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所:用创意赢回实体书店新生

发布时间:2019-08-20 17:48:15


分享到:更多

  □本报记者 刘蓓蓓

  经过两年时间筹备的方所书店,究竟想带给广州这个城市怎样的感觉,又将如何去影响城市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它的理想很美好,它的生存会不会如民营书店一样很艰难?那就听听“方所人”对于这种新的商业模式的理解与期许——

  倒下的光合作用,消失的不只是一家书店,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正因如此,在冬季萧瑟中开业的广州方所书店,便引来媒体和读者的无数目光。“我们做的不是书店,而是一个文化平台,一种未来的生活形态。”方所策划总顾问、。

  读者的反映似乎在印证着廖美立的话,在微博上,爱阅读之人都为方所的出现而兴奋与激动。@咨言说:“对我这个所有买书行为都改为网上进行的人来说,这样一个所在简直像是梦境。陈设环境、灯光、书、淡淡的钢琴音乐、咖啡香,满足所有想象。”方所负责宣传的徐淑卿也表示:“开业那两天,接连遇到北京、上海、台北的朋友,听到方所开业的消息都纷纷跑来,从那时起我就相信方所已经成为广州一个文化据点了。”

  内地及台港三地人共同创业

  方所的投资人是国内原创服饰品牌“例外”董事长毛继鸿,还有两位高管,一位是前面提到的廖美立,现在是台湾行人文化实验室执行长,还有一位是来自香港的艺术顾问。廖美立说,这可以说是内地及台港三地创业人共同在创作。

  在这3位高管中,毛继鸿虽然没有书店从业背景,但他对书店一直有一个梦想:在一个城市中,必须要有一个实体的平台,让更多创作者在这里发声。我们希望可以给作家一个安定的家,让他们可以在这里和读者面对面交流对话。“廖美立有丰富的书店从业背景经验,同时亦在艺术领域涉猎颇多。除了高管,方所中层亦有不少人都浸淫书店多年。如运营总监谭白绢是地道的台湾人,曾在台湾运营过4家诚品书店,还在法国的法雅客书店、英国的连锁影城、新加坡大众书局工作过;图书总监蒋磊,在西西弗、学而优、当当网都就职过,现在“为纸质书探索未来,在生活美学店里卖”,并自称“终身纸质卖书人”。

  据蒋磊介绍,方所现在大约有60名员工。员工对于方所的热爱时不时透露在微博中:“12点了,同事要催着才肯下班,还念着:杂志区没整理完,摄影柜空了好些书……亲爱的方所同事,未来在他们手上。”

  高管的梦想与专业,员工的热情与勤奋,钟情于实体书店那份美丽的方所人,让方所无处不细致、无处不品位。

  追求将各种业态做到极致

  前光合作用品牌部主管杨函憬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如果误以为加上咖啡馆,每月做几场沙龙,或是与房地产合作了就是商业模式,那么这得怪图书行业的市场化程度太低了。传统书店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纷纷倒下,最根本的原因是市场不断在变,但其商业模式却一直止步不前。”开在广州顶级商场太古汇、面积约2000平方米的方所,因集合了书店、咖啡、美学生活、服饰、画廊,而被业内称为一种具有复合功能的新型商业模式。

  在这个聚集了各种业态的店里,书只是其中的辅助吗?廖美立否认这种说法,且不说书在方所占了相当大的面积,方所更希望上述各种业态在这里达到一种精妙的平衡,体现一种文化的态度和主张。

  方所开业时就称要打造中国最美的书店,蒋磊说,方所的美,第一体现在国际化视野下品质的把关。方所选择书刊的标准是经典、优质、畅销,同时引进了大量的在内地难得一见的外版图书和期刊。在4万种图书中,40%左右是外版书;在期刊中,外刊有150种左右,内地刊物有242种左右。艺术类的图书和画册是方所书店主打产品,在台北有专门的团队负责挑选。“我们克服了很多困难,从日本、欧洲、台北故宫博物院等引进高品质的画册。”廖美立说。有网友在微博上比喻非常形象:“方所的选书,某些领域真是有久违的到心、到肉的感觉,少有肥肉和渣滓。优质长尾书曾是无数书店最恐惧的品种,但在方所,它们得到了罕见的尊重和自如。”除了书刊,其他业态也都力求做到极致。品牌服饰“例外”以原创精神转化为独特的服饰文化;影音作品在保证版权前提下多选取独立原创之作;设计品强调手工制作,来自日本、欧洲等国;生活用品着重设计感,如日本工业设计第一人柳宗理设计的锅;日系的咖啡,精心调配,点单本很特别,用一本厚厚的英文书制作成。方所之美,还体现在细节的精益求精,如灯光设计、材质使用、店员形象培训等。

  方所还注重和读者的互动,开业至今已经举办了多场名家讲座,尤其是来自台湾、内地著名诗人的诗歌朗诵,激发了不少人的诗歌情怀。廖美立说,方所计划每年的活动定一个主题,今年就是诗歌。

  这些业态在方所达到了一种高度的和谐,时尚廊掌柜许志强在微博如此评价:“有记者说方所像诚品,其实气质完全不同。诚品略带奢华,方所更有设计感;诚品大气而包罗万象,方所清雅而选书脱俗;诚品因体量大而失之精致,方所因面积小而有所舍弃。”

  一种文化交流空间带来的启示

  方所开业一周多,店堂内人头攒动,销售额也非常可观。蒋磊没有透露具体的数目,但她说图书是其中最大的一部分。“我要方所能证明:实体书店,好好做,就能好好活。”蒋磊在微博中如是写道。

  采访中,廖美立和蒋磊都强调,不是从书店的角度去做方所。“这是一个提供知识和美的地方。新一代的年轻人,他们不只需要好的阅读,还需要看好的展览、喝好的咖啡、用好的生活设计品,我们为他们提供启发寻找一种生活方式的场所。”廖美立说,希望将方所打造成一个品牌,一个文化的平台。据蒋磊了解,像方所这种城市文化交流空间,在国外都非常少见。

  这种创新的业态,不仅吸引了普通读者,也让业内同行有一窥其貌的欲望。广州学而优书店总经理陈定方、万圣负责人之一张焕萍都表示,有机会要去实地“细品”。

  那么,方所的出现,可以给民营书店带来什么启示?在蒋磊看来,大陆书店管理过于粗放,现在需要好好沉下心,认真考虑现有资源、优势、未来发展三者如何结合,把事情做好、做透。方所是在了解整个市场状况的基础上扎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方所不是浪漫的文化想象,它的创立、发展都经过了严谨缜密的商业评估。

  在未来,蒋磊希望方所可以做到产品更加精选、品质更加提升、与读者互动更好、管理更精细优质,由此证明,实体书店能够好好地活下去。而蒋磊也希望,方所的创新能为民营书店的发展提供思考和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