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素质作表率”主题讲坛今年第七期举办

发布时间:2019-12-12 22:46:15


7月30日上午,。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葛兆光教授围绕“禅宗与中国文化”这一命题,以历史学家的视角,对禅宗特别是中国禅宗的起源、发展、理论体系及其与中国文化的结合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演讲。、副署长蒋建国,。
葛兆光从开创禅宗南宗的六祖慧能因一首偈语而得弘忍传授衣钵的故事入手,讲述了禅宗南宗与北宗理论上的重要差异,阐释了慧能所创立的南宗,为什么被看作佛教中国化的重要一环。他同时从禅宗中关于静坐的方法、“空”与“无”、顿悟和“不立文字”等四个方面,论述了禅宗如何从实践方法转化为理论体系,如何从修行倾向变成了佛教派别,如何从草根阶层转向精英阶层等涉及禅宗历史的几个重要问题。
葛兆光指出,自唐代以来,禅宗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相当深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禅宗对佛教的“非宗教化”意义,表现在它去除偶像崇拜、瓦解仪式制度、免除修行之苦,推动生活艺术化,顺应自然,这些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士大夫的宗教态度;第二,法我皆空、平常心是道的禅宗思想精髓,既是对我国儒家精神世界的补充与补救,也是对儒家士大夫沉重的政治责任与社会理想的逃遁与拯救,进而构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另一面;第三,它对中国文学与艺术的影响深远,逐步使超越与自然成为诗歌与琴棋书画等中国文化和艺术中最高的审美价值与情趣;第四,“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等千奇百怪的禅宗语录,对于人们惯常的理性思维方法是一个补救和冲击。
,。

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