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进村让广大农民尝到甜头
发布时间:2020-03-01 06:25:15
“十一五”期间,国家对农村地区文化建设的投入4年间增幅达到140.98%,对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投入增幅达到133.8%和154.5%。
放下锄把,拿起书本
2009年以来,楼院村与郑州市的技校进行合作,对该村村民进行培训,让拿惯了锄把子的农民拿起了书本,进了课堂,学了知识。村民们都说,从书本里和课堂上学到知识,以后走到哪儿都有用,咱农民也成了文化人儿。
“原来吃还有这么多门道啊,我们真是长了见识了,现在我不仅会做简单的北方家常菜,连南方的一些菜都能捣鼓出来。”赵金花边翻看着课本——《南北家常菜大全》边说。村里年轻一点的家庭主妇80%都参加了这样的培训,也经常在一起探讨做菜心得。该村的男劳力都在研读电工基础知识,已经学习了几个月,马上就能拿到结业证书。
不仅仅楼院村的村民享受到了文化实惠,全国各地都开展了这样的惠民文化活动。2002年,国家就要求在全国开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各地的“文化大院”日益红火,专家走近农民,农民走进书屋。
“以前想了解一些种植、养殖方面的知识,还得专门跑到镇里的新华书店去,十分不方便。有时候嫌书价钱太贵,又舍不得买。现在好了,政府送来不少农业技术方面的书籍,不出村就能查阅这方面内容,真是太方便了,而且不用花一分钱!”山西省的农民王世宏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网上充电“赶时髦”
除了传统形式的培训,新密市的村民还“赶了时髦”——不仅有800多种图书可以借阅,上千种音像制品可以观看,还有了网上阅读资源。
新密市寺沟村的党支部书记赵银峰也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网络资源,他每周都会组织村民观看农业技术视频,赵银峰讲道:“原来从来没有想过农村还能办图书馆,而且还有网上图书馆,现在我们能够从网上咨询专家,种庄稼时遇到的问题都能够找到答案,给我们带来了不少方便。”
农家书屋成“黄金屋”
文化进村,已经让广大的农民尝到了甜头。他们已经深深体会到,多看书,除了能丰富文化生活外,还能让自己的“锄头”刨出“黄金”,越来越多的农民走进农家书屋。
经过培训,拿到了结业证书的楼院村村民张春荣利用学到的烹饪知识,办起了“农家小院”,专门为游客提供农家小菜,全村像她这样的小院已经有十几家。去年4月份,楼院村的村民借助书本上的旅游知识,利用本村的杏花资源,开办了第一届“杏花节”,这个曾经的全国贫困村引来近万名游客。
天津市蓟县渔阳镇东马坊村村民侯爱兵也从书本里得到了真正的实惠。老侯笑呵呵地说:“现在,通过看书,我学会了蔬菜多品种混种等实用技术。我的投入比原来少了15%,产量却提高了10%,5亩地增收了8000多元!这农家书屋真是咱农民的‘黄金屋’啊!”
尝到了甜头的农民期盼更多的惠民文化政策。
在楼院村的村民看来,有了国家做“后台”,他们将会迎来新的文化学习时代。(张意轩 任咪娜 李卓)
最新资讯
-
08-02 1
-
10-10 1
-
11-20 1
-
08-29 0
-
08-15 0
-
05-2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