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外版图书的关键:弄清是全部还是部分版权

发布时间:2020-07-14 11:39:15


目前很多出版社都把引进图书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推进,这些引进版图书不仅把国外的文化精髓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及时有效地传递给国内读者,而且也极大地丰富了国内的图书市场,为出版社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和可观的利润。但是,由于我国开展版权贸易的历史不长,各方面还不够完

  善与成熟,加之版权引进本身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因此需要审慎对待。特别是在洽谈版权引进时,需要注意某些关键环节和技巧,否则,个别忽视的问题会带来大麻烦。
  关键:弄清是全部还是部分版权
  出版社在引进图书版权时,一定要确保所引进的版权要包含正文、所有图片、表格和引用文字。这一点非常关键,在开始谈判时需要逐一确定,否则后患无穷。由于版权本身的复杂性,稍有疏忽就有可能在日后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实践中发现,有的外商只拥有图书正文的版权或者拥有部分正文章节的版权,对其他方面包括图片等则不拥有版权,这就需要出版社与这些五花八门的版权拥有者取得单独授权。

  笔者就曾亲身经历过一次复杂的版权引进过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在引进有关法国17世纪园林的一本著作版权时就遇到了版权“麻烦”。在与法国出版商开始谈判时即被告知,对方只拥有该书的文字版权,而所有图片和诗词的版权归其他人所有。于是我们只能根据法国出版商提供的线索,试图通过邮件与所有版权持有人取得联系,但只得到一小部分图片版权拥有者的肯定答复,其他图片和诗词的版权拥有者则始终杳无音信,对此外商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于是只好采取在分别争得原版书作者以及原版书译者同意的基础上(作者和译者拥有大量的备用照片)向出版商提出更换书中所有图片,并请作者对书中诗词进行改写的要求。经过反复磋商,外商终于同意了这一要求,使我们成功地引进了该书。
  谈判:有作者帮助事半功倍

  在与外商谈判过程中,充分发挥原版书作者的积极性,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例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在引进建筑理论家萨林加罗斯的第一部著作时,外商一开始就向建工社索要7%的版税。经与萨林加罗斯本人协商后,他表示愿意出面说服外商。最终外商放弃了版税,免费授权建工社出版该著作的中文版。随后该作者的第二部和第三部著作均由建工社以同样的方式出版,第四部著作现正在翻译中。这其中以《城市结构原理》的版权归属最为复杂,外商仅仅拥有该著作的汇编权,而作者也只拥有其中三章的版权,其余版权均归他人所有。就在建工社左右为难之际,作者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出面与各版权人联系,最终为出版社争取到了所有章节的免费授权。

  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图书市场巨大对外版书作者来说充满诱惑,他们大都希望把自己的图书介绍到中国。相比那些出版商而言作者有着更大的积极性,而且他们与外商的关系也比国内出版社更熟悉,说话则更有分量。因此,出版社在引进外版图书版权时,要充分利用作者的这些优势,从而争取到更多对自己有利的条件。
  签约:合同中的六大注意事项
  所有的谈判结果最终都要落实到图书引进合同中。出版社与外商签订的合同条款一般很多,其中的必备要素包括:一是外商授予的中文版版权必须是专有的,期限一般为5年,如果是非专有授权或者授权期限太短,对于出版社而言意义不大。二是版税率和预付金的问题。版税率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引进的项目是否能为出版社带来理想的收益。预付金是根据首印数、预估定价和版税率计算出的,所以合同中一般也提到首印数和预估定价。三是有些外商是对制版光盘单独收费的,这笔费用不包括在版税之中,需要在合同中另做说明。四是每次付款时,15%的税款由谁承担也应在合同中予以说明。五是每年一次或两次定期向外商提供销售报告并支付相应的版税(以后的版税要扣除掉预付金)。六是出版社有对原版书中违背中国法律,有损宗教信仰等的内容进行删改的权利 (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些必备要素在合同中均要提及,以使双方有法可依,为以后的顺利合作奠定基础。此外,对于中文版的开本、用纸等事项也应在合同中做出明文规定,因为一些外版书的开本和用纸并不适合中国市场,在引进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改变, 这就要求在签署合同前就要与外商敲定下来。
  印刷:要重点核对版权声明
  外商的版权意识非常强,对中文版图书版权页上的版权声明在合同里就给出了明确规定,有些引进版图书的版权情况复杂。例如《城市结构原理》一书,各章均有各章的版权授权人,所有授权人都要在版权声明中提及(如果版权页放不下,就将分章版权声明单独放置一页)。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外版图书中原有单独列出的版权声明和致谢在中文版图书中也务必要体现出来,绝不能省略,这也体现了对书中所有版权人的尊重。为了防止出现疏漏和错误,在中文版出版流程的每一环节都要对版权声明进行认真核对,印刷前最好再做一次细致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