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域名与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

发布时间:2019-08-06 08:16:15


驰名商标的扩大化保护,是《巴黎公约》以来的习惯做法,但从《巴黎公约》到Trips都是将驰名商标局限在现实空间加以保护。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将与他人驰名商标相同或者相似的字母、拼音、文字注册为域名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由此带来的法律纠纷也越来越多。实践的发展提出了新问题:驰名商标的权利范围能否扩展到虚拟的网络空间?将与他人驰名商标相同或者相似的字母、拼音、文字注册为域名的行为是否侵犯了他人的驰名商标权?。

  案情介绍:

  原告(美国)杜邦公司诉称:我公司创建于1802年,从1863年起就与中国有贸易往来,是世界500家最大企业之一。我公司注册使用的椭圆形“DU PONT”商标应认定为驰名商标,理应获得特殊保护,包括对dupont域名的注册和使用。被告未经我公司允许,擅自将与其没有任何关系的我公司的dupont商标注册为域名,造成我公司不能注册域名“dupont.com.cn”,并导致了客户的混淆、误认,损害了杜邦公司的商誉。被告的行为已构成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一、立即撤销其在中国互连网络信息中心注册的“dupont.com.cn”域名,以停止对原告“DU PONT”商标专用权的侵犯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二、公开在报纸上向原告赔礼道歉;三、承担原告为本案诉讼支出的调查取证费用2700元。

  被告北京国网信息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国网公司)辩称:首先,本案不属于民事诉讼的范畴,因为被告是因域名行政主管机关的具体行政许可行为而取得的dupont域名,如该行政许可行为不合法而侵害原告的合法权益,并在经行政异议程序不能解决的情况下,原告应以中国互连网络信息中心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其次,原告的“DU PONT”商标未经行政认定程序,不属驰名商标;第三,商标与域名是两个领域完全不同的概念,互连网络域名的注册及使用均不在我过商标法调整的范围之内,我国商标法所列举的具体侵权犯商标权的行为也未将注册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域名的行为规定为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行为;第四,被告的域名“dupont.com.cn”不可能导致人们对原告商品的误认,原告对我方的指控不能成立。起诉

,杜邦公司于1802年成立, 产品销售至多个国家和地区,具有较高的营业额。(瑞士)内穆尔杜邦国际公司(简称瑞士杜邦公司)于1976年11月,在中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简称中国商标局)注册了椭圆字体“DU PONT”商标,后经中国商标局核准转让给杜邦公司。此后,杜邦公司在其他商品类别上注册了椭圆字体“DU PONT”商标。从1992年开始,杜邦公司在中国花费大额广告费,采用多种方式对椭圆字体“DU PONT” 商标作了持续的广告宣传,实现了较大的销售额。被告国网公司于1996年3月注册成立,其经营范围为计算机网络信息经营服务、计算机网络在线服务、电子计算机硬、软件的技术开发等。国网公司于1998年11月2日,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注册了域名“dupont.com.cn”,但一直没有实际使用。1999年3月,杜邦公司在中国的子公司中国杜邦有限公司曾致函国网公司,要求其停止使用“dupont.com.cn”域名,撤销对该域名的注册。在一审庭审中,国网公司不能说明该公司在何方面与“dupont”一词有关。另查,杜邦公司为本案诉讼支出的调查取证费用共计2 700元人民币。

,原告指控被告的行为侵犯原告的民事权利,构成侵犯商标专用权及不正当竞争,侵权责任,故本案属民事权益纠纷,。杜邦公司系美国法人,我国与美国均属《巴黎公约》的成员国,本案的处理应适用我国相关法律及《巴黎公约》的规定。

  杜邦公司是椭圆字体“DU PONT”商标的合法商标权人,该商标已在包括我国在内的94个国家、地区及组织注册通过杜邦公司多年来对该商标大范围的持续广告宣传,以及使用该商标的商品的良好质量,使杜邦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大规模的拥护群。椭圆字体“DU PONT”商标在我国市场上也享有较高声誉,为我国相关公众所熟知。杜邦公司关于椭圆字体“DU PONT”商标属驰名商标,本院予以支持。商标是否驰名是一种客观存在,对驰名商标的认定实质上是对涉及民事权利的客观事实的确认,。

  杜邦公司已将椭圆字体“DU PONT”商标在多个国家、地区及组织注册,在全球拥有众多的用户。椭圆字体“DU PONT”商标于1976年在中国注册,杜邦公司对该商标享有专用权。杜邦公司在中国投入了巨额的广告费用,其商品在中国拥有大量的消费者。椭圆字体“DU PONT”商标在中国市场上已享有较高声誉,为中国相关公众所熟知,属驰名商标。椭圆字体“DU PONT”商标作为驰名商标, 根据《巴黎公约》的规定应当受到在普通商标一般保护的基础上的更高水平的特殊保护。域名是企业在计算机网络上的重要标志,属于知识产权范畴。商标权人有权在计算机网络上以域名的方式使用并享受驰名商标所带来的利益。将他人驰名商标注册为域名的行为,必然会给商标权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

  国网公司使用杜邦公司驰名商标“DU PONT”作为其域名中最具识别性的内容,必然会导致公众对其出处的混淆。国网公司注册“dupont.com.cn”域名后并不使用,实际上阻止了杜邦公司将其驰名商标用于域名注册,妨碍了杜邦公司在计算机网络上使用自己的商标进行商业活动。国网公司不能说明其与“dupont”一词有关,不能证明其对“dupont”享有在先权利或注册该域名的正当理由。国网公司作为注册域名的代理商,明知“不得使用他人已在中国注册过的企业名称或商标名称”注册域名,却擅自注册域名“dupont.com.cn”,在收到杜邦公司在中国的子公司的警告信后仍不纠正其行为,足以认定其注册域名的行为具有恶意。因此,国网公司的行为构成对杜邦公司驰名商标专用权的侵犯,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国网公司恶意将他人驰名商标注册为域名,无偿占有他人的商誉为自己谋取不当利益,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其行为构成了不正当竞争。鉴于国网公司并未实际使用该域名,杜邦公司要求被告赔礼道歉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第一款, 判决:(一)国网公司撤销其注册的“dupont.com.cn”域名;(二)国网公司赔偿杜邦公司为本案诉讼支出的调查取证费用2 700元人民币;(三)驳回杜邦公司的其他诉讼请求。

  国网公司不服一审判决,。理由是:认定域名属于知识产权范畴,商标权人应有权以域名的方式使用自己的驰名商标没有法律依据;国网公司注册的域名在计算机网络上使用,不会引起公众对其出处的混淆;国网公司没有妨碍杜邦公司在计算机网络上使用自己的商标进行商业活动;不能因国网公司的名称、地址或其他方面与“dupont”无关而认定国网公司有恶意;国网公司没有利用杜邦公司的商誉为自己谋取不当利益;国网公司没有违反中国民法通则第四条、中国商标法第三十八条第(四)项、中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第一款和《巴黎公约》第四条的规定,。杜邦公司服从一审判决。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杜邦公司表示服从一审判决。

,杜邦公司于1802年在美国注册成立,自设立以来一直在其产品上使用椭圆字体“DU PONT”作为产品制造者的识别标志。瑞士杜邦公司于1976年11月2日在中国商标局注册椭圆字体“DU PONT”商标,核定使用在商品中国分类第26类、31类、30类,后经核准续展注册在商品国际分类第1类、第5类、第17类,1995年10月转让给杜邦公司。杜邦公司还于1986年11月2日在中国商标局注册了椭圆字体“DU P0NT”商标,核定使用在商品中国分类第22类。前述注册商标分别经续展现仍在保护期内。1997年3月7日、1997年4月14日、1998年11月14日杜邦公司在中国商标局分别注册了椭圆字体“DU P0NT”商标,核定使用在商品国际分类第24类、3类、11类。1999年2月28日,杜邦公司在中国商标局注册了“DU P0NT”文字商标,核定使用在商品国际分类第21类。

  自1988年开始,杜邦公司在中国设立了11家独资公司或者合营公司,其商品涉及电子、化工、农药等领域,其中有7家已经投产。自1992年开始,杜邦公司在中国采用多种形式对椭圆字体“DU PONT”注册商标作了持续的广告宣传。包括在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解放日报》、《电子世界》、《读者》、《海外文摘》、《时尚》、《参考消息》、《中国化工报》等新闻媒体上发布广告、制作电视专题片、参加专题展览会、举办产品推介会等。1997年,杜邦公司在中国为椭圆字体“DU PONT”注册商标投入的广告费用为148.2万美元,同年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在中国的销售额为2.23亿美元。

  国网公司于1996年3月成立,经营范围包括计算机网络信息咨询、计算机网络在线服务等。1998年11月2日,国网公司向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申请注册了“dupont.com.cn”域名,域名注册证号为981102005077,该域名一直未实际使用。在“dupont.com.cn”域名中“。cn”为顶级域名,“。com”为二级域名,“dupont”为三级域名。一级域名和二级域名是域名中的固定的组成部分,无法以域名注册人自己的意志创立或改动,三级域名是由域名注册人自己创立,与其他域名相区别的部分。在审理过程中,国网公司不能说明该公司的名称、地址、简称、标志、业务或其他任何方面与“dupont”一词有关。

  1999年3月,杜邦公司在中国的子公司中国杜邦有限公司致函国网公司:本公司注意到你公司在中国注册了域名“dupont.com.cn”。杜邦公司以“DU PONT”商标注册并经营国际商业活动有近200年历史,同时是“DU PONT”注册商标在世界各国的注册所有人。本公司在中国拥有10余家独资或合资公司,均以“DU PONT”之名注册。本公司亦在中国注册了“DU PONT”商标。本公司在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域名为“dupont.com”。我们要求你公司立即停止使用“DU PONT”域名,并立即撤销对“dupont.com.cn”域名之注册。

  1999年11月4日,北京市公证处应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的申请,对国网公司在计算机网络上的网页进行了公证,并出具了(99)京证京字第31435号和(99)京证京字第31436号公证书,该公证书载明,域名“dupont.com.cn” 的注册单位是国网公司。该公证书还载明,在国网公司的网页中载有:“域名是企业在互联网上的‘商标’,是其他企业用户识别和访问企业网站最为重要的线索。从商界看,域名已被誉为‘企业的网上商标’。没注上域名比商标被抢注更头痛。国网公司提供包括域名注册、虚拟主机等一整套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协助企业实现电子商务。”并且在该网页上还明确载有域名注册条件,其中有“不得使用他人已在中国注册过的企业名称或商标名称”。

,中国与美国均为《巴黎公约》的成员国,杜邦公司作为在美国注册成立的法人,在认为其正当权益在中国受到侵害时,,。

,可以依当事人的请求及案件的具体情况认定涉及的注册商标是否为驰名商标。本案中,瑞士杜邦公司于1976年将椭圆字体“DU PONT”注册为商标,后合法转让给杜邦公司,此后,杜邦公司在多个商品类别上注册了“DU PONT” 椭圆字体和文字商标。同时,杜邦公司在中国多家新闻媒体上投入大量资金长时间对“DU PONT”注册商标进行宣传,使得“DU PONT”注册商标在中国为相关公众所知悉。使用“DU PONT”注册商标的商品通过相关公众的使用,表明具有良好的质量,使得“DU PONT”注册商标代表了一定的商品质量。并且在中国实现了较大的销售额,具有了一定的市场占有率。杜邦公司所注册的 “DU PONT” 商标可以认定为驰名商标。“DU PONT”注册商标成为驰名商标的时间至少应早于国网公司注册“dupont.com.cn”域名的时间。

  根据《巴黎公约》的有关规定,对于驰名商标应给予较高水平的保护。因为驰名商标能够给权利人带来较大的商业利益,未经许可,将驰名商标以任何形式作商业性使用,都将损害驰名商标注册人的权益,所以都是对驰名商标专用权的侵犯。

,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法律评析:

  一、本案是不是民事案件本案被告故意混淆本案诉讼法律关系的客体,认为本案应以中国互连网络信息中心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事实是,原、被告之间属于民事权益纠纷,原告认为其商标为驰名商标,被告的行为侵犯了其商标权,并构成不正当竞争,理应适用民事诉讼法审理。原告指控的是被告注册、持有dupont域名的行为,而不是中国互连网络信息中心核准被告注册该域名的行为。。

  二、,认定了原告所持有的“dupont”商标是驰名商标,这构成被告上诉的一个重要理由。,“没有法律依据”。那么,?

  驰名商标是指在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并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商标。驰名商标之驰名,是指该商标在消费者心目中享有的崇高声望,这是一个客观事实问题,某一商标是否驰名的最权威的判断者应当是消费者,但由消费者判断商标是否驰名的做法多少带有些须天真和矫情。消费者是一个个分散的个体,无论是把他们统一起来认定一件商标是否驰名,还是将他们认为某个商标是否驰名的意见统一起来,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较大的难度。因此,客观上需要一个能够代表消费者意愿的公正中立的第三者来认定驰名商标。

。,.事实上,。1992年8月2日,,认定了“郎”字商标为驰名商标2,,也是我国第一次认定驰名商标,3不但为司法机关认定驰名商标做出了大胆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也对我国此后开展的驰名商标认定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也是和国际惯例一致的,,而很少在纠纷发生前先认定一批驰名商标堆放在一边。

  我国驰名商标的认定曾一度被视为行政机关的专利。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96年发布的《驰名商标认定和管理暂行规定》(下称《暂行规定》)的规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驰名商标的认定和管理工作,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认定或者采取其他变相方式认定驰名商标。这是一种事前认定的方法,即在发生纠纷前,由行政机关先行认定一堆商标。作者认为,《暂行规定》的这种做法是有待商榷的。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是管理商标的法定行政机关,也是依法授予商标权的国家机关,当事人有理由怀疑其中立性和客观公正性。由行政机关垄断驰名商标的认定,并不利于对驰名商标的完整保护,也不符合WTO对知识产权执法的要求。TRIPS要求“对于行政部门的终局决定或裁决,在任何情况下,都应使当事人有机会要求司法审查”。4而司法最终审查也应当包括对行政机关认定驰名商标的决定或裁决的审查。按照WTO的要求,行政权力必须是有限的、透明的,应当受到法律的约束。因此,由行政机关垄断驰名商标的认定是不恰当的。

  作者认为,由司法机关认定驰名商标更有可取性。,代表着权威的社会正义,司法是社会公正的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守卫者,任何纠纷都应当能够得到司法的救济。“在民主和法治社会中,一个出口是多数民主,另一个出口是司法审判,堵塞其中任何一个都会留下隐患”5,,那么民众的不满只好通过非制度的渠道去宣泄。,具有极大权威性,全社会都必须遵守。“在任何法治国家,。司法是最终的、最高层次的执法,司法具有最高的、最终的效力。在对驰名商标的认定上也是一样,,这一点应当是不容置疑的。”7本案中,通过对原告提供的证据的审查,,达到了驰名标准,应认定为驰名商标。。这里,:。

  需要指出的是,驰名商标的认定和保护只能服务于对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它是对商标一般保护的一种补充。一件商标是否驰名,是一个客观事实,只有在该商标在客观上已经驰名了,才能被认定为驰名商标。那种靠炒作被“认定的驰名”来博取真正的驰名,将驰名商标的认定作为广告宣传,将驰名商标作为一种荣誉称号,成为推销产品和服务的工具的做法,是与驰名商标的宗旨根本相悖的,应予制止。8

  三、驰名商标的权利范围能否扩展到网络空间驰名商标的权利范围有多大?它能否顺利实现从现实社会向网络空间的迈进?这恰好是解决本案的关键所在。本案被告认为,将驰名商标的权利范围扩展到网络空间是是不恰当的,“商标权人应有权以域名的方式使用自己的驰名商标没有法律依据”。,被告无正当理由将原告的驰名商标“DUPONT”注册为域名,淡化了原告的驰名商标,构成了对原告商标权的侵犯和不正当竞争。那么,驰名商标权利扩张的依据何在呢?

  商标权是一种私权,其产生与一般民事权利的产生不同,商标权的产生是个人意志和国家权力的结合,因此,商标权的范围一开始就是法定的,即以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或者服务为限,不扩及不同类别的商品或服务,甚至也不扩及同一类的其他商品或服务。这显然不利于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商标,尤其是驰名商标的保护。《巴黎公约》率先突破了这一限制,对驰名商标提供跨类别保护。自《巴黎公约》到TRIPS的运动轨迹表明了这种世界性趋势。我国《商标法》也做出了相应规定,根据该法的规定,就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或者服务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已经在中国注册的的驰名商标,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我国将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9对驰名商标提供扩大化保护的宗旨是基于驰名商标所拥有的巨大商誉和商业价值,正是这一宗旨促使了人们当初勇敢地突破了商标权的权利范围,对驰名商标提供了跨类别的法律保护。现在,我们又面临着驰名商标向虚拟空间的权利扩张。应当承认这种扩张是必要的。将他人驰名商标注册为域名同样是不恰当地利用了该驰名商标的巨大商业价值,造成了对相关公众的混淆,这种混淆不仅构成了对驰名商标的淡化,而且还构成对公众的欺诈。10还应当看到,将他人驰名商标注册为域名,其背后往往都隐藏着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终究是要表现为具体的现实交易,它蕴涵着巨大的商业利益,而这种利益的获得本身至少部分地借助了他人驰名商标的良好商誉。

  对驰名商标的扩大化保护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要符合扩大化保护的宗旨,就可以不断扩充扩大化保护的范围。“如果商标属于驰名商标或有相当的知名度,即使该商标未在通讯服务类注册,原则上也可依照保护驰名商标或反不正当竞争法有关规定得到相应的法律救济”。11无论是从核准注册的商品或服务的范围扩展到跨类别保护,还是从现实空间扩展到网络空间,都体现了对驰名商标的保护宗旨。因此,,对于驰名商标而言,未经商标专用权人的许可,将他人的驰名商标注册为域名并使用该域名的行为,必然损害商标专用权人的合法利益,是一种侵犯商标权的违法行为。应当说,这种判断是准确的,。

  四、本案的法律适用如何适用法律也是本案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案的一、,而该商标法又无驰名商标的规定。?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和美国都是《巴黎公约》的参加国,《巴黎公约》应当适用于本案。根据《民法通则》第142条的规定,《巴黎公约》第6条有关驰名商标的规定可以直接引用到本案的判决,作为本案判决的依据。另一种观点认为,我国不能适用《巴黎公约》来审理本案。国际条约在一国内如何适用,是一个国家主权范围内的事,应由该国宪法规定。在我国宪法就如何适用国际条约做出相应规定之前,不能适用。,也于法理不符。

  作者认为,不适用《巴黎公约》明显说不过去。我国和美国都是该公约的成员国,本案的原告和被告分别是美国法人和中国法人,如果完全不考虑《巴黎公约》,那我国加入该公约还有什么意义?,也确实于法理不符。国际条约在国内如何适用,是一个敏感的问题。在对待WTO法律时,各国几乎都否定了WTO法律在内国的直接适用,我国也不应例外。12同样,在对《巴黎公约》的适用问题上,我们也应坚持这一原则。

  本案的判决显示了中国法官在解决这一难题时的高超艺术,,都适用了《巴黎公约》,这是符合我国现行法律的有关规定的。但由于我国宪法并未对这一问题做出具体规定,因此,法官只是适用了《巴黎公约》的原则精神,并不引用其具体条款。应当说,这既考虑到了条约必须信守的基本原则,维护了我国在国际上的良好形象,又照顾了我国的实际情况。当然,法官的高超艺术并不是解决问题的长久之计,我国缔结和参加的国际公约如何遵守,,最终还是需要立法解决。

  注释:

  1 程永顺:《审理域名注册纠纷案件的若干问题》,载于陶鑫良等 主编:《域名与知识产权保护》,第164页。

  2 参见耀振华 著:《“郎酒”注册商标专用权纠纷案》,载于《法学研究》1993年第4期,第92页。

  3 1997年4月,商标局认定了第一批驰名商标,这是我国行政机关第一次认定驰名商标,截止到2000年10月,由商标局认定的驰名商标已达196件。-作者著。

  4 郑成思 著:《WTO知识产权协议逐条讲解》,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149页。

  5 方流芳:《罗伊判例中的法律解释问题》,载于梁治平 主编:《法律解释问题》,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6月出版,第314页。

  6 季卫东 著:《法治秩序的建构》,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第223页。

  7 程永顺:《审理域名注册纠纷案件的若干问题》,载于陶鑫良等 主编:《域名与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165页。

  8 参见张 今 著:《知识产权的新视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第194页。

  9 见我国《商标法》第13条。

  10 常敏、邹海林:《关于域名与商标冲突的若干问题》,载于陶鑫良等 主编:《域名与知识产权保护》,第251页。

  11 郭禾著:《知识产权法选论》,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第141页。

  12 参见孔祥俊:《WTO法律的国内适用》,载于《法制日报》2001年12月16日第3版。