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存辉"暗战"施耐德 正泰打赢涉外知识产权第一案

发布时间:2019-08-21 15:40:15


  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最近春风得意。4月中旬,他率队打了个漂亮仗,通过知识产权诉讼,让世界500强之一的施耐德电气赔付了1.575亿元。

  南存辉

  施耐德专利侵权案开庭现场

  这是迄今为止,国内企业在涉外知识产权案件上获赔付最高的一笔。

  4月15日,两大公司在浙江省高院调解下达成和解。4月底,10多年的老“冤家”施耐德如期支付1.575亿元人民币给正泰,双方关于知识产权的争端暂告一段落。

  很少人知道,2006年7月,正泰首次起诉,要求的赔偿金额是50万元人民币。

  从50万飙升600多倍到3亿多,这里有着什么样的故事?为此,记者采访了正泰集团副总裁徐志武和此案的审判长、省高院民三庭(知识产权庭)庭长周根才,案件背后的“暗战”更精彩。

  赔付额从50万涨到3.35亿 正泰专利案后的“暗战”

  “我们跟施耐德,已经打了10多年官司了,他们最早对我们的一项起诉在1995年,后来陆续在德国、意大利、法国等地对正泰多个产品提起20多项专利诉讼。”正泰集团副总裁徐志武告诉记者。

  总部在温州的正泰公司是中国输配电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名列中国民企十强。施耐德电气公司总部在法国,名列全球五百强。施耐德电气低压(天津)有限公司是施耐德公司在中国注册的合资企业。

  2005年年底,一直处于防御方的正泰突然意识到:自己有实力进行反击。次年7月,正泰对施耐德提起诉讼,。

  正泰集团副总裁徐志武说,他们小心地准备证据,“首先组织专家分析,施耐德公司有没有产品落入我们的专利保护范围。结果是:有!”

  为谨慎起见,他们把相关产品送到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那里,确认有效。接下来,正泰又组织专家进行分析,确定对方产品中的确使用了正泰的专利技术。

  侵犯专利权的证据是有了,省高院知识产权庭庭长周根才分析,正泰当时还缺“施耐德因侵权获利的数额”。

  “如果缺乏损失金额数据,。”

  正泰当然无法从施耐德那边得到“获利”的数据,也无法证明自己“损失”多少,所以,眼看最高也只能得到50万赔偿了。

,,希望法庭作“施耐德获利”的司法鉴定。

  一般来说,“获利”由“侵权物的营业利润率”和“侵权产品数量”相乘得到。

  为了得到这两个数据,鉴定人员费了不少脑筋。

  在施耐德公司的电脑里,鉴定人员搜索到了一份财务数据,其中刚好有产品销售额等资料。数量被找到了,但利润率有多少呢?

  施耐德没有提供相关资料。鉴定人员只好找当地税务机关,从那边得到了施耐德向税务机关申报的产品利润率。

  从“利润率”和“销售额”,。一开始不明确的这个数字,定在了近3.35亿。之后的判决依据此数字进行。

  新闻纵深

  知识产权案浙企告外企的越来越多

  正泰和施耐德的专利权纠纷,是近几年涉外知识产权案中赔额最大的一起。据省高院知识产权庭庭长周根才介绍,近几年,浙江涉外的知识产权案逐年上升,其中浙企担任原告角色的案例也越来越多。

  “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不正当竞争乃至一些合同纠纷等,都归属于知识产权范畴,但一般专利权、商标权纠纷较多。”

  “2007年,浙江共有119起涉外知识产权案,到2008年就有240多起;2007年,只有10多起案件中浙企担任原告,2008年这个数字上升到31起。”

  去年底,杭州市中院一审判决三星侵犯浙企华立通信拥有的GSM/CDMA双模手机专利权事实成立,三星被判赔华立人民币5000万元。

  2007年5月,浙江省高院二审判决上海百事可乐饮料有限公司侵犯浙江蓝野酒业有限公司的“蓝色风暴”商标权,须进行赔偿。

  目前省院受理的涉外知识产权案件中,境外当事人作为被告和境外当事人作为权利人(原告)的比例大概为1∶7,但周根才估计,今后几年中,浙企告外企的比例将逐步上升。

  “一方面,浙江人越来越有维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另一方面,浙江的知识产权权利主体越来越多――浙江的专利、驰名商标、地理标志原产地等,均在全国前列。”

  浙企敢到国外应诉了

  2005年,省高院曾经对浙企海外应诉情况作过一个统计,发现极少有企业敢于到国外打官司。

,很少有表示出去应诉的。语言不通、应诉费用高等都是原因,但一旦放弃应诉,就意味着失去那一地的市场。”周根才告诉记者。

  这种情况现在得到了改善。温州的通领科技集团面对世界五百强企业美国莱伏顿公司的起诉,,,该意见书完全采纳了通领集团的解释。这是中美知识产权纠纷案中,中国获得的首次胜诉。

  一些浙企还遇到了一个全新的问题:商标在国外被人抢注!

  今年1月和3月,梦娜、新光、康奈三家企业收到了中国驻加拿大使馆通过国家商标局的来函――梦娜、新光、康奈商标在加拿大遭到抢注!

  商标权属于知识产权范畴。商标被抢注并不是完全没有办法,老字号企业“王致和”就通过法律手段在德国状告“欧凯”公司,被判胜诉。还是一句话,要敢于走出国门,。

  话外音

  外观专利打赢官司难

  成功的案例值得学习,失败的经验更值得借鉴。随着法律意识的提高、权利主体的增加,越来越多企业会拿起“知识产权”的武器保护自身利益,其中的讲究,省高院民三庭(知识产权庭)庭长周根才给总结了几条。

  “一般来说,证明被告侵权及取得对方获利或自身损失的数据很难。证明侵权事实,最好也请公正人员现场取证,因为企业自己提供的证据往往会遭遇另一方否认。而获利数据,最好求助于专业的司法鉴定机构,,借助司法力量来取得证据。正泰后来就是这样做的。”

  知识产权也不能滥保护。比如有些保护,就是徒劳。

  “一般来说,发明专利申请很难,要经过2-3年审查,受保护程度较高。而一般的外观专利等,在司法实践中无效率高达50%――也就是说虽然国家承认你的外观专利,但如果你以此起诉别的企业侵权,有一半败诉的可能。特别是如果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裁定该专利无效,那几乎就是败诉了。”

  “还有,有些企业以‘侵犯商业秘密’为由起诉人家,这个‘商业秘密’可不能自己说了算。上次台州有家企业诉人家侵犯‘1000多年传统工艺的秘密’,后来我们发现这个传统工艺流传很广,不能算‘商业秘密’,当然败诉。”

  就像正泰集团副总裁徐志武说的,“中国人也有专利,老外也会侵权”,最好的结果或许是大家都有尊重知识产权的意识,减少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