业,与自己无关,从而产生隔膜。。有的政工干部以他们的实践举例说,利用影像技术应该成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手段。视觉手段入眼、入耳、入脑,其影响和作用远比作报告、读文件、发材料要大,特别是对年轻人,让他们看、听“身边人,自己事”,效果更明显……这些都是我们下去之前没有想到的,它不仅解答了我们事先带去的问号,而且深化了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在这一基础上采写的报道不仅是鲜活的,而且是新颖的。
我们几乎是带着“找毛病”的问号走进霍州煤电集团团柏矿的。见到身着整洁西装的拜北平和张义东两位班组长时,我们真的很难把他们与印象中的“煤黑子”联系起来。而他们说,完成井下作业,安全升井是他们最开心的事,况且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打扮一下很平常。
“安全升井是最开心的事”,一句话就表明了安全生产在职工心中的位置。为什么如此?他们却从班组建设说起。班组建设与安全生产是什么关系?这引起了我们深入采访的兴趣。于是,我们了解到,职工的责任心、班组的团结都与安全生产息息相关。而企业、班组人性化的管理,又是“以心换心”的必要前提。张义东比喻说,班组要像家庭一样,班长对每个成员的爱好、特长、技术、思想都要了如指掌,而且要明察秋毫。即使职工各展所长、各得其所,又尽可能避免生产事故的发生。
这样的回答似乎仍然没有化解我们的问号。我们继续追问:那么,制度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呢?拜北平说:“制度是人定的,要服务于人。制度也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细化,细化到每一个环节。”他逐一分解了下井生产前后每一时段所做的工作细节,完整地诠释了安全生产的内涵。这就是对我们问号的完整回应。把这些素材整理出来,用他们当班的各个时段串联起来,就是一篇生动的新闻实录。
带着问号走基层,避免了误打误撞、看到什么写什么的随意性,能够把笔墨集中于比较重大的报道主题,而且有助于深化自己对某一问题的认识。
带着问号走基层,不是走捷径,许多工夫在采访之外。如果对一个问题、一种现象没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与思考,就很难找出并且找准需要解决的问号,也很难有针对性地做深入采访,挖掘出鲜活、生动的新闻。

工人日报社副总编辑张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