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在加速调整中优化资源配置

发布时间:2021-04-30 09:48:15


  战略重组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和中国出版对外贸易公司进出口业务、做强荣宝斋文化艺术品经营、控股黄河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吸纳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与华文出版社、投资拍摄《决战南京》、积极推进股改上市、参与发起成立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近年来,在重塑合格市场主体的过程中,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按照文化产业和市场经济规律,通过对公司内外、产业内外、国内外各资源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不断转变传统发展方式,增强公司市场活力与竞争实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集团公司实现打造国际一流出版传媒企业的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一切首先得益于集团公司的体制改革。出版产业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根本要求,就是按照出版产业发展规律和经济规律,解放和发展出版生产力,实现产业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没有体制上的重大创新、制度上的重大突破,就难以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聂震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转变发展方式
聂震宁认为,期间改革发展的主要内容,。对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出版业来说,发展方式的转变不啻一场深刻的产业变革,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快这一转变。
“国际金融危机让我们更加清楚地意识到,在新的国内、国际环境下,出版业在传统的发展模式下已经走到了发展极限,因此必须下决心转变发展方式,通过资源优化配置,不断适应世界经济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新格局、新趋势,使产业焕发出新的活力。”聂震宁说,“改革必然包括产业发展方式的变革,转变发展方式是产业改革走向深入的必然要求。”
从一定意义上讲,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大小,反映了出版业体制改革的力度,资源配置的优化程度,决定着出版产业发展的质量和速度。“改变现存的以计划和行政方式进行资源配置所带来的弊端,成了我们转企改制后要进行的一个重要工作。”聂震宁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不仅仅是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更重要的是从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长远目标来加以考虑。
以资源配置为杠杆 提高企业竞争力
  对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2009年年初,集团公司对旗下的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和中国出版对外贸易公司进行重组。
  “两家企业都从事出版物进出口业务,存在业务重复和内部关联竞争问题,重组将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降低运营成本,减少内部竞争,提高整体实力。”聂震宁说。据介绍,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形势下,重组后的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进出口业务仍取得了20%的增长。而集团公司所属的荣宝斋是一个有着近400年历史的著名品牌。集团公司将荣宝斋从中国美术出版总社中分立出来,成为公司下属主要经营艺术品投资相关业务的一级法人单位并积极推动其上市融资。“分立后的荣宝斋作为文化艺术品经营实体,直接面向市场,效益明显。2009年销售收入增长70%,利润增长50%。”聂震宁说。以资源配置为杠杆,实现了集团公司出版资源的整体优化和市场掌控能力的不断提升。
对外部资源的有效配置。2009年年底,集团公司资本运作初见成效,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重组黄河出版传媒有限公司,以51%的股权控股黄河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随后又成功吸纳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华文出版社。“重组后的出版企业,将通过市场竞争来检验成果。”聂震宁说。集团化的路径就是公司内部、产业内部资源的整合和公司外部、产业外部以及国外相关资源的重组,优化资源配置是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聂震宁认为,兼并重组无疑是提高出版产业集中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较好途径。
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作用 有利于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对于一家出版企业来讲,我们首先要为社会提供优质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人们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要不断提高效率和效益,这就是我们的社会责任。,只有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企业才能更好地履行其社会责任。”聂震宁说。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在转变生产方式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挺拔出版主业,始终坚持建设创新型企业。资源整合带动了集团公司体制机制创新、结构调整及“走出去”战略的系统开展,经济效益稳步提升,很好地履行了文化责任。2009年,集团公司动销品种达3.5万种,全国图书零售市场占有率继续排名第一;全年营业收入增长6.83%,利润总额增长13.87%,资产总额增长11.64%。
  聂震宁认为,文化体制改革,,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而要实现这一根本目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必须转变出版业发展方式。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第一步是培育合格市场主体,而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则是必由之路。(记者王坤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