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高新区努力挖掘知识产权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0-05-14 22:48:15
东菱振动生产的35吨电动振动试验系统,曾为“神舟”、“嫦娥”等翱翔太空提供了保障。3000万元的资金注入让这家民营科技型企业更进一步走向发展与壮大。
“银行对企业知识产权这一无形资产的利用,无疑又为企业融资增添了新的平台。”苏州市高新区科技局副局长顾君表示,近年来,苏州高新区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以建设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园区为目标,全面提升知识产权综合能力,推动知识产权工作快速发展。
苏州高新区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服务和保护体系。充分发挥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形成知识产权保护合力;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了苏州高新区知识产权服务中心,提供知识产权全方位服务,并将知识产权工作触角延伸到乡镇;在司法保护方面,,成立了知识产权审判庭,大大加强了区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
同时,苏州高新区积极创新知识产权工作方式方法,苏州高新区在江苏省内率先探索建立知识产权管理预警系统。这一方便、快捷的全区专利检索和预警系统,强化了对股改企业与高新技术企业专利信息监控与预警,确保区内股改企业避免出现专利管理方面漏洞。
为推动企业成为知识产权创造的主体,苏州高新区加快知识产权的转化利用。全区80%以上专利由企业创造,并涌现出一批专利优势企业,其中专利年申请量超过100件共12家企业。获江苏省知识产权先进企业称号的金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仅2009年就申请专利178项,获得授权171项,累计申请专利超过700件。佳世达科技近三年来专利申请量在250项左右,其中发明专利229件,占申请总量的91.6%。年营业额达250亿元以上。
“‘量增质高’是苏州高新区知识产权工作近年的一大特点。”顾君表示,“全区近年专利申请量快速提升,以年均40%以上的增长速度递增。衡量地区创新能力的是质量,代表着专利申请质量的发明专利申请量保持了50%的年增长速度,促使全区发明专利占比持续提升,2010年达29.6%,比苏州全市平均水平高出了13个百分点。”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0年底,高新区已累计拥有专利申请13461件,专利授权7221件,软件著作权400余项,集成电路布图30余项,国外专利100多项,国家驰名商标2个,著名商标23个,知名商标33件,省名牌产品21个,区内企业参与制订国家标准27个。
“继去年顺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验收之后,2011年起,苏州高新区进入了为期三年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园区建设阶段。”顾军说。
高新区目前正加快培育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建立健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在符合条件的企业中推进江苏省知识产权贯标工作,近期目标是“确保培育具有知识产权示范作用的单位30家,培养企业知识产权工程师100名”。
最新资讯
-
08-28 1
-
10-02 0
-
08-21 0
-
08-19 0
-
08-29 0
-
08-2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