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译外高层论坛暨“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表彰会回眸
发布时间:2020-11-28 07:45:15
编者按 近日,中国外文局和中国翻译协会在北京举行第二届中译外高层论坛暨“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表彰大会,我国翻译家和中外文化交流学者高莽、林戊荪、江枫和李文俊获得“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同时,368位长期活跃在我国外事、社科、对外传播、科技、军事等翻译和翻译教学、翻译服务等领域并作出突出贡献的翻译家获得“资深翻译家”荣誉称号。
前国务委员、,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王仲伟,中国外文局局长周明伟在表彰会上就我国翻译工作作了重要发言,本版特进行刊登。同时,本版还对高莽、林戊荪、江枫和李文俊4位获奖者及其主要翻译作品一一介绍,撩开这些为中国文化“走出去”作出卓著贡献的“幕后英雄”的神秘面纱。
将全面真实的中国介绍给世界
中国网 胡迪 摄中国翻译协会开展“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和“资深翻译家”表彰活动,不仅是对老一辈翻译工作者突出业绩和敬业精神的高度评价,也是对广大青年翻译工作者的鞭策与勉励,对促进我国翻译事业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我们的对外文化传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要看到,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国家对我国的误解甚至偏见仍然存在。这种障碍的产生,除去意识形态上存在的分歧和矛盾等因素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大多数西方人并不熟悉中国的语言、文化以及中国的历史和现状。因此,向世界说明中国、介绍中国,是一项长期、艰巨并富有挑战性的工作,而在这一过程中,翻译特别是中译外工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性环节,甚至可以说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
通过翻译工作向更多国家和地区传播中国文化,促进友好交往,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加强我国的软实力建设,是时代赋予我国翻译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同时也对翻译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一定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认识中译外工作,勇于承担责任和挑战,更好地为实现国家长远战略目标服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服务。
在此,我提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第一,要牢牢把握中译外工作的总体目标,提高对外传播能力和水平。中译外工作是我国对外传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公共外交的重要手段和平台。要密切跟踪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紧扣时代脉搏,既传播中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又反映时代特点和当代中国发展面貌。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重点宣介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和理念,、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及时准确地对外阐释我国的内外方针政策和主张,中外文、多语种同步,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在突出展示我国建设和发展成就的同时,客观反映我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存在的问题及所做的努力。要竭尽全力将一个全面、真实的中国介绍给世界,争取世界的了解、理解、认同和支持。
第二,埋头苦干,打造一大批翻译精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出版了许多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翻译精品,包括几代领导人的著作和一些古典文学名著,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新的形势呼唤我们拿出更多更好的翻译作品,特别是中译外翻译作品。广大翻译工作者要本着历史的责任感、国家和民族的使命感做好这项工作,把反映中国历史文化和当代发展各方面情况的优秀作品翻译推介出去。要深入研究对象国历史、文化、宗教背景和民众思维模式,通过准确、传神的翻译,用喜闻乐见的方式、通俗易懂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提升感染力和针对性。要提高中译外作品的策划包装和对外营销水平,打造一批有分量、有影响的品牌,闯出一条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的道路。
第三,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近年来,我国广大翻译工作者适应时代要求,从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高度出发,就如何进一步提高翻译质量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增强译文的政策敏感性;把握中外历史文化的不同,增强译文的可读性;把握中外语言特点的不同,增强译文的“意合”性;把握原文语境语体的不同,增强译文的多样性等。要对这些有益的实践和经验进行归纳梳理,发展和完善为系统的理论并用以指导翻译实践。
第四,着眼长远,有力、、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好的翻译队伍。这是翻译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广大翻译工作者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不断夯实语言功底,提升文化素养,更新知识结构。特别要发扬老一辈翻译家刻苦钻研、潜心研究的宝贵精神,不慕虚名,不骛虚声。希望各行各业、各级部门和领导都高度重视翻译队伍建设,照顾到他们的特殊性,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为翻译人才的发掘、培养以及工作和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从战略发展高度做好翻译工作 □王仲伟
中国网 胡迪 摄当今世界,“文化竞争”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中国要取得在世界上的话语权,在未来世界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中国文化必须“走出去”。中国悠久而璀璨的文化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中国理应对新世界文化格局的形成作出自己的贡献。但是我们目前仍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中国制造”在不断地走向世界的同时,中西文化交流却是呈现严重的“贸易逆差”和“西强我弱”之势。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能力以及对世界的影响力,与中国文化自身的内涵与厚度相比,相去甚远,也与我们的综合国力不相匹配。
中国文化“走出去”,为世界文化作出贡献,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翻译。我们知道,国际翻译界有一个共识,即翻译工作者最合适的任务应该是把外语翻译成母语。但是,由于中国语言文字的特殊性,也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主要由中国翻译工作者承担中译外的翻译工作几乎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唯一选择”。
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翻译事业的大发展和大繁荣,特别是对外传播领域的翻译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今天,在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地方,,读到英文版《中国日报》,、法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播出的电视节目,听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40多种语言的广播节目。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国际在线等网站,每天在第一时间用几十种语言文字向国际社会发布有关中国的最新信息。中国外文局用40多个语种对外出版各类外文图书,外文局旗下的《北京周报》、《今日中国》、《中国画报》、《人民中国》等20多种对外宣传刊物向世界各地发行。。中国正在加快融入世界的步伐,世界开始越来越多地了解中国。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与广大翻译工作者的努力分不开的。
最新资讯
-
01-03 0
-
08-03 1
-
08-17 2
-
08-16 1
-
08-27 0
-
12-0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