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社:在市场中成长 在创新中发展
发布时间:2019-08-03 18:33:15
1994年,环球时报社按照企业组建。创刊18年来稳步发展,从一张4开8版的周报逐步发展为每周出版6期的日报,并创办英文版,开通中英文环球网,主办《生命时报》、《讽刺与幽默》,成立了环球舆情调查中心。目前已形成中文英文并举、报纸网络结合、涵盖“四报两网一中心”的多元发展格局,在报业改革发展进程中作出有益探索。
创新内容——解读中国、报道世界
环球时报创刊时,正是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时期,中国迫切需要了解世界,世界迫切希望读懂中国。,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充分发挥驻外记者的优势,提出并践行“解读复杂中国,报道多元世界”的办报理念,坚持新闻立报,宣传中国立场,发出民间声音,传播国际新闻,受到了读者的欢迎,也吸引了国外官员、学者、新闻媒体等各界人士的关注,架起了一座沟通内外的桥梁。
健全机制——面向市场、服务读者
环球时报社创立之初,明确提出办一份面向市场、服务读者的国际新闻报纸。环球时报社按照企业组建,拥有经营自主权,独立核算,自负盈亏,逐步摸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定位的市场化发展路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市场化机制,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
在采编上健全选题策划、版面评比机制。环球时报编辑部要求所有编辑记者随时关注新闻,随时交流信息,每天早晚和休息日安排专人收集新闻动态;坚持每个出报日召开选题策划会,由版面负责人和编辑们一起筛选新闻,策划报道。编辑部对每期版面进行评选,对好文章、好图片、好策划予以奖励,对延迟付印、漏报新闻、出现错误等予以处罚。
在广告上健全行业监测机制。环球时报广告部设专人监测不同行业客户的广告投放情况,定期出报表和行业动态分析报告,作为拓展广告业务的重要参考。
在采购上健全审核机制。环球时报社审核小组结合事业发展需要,对各部门提交的采购申请进行审核,“货比三家”,发挥采购资金的最大效益。
在队伍建设上坚持科学管理、科学培养,打造人才高地。一是把好“进人关”,坚持公开透明公正招聘,严格依据考试成绩择优录取。二是注重人才培养,形成资深员工对新员工的传帮带机制、员工轮岗机制和业务交流机制,帮助员工拓展事业平台。环球时报涌现了一批名编辑名记者,经常受邀担当电视、广播、网络的访谈嘉宾或高校讲座的主讲人。三是塑造企业文化,关心员工生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落实“四险一金”等福利待遇,帮助员工解决实际困难,增强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战略定位——拓展多元发展格局
环球时报在办好中文版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传播空间、丰富传播手段,。
2003年,在“非典”引发社会对生命健康的思考和关注的背景下,环球时报在8月创办《生命时报》。该报以“科学”、“责任”、“良知”为报道准则,陆续聘请1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26位健康领域权威专家作为高级医学顾问,与40多家政府机构及300多家三甲医院开展合作,成为一份广受读者欢迎的健康类报纸。
2007年11月15日,环球时报网站——环球网正式上线。环球网突破了报纸在时效性和信息搜集方式上的局限,开辟了突发事件即时报道发布渠道,增强了与读者的互动。2010年,环球时报与人民网进行战略合作,环球时报成为人民网第二大股东,人民网控股环球网,环球时报继续持有环球网40%的股份。
2010年8月5日,环球舆情调查中心挂牌成立,专门从事舆情调查研究和咨询服务,进一步开拓了环球时报事业发展的空间,增加了环球时报原创新闻的来源。作为独立的舆情调查机构,该中心促进了中外舆情交流,帮助中国公众及外部世界更准确、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社会的主流诉求,。
总署改革办
最新资讯
-
08-14 0
-
05-03 0
-
08-27 2
-
08-04 0
-
01-11 2
-
12-0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